APP下载

手术室优化医护配合工作程序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2022-01-10刘丽萍罗虹陈秋兰

医疗装备 2021年23期
关键词:器械手术室医师

刘丽萍,罗虹,陈秋兰

三明市第一医院 (福建三明 365000)

胃癌是一种严重危及人们身体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它的发生发展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及各种先进检测设备的应用,我国的胃癌检出率呈逐步升高趋势。既往研究发现,60~69岁的男性人群是胃癌的高危人群[1-2]。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主要手段[3-5]。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手术时间长,会对机体造成一定的创伤,因此,从护理角度降低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的相关手术风险,保证手术配合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6]。基于此,本研究将手术室优化工作程序应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以便更好地指导手术室的护理工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84例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观察组男30例,女12例;年龄42~78岁,平均(60.93±11.27)岁;临床分期,Ⅰ期6例,Ⅱ期26例,Ⅲ期10例。对照组男28例,女14例;年龄43~79岁,平均(64.31±9.24)岁;临床分期,Ⅰ期5例,Ⅱ期28例,Ⅲ期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手术室护士根据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要求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配合手术。

观察组手术室护士采用优化医护配合工作程序配合手术,优化内容具体如下。(1)术前心理分析及护理:在术前访视过程中,格外尊重和重视患者,观察其心理动向,具体分析每位手术患者的心理需求,向其重点介绍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优势,通过图册展示手术室的空间、布局,麻醉前的动脉穿刺、深静脉穿刺需要的体位,嘱咐患者在操作中如遇到各种不适要及时告知护士;手术当天,手术室护士在患者出入通道迎接患者,予以其轻声问候,进入手术室内,帮助患者平稳移至手术床,整理好衣物,简要介绍手术的层流环境、仪器设备,尽量缓解其无助和不安情绪。(2)保温护理: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1 h,手术室护士将手术室温度调至24 ℃左右,使患者感到温暖的同时,也避免细菌繁殖,防止术后感染;在患者进入手术室的第一时间,为患者盖上手术室特制的小肩被和棉被;摆放体位时为患者腿上套上特制的棉脚套,骨隆突处及接触金属用具处使用小棉垫与之隔开,确保患者手术时体位舒适;手术室恒温箱内的液体温度维持在37 ℃,每日由工作人员及时添加,以保证液体充足,需腹腔冲洗时可就地取用;此外,还配备有加温毯和输液加温仪。(3)手术台面的标准化布局:设置两个器械台,将主器械台放置在手术床左侧与麻醉头架平齐,麻醉头架前铺置无菌中单扩大无菌区,辅器械台与主器械台成120°角放置,保证主刀医师及器械护士有充足的操作空间;超声刀放置于床头左侧,尽量靠近主刀右手,吸引装置、电刀、气腹机放置于手术床右侧;准备两套吸引装置,一套连接戳卡孔吸除术中的烟雾,另一套连接吸引器;腹腔镜手术使用的管线较多,根据手术方式、医师习惯、操作方便、整洁美观的原则进行固定,手术台上管线的长度应预留充足,如镜头摄像线固定时要保证镜头能够以操作孔为中心旋转1周以上;无菌保护套在手术台面固定后,应低于手术台面33 cm 以上。(4)器械护士的标准化配合:器械护士站立于主刀医师右手侧,全程无遮挡观看显示屏,将需要传递的器械按照使用顺序有序地放置在器械台上,传递时先右手接住主刀医师手中的腹腔镜器械,然后左手迅速将要传递的器械头部置入穿刺鞘内,同时引导主刀医师的手握住传递器械的手柄部,保证腹腔镜器械传递不发生间断,避免主刀医师因更换器械而导致注意力分散;在手术台上,器械护士需紧跟医师思路,认真聆听台上的声音,时刻关注显示屏上的手术进展,适当提问交流;手术视野应清晰可见,血管、神经等解剖结构必须清楚地展示在手术医师眼前,手术室护士必须做好腹腔镜镜头的防雾处理,水温维持在70 ℃左右,一旦冷却应及时更换,保温杯内放置一小块纱布,避免镜头碰伤;器械护士应及时整理器械台,知晓手术医师手中器械的名称,使用后检查完好程度,及时传递下一步需要的器械和用物,清晰掌握缝针、纱布、器械的去向。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满意度(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医师及患者满意度,分值0~10分,分数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观察组42189.14±7.1748.95±4.77对照组42201.45±6.3864.48±6.19 t 8.3212.87 P<0.001 <0.001

2.2 两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医师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满意度比较(分,±s)

表2 两组满意度比较(分,±s)

组别例数医师满意度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观察组428.90±0.448.54±0.69对照组427.81±0.508.15±0.65 t 10.602.67 P<0.001 0.009

3 讨论

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其发生、发展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的复杂过程,与遗传易感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生活方式改变及精神因素等均有一定关联[7-8]。目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已被广泛用于胃癌患者的治疗中,该术式具有手术时间长、技术要求高及处理复杂等特点,手术期间会出现各种与手术室护理相关的问题,如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延长、术后寒战、苏醒延迟、医师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不高等。在临床开展手术时,手术室护士人数通常较多,若仍采用传统的常规配合方式,已无法满足提高治疗水平的要求,故需探索一套贴合实际的工作程序,以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及手术安全性。

蔡萍和郭承志[9]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腹腔镜下肝癌切除术中,优化手术室护士与医师的配合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王慧兰[10]的研究结果显示,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手术室优质护理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由此可见,默契的医护配合对手术的顺利开展及治疗效果的提高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本研究采用的手术室优化医护配合工作程序与手术室传统常规护理方法比较,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术前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升其安全感,使其在陌生的环境中感到被接纳和重视,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操作,保证各项操作的顺利进行;(2)通过各项体温护理,如环境温度管理、液体加温、体表保暖等,可为患者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使其术中体温始终维持在正常范围,术后可快速复苏,也能够避免术后寒战带来的不适感;(3)通过手术台面的标准化布局、术中器械护士的标准化配合,可规范工作流程,使手术室环境保持整洁、有序,手术室护士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手术配合技巧,保障手术医师处于“器械传递零干扰”的状态,有效避免手术的停顿,极大提升手术效率,尤其在遇到术中出血等紧急情况时,可明显缩短主刀医师的处理时间。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医师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与李璐璐[11]、于双双[12]的研究结果类似。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手术室优化医护配合工作程序不仅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升手术效率,还可提高医师和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器械手术室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健身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