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参数监护仪的维修思路及预防性维护

2022-01-10兰珍

医疗装备 2021年23期
关键词:主控板袖带监护仪

兰珍

三明市第二医院 (福建永安 366000)

多参数监护仪是医院生命急救设备中使用最频繁、最广泛的医疗设备之一,能24 h 实时监测并同步患者的生命体征参数,如心电、血氧饱和度、灌注指数、脉搏率、无创血压等,还能通过预设报警参数对异常的生命体征参数发出声光报警,提醒医护工作者及时关注患者病情变化,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目前,我院共有270余台多参数监护仪,4套中央多参数监护仪系统,2020全年多参数监护仪报修量合计244次,平均20.33次/月。同时据2016年《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年度报告》[1]统计发现,多参数监护仪不良事件是所有有源医疗器械占比最高的,约为3.03%,合计10 668份。因此,降低多参数监护仪的维修率,寻找合理科学的维修管理方案是当前医院维修管理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1 多参数监护仪的工作原理

多参数监护的主要作用是实现生理信号采集、处理与输出。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经传感器采集人体生理信号,通过不同的参数模块将采集到的生理信号进行过滤、放大等处理,提高信号的信噪比,同时减少干扰,去噪后的放大信号经过A/D 转换器(模数转换器)形成数字信号,最后由存储器、微处理器等核心部件处理、分析、存储后形成波形、数字、文字等形式电信号[2],并在屏幕上显示。

图1 多参数监护仪的工作原理

2 多参数监护仪的维修思路

多参数监护故障频发,在维修过程中可以采用“人机料法环”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进行故障分析,以观察法、排除法与替代法等为抓手,由易到难,由外及里的逐一排除故障。以我院多参数监护仪故障样本为例,多参数监护仪常见故障主要有3大类,即开机故障、多参数监护仪参数故障与其他故障(按键故障、噪声故障等)。

2.1 多参数监护仪的开机故障

多参数监护仪无法开机,维修流程如图2所示,由外及内判断:检查AC(交流)电源线是否有市电输出,若无输出,则检查电源线是否松动或损坏,若松动或损坏,则更换电源线;若有输出,则断开AC 电源,采用多参数监护仪内置电池观察是否能开机,若无法开机,则检查电池是否电量低或损坏;拆机检查连接线情况,拔插按键板到主控板连接线观察多参数监护仪是否开机,无法开机的情况下有可能是电源板或主控板故障;若电源线与电池均完好,则检查电源板的保险丝、分立元件、贴片元件等是否完好,是否有明显烧毁、鼓包等现象,若有则更换相应的元件,若故障依旧无法解除,则更换相应型号的电源板。

多参数监护仪开机黑屏或白屏,维修流程如图2所示,方式如下:采用观察法观察多参数监护仪风扇是否转动,若无法转动则说明电源板可能出现问题;若转动,则根据排除法按下主机的测量血压按键,观察多参数监护仪气泵是否正常工作,若不能正常打气,则说明主机的主控板故障,需要更换主控板,若能正常打气,则主机无故障,可能是多参数监护仪显示屏连接线或显示屏故障;检查显示屏至主控板信号线和背光线连接是否良好、连接线或接头是否损坏,若连接良好且无损坏,则为显示屏故障,考虑显示屏高压条与背光板故障率较高,更换相应配件后若故障仍然无法解除,则更换显示屏。

图2 多参数监护仪的开机故障维修流程

2.2 多参数监护仪的参数故障

2.2.1 多参数监护仪的心电参数故障

多参数监护仪心电监测是利用粘附在患者身上的电极片和导联线采集人体心电信号,通过多参数监护仪内部核心部件微处理器等处理后在显示屏上显示心电波形。心电监测过程中一般有无法显示波形和数值或波形干扰问题[3]。在故障处理过程中可以采用“人机料法环”5大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维修流程如图3所示,方式如下:(1)人为因素,如患者皮肤干燥,由于皮肤分泌物较多等导致电极片与人体接触不良,可以通过清洁皮肤后更换电极片消除故障;(2)多参数监护仪本身因素,一般考虑多参数监护仪主机主控板或心电模块故障,需替换同型号的电路板进行测试;(3)物料因素,考虑最多的为耦合剂、电极片性能是否完好,导联线是否损坏如破损、断裂等;(4)方法因素,一般是导联线与多参数监护仪接触不良,多参数监护仪设置不当使用五导,设置为三导模式等,手术过程中多参数监护仪模式最好选择滤波范围大的模式如“手术”模式等;(5)环境因素,一般会引起波形干扰大,如强电磁场影响,手术过程中的高频电刀、DSA等大型设备均会对波形造成干扰,需要做到良好接地,为多参数监护仪增加专用的辅助地线。

图3 多参数监护仪的心电监测故障维修流程

2.2.2 多参数监护仪的血氧参数故障

多参数监护仪血氧监测采用的是无损检测的脉搏法[4],通过血氧探头发射端发出660 nm与940 nm的红外光,被血液吸收后变化明显,形成ρ660/940反射比,并利用反射比计算为血氧饱和度显示。常见的血氧饱和度故障为数值不准或无波形和数值,在故障处理过程中可以采用“人机料法环”5大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维修流程如图4所示。(1)人为因素,患者指甲涂抹指甲油、注射染色药物、休克、体温过低、末梢循环差等均会影响血氧监测;(2)多参数监护仪本身因素,一般是主控板或血氧板故障;(3)物料因素:一般是血氧饱和度探头或血氧延长线损坏,如发射端无法发出红光,接收端线断裂,延长线与多参数监护仪连接线处断裂等;(4)方法因素,影响较大的是对于末梢循环差的患者没有在2~3 h更换监测位置,或测量血压、静脉注射于同侧手臂上进行;(5)环境因素,如强光直接照射,在手术过程中无影灯直接照射容易导致血氧数值与波形不稳定。

图4 多参数监护仪的血氧监测故障维修流程

2.2.3 多参数监护仪的血压参数故障

多参数监护仪血压监测采用的是脉搏振荡法[5],常见的多参数监护仪故障为无血压数值或数值不准,多参数监护仪经常显示“袖带松动”“袖带漏气”“气泵不工作或重复打气”等。在故障处理过程中可以采用“人机料法环”5大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维修流程如图5所示,方法如下:(1)人为因素,患者衣服过厚、运动、抖动、痉挛、体温低等均将影响血压测量;(2)多参数监护仪本身因素,一般是多参数监护仪内部管路破损、气泵充气压力不足或损坏、放气阀堵塞或开放不全、血压板故障或主控板故障;(3)物料因素:一般为袖带(布袋或内胆)损坏,由血压计袖带改造为多参数监护仪袖带[6],使用和患者不匹配的袖带(特殊患者儿童袖带与大成人袖带的选择);(4)方法因素:一般是多参数监护仪操作模式错误,如“成人”“儿童”“新生儿”模式的选择,患者袖带高度没有与心脏位置齐平等;(5)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会导致人为紧张,从而影响血压测量的准确性。

图5 多参数监护仪的血压监测故障维修流程

2.3 多参数监护仪的其他故障

多参数监护仪其他常见故障如按键或旋转按钮故障,可以检查按键板连接线与主控板是否接触不良,或更换相应按键、按键板或编码器;噪声故障一般是多参数监护仪的风扇故障,更换风扇即可解除;电池故障,一般和使用方式有关,多参数监护仪长时间使用交流电,没有定期进行电池充放电优化性能导致电池损耗不蓄电等。

3 多参数监护仪的预防性维护

为确保多参数监护仪处于安全、最佳的工作状态,医院设备维修管理部应改变被动维修观念,主动对多参数监护仪实施定期检测与预防性维护,制定三级预防性维护保养理念[7],一级维护为日常保养,由临床科室设备管理员完成,内容包括多参数监护仪外观检查(如电源线、心电导联线、血氧探头、袖带与按键开关等)、清洁消毒、通电检查(多参数监护仪是否能够开机、电池是否完好)、保养记录登记;二级维护为预防性维护,由设备科工程师完成,内容包括外观检查、附件检查、开机检查(功能模块、报警功能、时钟确定、电池确定)、保养记录登记;(3)三级维护为性能检测,由有专业质检设备的医院设备科工程师、生产厂家工程师或有资质的检测服务机构完成,内容包括电气安全检查、外观检查、心电参数检测、呼吸值检测、血氧参数检测、无创血压重复性检测、声光检测、性能检测记录登记。有质控设备的医院可以在多参数监护仪维修后开展质控,即多参数监护仪性能检测,保障维修后多参数监护仪的质量安全。同时根据综合风险评估方法将医院医疗设备划分高、中、低3个风险等级[7],依据等级划分多参数监护仪属于中风险等级医疗设备,建议每年进行1次设备性能检测,根据医院现状对于使用年限超过5年的多参数监护仪,缩短性能检测周期,提高每年检测次数[8]。

4 总结

多参数监护仪是医院常见的生命急救设备,我们平时要加强对多参数监护仪使用者与维修工程师的培训,建立操作仪器培训考核机制,加强巡视与预防性维护,督促使用者及时反馈多参数监护仪的不良事件,促进科室、工程师与厂家一起改进多参数监护仪的缺陷,深入了解多参数监护仪的维修思路,降低多参数监护仪故障率,提高医疗质量。

猜你喜欢

主控板袖带监护仪
适用于航空救援的除颤监护仪设计
胎心监护仪的多发故障解析与日常维护
一种快速可靠的主控冗余及切换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多参数监护仪检定相关问题分析及建议
介绍一种防止股部止血袖带下滑的新方法
医用多参数监护仪计量检定中常见问题与质量控制
升级双主控板交换机ISO
自己量血压,记住4句话
监护仪不同袖带绑扎方法对血压测量及袖带破损的观察
变频器检测台的设计、制作及主控板的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