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1例报告
2022-01-10王路宋冠杰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天津301800
王路,宋冠杰(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天津 30180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0岁,因走路不稳7天入院。既往自述有胃腺瘤及贫血病史6年,未治疗。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否认脑血管病史。否认吸烟及饮酒史。患者于入院前7天无明显诱因出现走路不稳,踩棉花感,自觉四肢无力,双手、双脚麻木感,在别人搀扶下尚能行走,无头晕,无视物旋转、视物双影,无恶心、呕吐,无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症状持续存在。入院查体:血压100/70mmHg,心肺听诊正常,神志清晰,言语流利,脑神经未见异常,双侧上肢肌力5级,双侧下肢肌力4级,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双侧Chaddock征、Babinski征阳性,双侧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反射对称存在,无明显增强及减弱,双侧膝反射、踝反射亢进。双手腕部及远端手套样感觉,双脚踝部及远端袜套样感觉,双侧下肢振动觉、运动觉消失,双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欠稳准,双侧快速轮替试验欠灵活,闭目难立征阳性。头颅CT示:平扫未见异常。胸椎核磁示:胸2-3、3-4、6-7、10-11水平脊髓内可见多发片状等T1、稍长T2信号影(见图1、图2)。化验示:红细胞计数2.39×1012/L,血红蛋白含量97g/l,平均红细胞体积121.5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40.4pg,血小板计数108.0×109/L,血小板压积0.09%,铁蛋白173.1ng/ml,维生素B12104pg/ml(正常参考范围156-672pg/ml)。便潜血阴性。谷草转氨酶14U/L,总蛋白57.9g/L,白蛋白35.9g/L,总胆红素29.10umol/L,间接胆红素24.50umol/L,前白蛋白185mg/L,纤维结合蛋白159mg/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00mmol/L,载脂蛋白-B 43.0mg/dl。胃镜回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胃体部肿物,食管炎,十二指肠炎,肠镜示慢性大肠炎。胃镜病理示胃体送检组织见异型腺体,考虑腺癌。患者于胃肠外科行胃癌根治术,送检病理诊断:(胃)中分化腺癌伴黏液腺癌,浸润黏膜下层,腺管内见癌浸润,切缘未见癌(见图3)。住院期间给予补充维生素B12、叶酸及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20余天后症状有所好转,体格检查示双侧上肢肌力5级,双侧下肢肌力4+级,四肢肌张力正常。患者出院回家继续营养支持及进一步治疗。
图1 矢状位脊髓未见明显增粗,病变T2加权像呈高信号
图2 横轴位相应脊髓节段后索病变呈高信号
图3 病理显示:中分化腺癌伴黏液腺癌,浸润黏膜下层
2 讨论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发病与维生素B12缺乏有关,正常人的维生素B12日需要量约1-2ug,动物蛋白及乳制品中均含有维生素B12,Anna D R[1]等报道每日饮食中可提供约5-10ug的维生素B12,食物中的维生素B12在胃液及消化酶的作用下被释放,与胃黏膜细胞分泌的内因子结合后在回肠吸收,均衡饮食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引起维生素B12的缺乏。引起维生素B12缺乏的原因包括:恶性贫血、先天性或后天性的吸收不良(如老年性胃酸缺乏症、胃或回肠切除、慢性胰腺功能不全、克罗恩病等)、药物(如秋水仙碱、新霉素等)、需求增加(如甲状腺功能亢进、α型地中海贫血)、或摄入不足(如素食)。维生素B12缺乏可导致丙酰辅酶A及甲基丙二酰辅酶A在体内的堆积,进而合成异常脂肪酸进入神经脂质,引起神经髓鞘脱失、轴突变性、神经元死亡[2],同时,维生素B12缺乏可引起DNA合成障碍,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本例患者因胃部肿瘤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血液中维生素B12低于正常范围,且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符合上述特点。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多于中老年起病,临床表现为深感觉障碍、步态不稳、踩棉花感、感觉性共济失调、双下肢痉挛性瘫痪、四肢远端感觉异常,晚期也可见括约肌功能异常,痴呆等[3],总的来说,脊髓的症状要重于周围神经损害的症状[4]。影像学表现为在MRI的T2加权像上可见脊髓后索及侧索高信号,T1加权像可呈稍低信号或等信号,常累及下段颈髓和上段胸髓,脑干区很少受累[5-6]。本例患者的胸椎核磁上的表现符合上述特点。Kumar[7]等在2009年提出横轴位T2加权像可见脊髓后索呈倒“V”字征的异常信号是特征性表现,本例患者在横轴位T2加权像可见脊髓后索高信号。
临床上,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治疗主要是补充维生素B12、叶酸,配合营养支持,若有明确原发病的,积极治疗原发病[8]。一般认为,早发现、早治疗效果好,年龄小、病程短且无恶性疾病的患者远期预后更好些[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