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药不得法,等于煎了个“寂寞”
2022-01-10张金榜河南省中医院煎药中心药师
◎文/张金榜(河南省中医院煎药中心药师)
煎药方法是非常考究的,同样一张药方的药物,煎法不同,药效就会不同,治疗的适应证和效果就不一样。清代名医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
正确煎煮中药对祛病驱邪、充分发挥药效至关重要。要想做到正确煎药、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首先需要避开这些煎药误区。
误区一:中药饮片煎煮前进行清洗
中药饮片由中药材炮制加工而来,炮制过程中已经去掉灰屑、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使饮片清洁纯净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保留有效成分。为达到特殊疗效,炮制过程中也会用到土炒、麸炒等一些减毒增效的辅料或者酒、醋等一些引经药。此外,炒焦、炒炭等炮制方法会产生一些药物碎屑。所以,煎煮前的清洗只会让药物有效成分流失、药效降低。
误区二:中药用热水浸泡或者不浸泡
中药饮片大多是干品,某些药物质地坚硬,有效成分沉淀于细胞内或已结晶成固体,水分不易渗入。煎药前先用冷水浸泡,使药材变软、细胞膨胀,有效成分更易煎出。若用热水浸泡或直接煎煮,一些含淀粉蛋白质的饮片遇到高温,表面会有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凝固,堵塞药材表面的毛细孔道,有效成分很难煎出,从而影响药效。
误区三:饮片泡得越久越好
有人知道浸泡对中药煎煮的重要性后,每次煎煮前都要长时间浸泡。中药饮片成分比较复杂,有的含有大量的酶,浸泡时间过长,会使一部分有效成分分解,影响药效,时间过长还会出现霉变的现象。浸泡中药饮片的时间,一般叶花类宜短,根茎类宜长,夏天宜短,冬天宜长,总的原则是温度越高,浸泡时间应越短。
误区四:中药煎得越久越好
有的人认为中药煎得越久,药效就越好。其实,根据中药质地和功效,煎煮时间也应不尽相同。一些解表药、芳香类以及一些挥发油含量高的药物,煎煮时间过长,反而造成有效成分降低甚至消失,这类药物一般一煎沸腾后再煎10~15分钟为宜,二煎5~10分钟为宜。质地坚硬的饮片和补益类中药,一般一煎30分钟为宜,二煎15~20分钟为宜。
误区五:中药液煎得越浓越好
有的人煎药喜欢浓煎,觉得这样可以煎出更多有效成分,减少服用药液的量。中药煎煮是将饮片中的有效成分不断释放溶解的过程,当煎到饮片本身与药液的有效成分浓度平衡时,这种扩散运动就停止了。
药液过浓、药物含量过高,会增加肝肾的代谢负担;浓缩过程中有效成分也会因蒸发而减少,甚至在长时间高温中遭到破坏,或产生有害物质,导致副作用增加。一般中药液服用量一次230~250毫升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