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试试艾灸疗法
2022-01-10山峰
◎文/山峰
艾灸疗法能健身、防病、治病,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艾灸能激发、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秋冬季气温寒凉,很容易感冒,与夏季热伤风不同,秋冬季多为风寒型,患者起初会出现头痛、怕冷、无汗、打喷嚏、鼻塞流清涕、精神不振等症状,如果这时及早治疗,则能有效防止病情加重。用艾灸进行自我保健,就是方法之一。风寒感冒的发生是因为人体疲劳或向来体弱,卫气不能及时有效地随着气候的变化做出调整,抗病能力就减弱了,最后导致寒气侵犯肺卫而得病。所以治风寒感冒的最好办法是从本而治,从因而治,而不是对症治疗。也就是说,治疗要点一是要恢复卫气的卫外功能,二是要祛散寒气。因为艾灸有着天然的温阳实卫、祛风散寒、避秽解毒的功效,所以把艾灸应用于治疗风寒感冒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它见效快,操作方便,相对无药物伤害之忧,不妨一试。
具体取穴位置
1.大椎穴:大椎穴在后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大椎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主一身之阳气,有升阳强壮的作用,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主治发热,感冒,疟疾,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精神分裂症,癫痫,及阳气不足引起的四肢发凉、肩背冷痛、身体虚弱等。灸之可以增强卫气的功能,疏风散寒,解表退热。
2.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上,在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侧中点处,俗称虎口的地方。合谷穴有开通的作用,可以治疗发热恶寒、无汗多汗、头痛齿痛、咽喉肿痛、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耳鸣耳聋、疔疮、经闭、瘾疹等许多疾患。感冒时灸合谷对鼻塞流清涕特别有效。注意,如果左鼻塞则灸右合谷,右鼻塞则灸左合谷。
3.风池穴:从耳后骨突下缘向后摸,可以摸到一个凹陷,这就是风池穴,左右各一个。风池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腧穴之一,主治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灸之可解表散寒,止头项疼痛。
4.风府穴:取穴时,顺着我们的后脑勺往下会摸到凹陷,这就是风府穴。风府穴是人体督脉上重要的穴道之一,主治头痛、眩晕、项强等头项病证,如中风、癫狂、咽喉肿痛、失声,灸之可解表散寒,止头项疼痛。
5.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屈膝后,从膝盖下缘外侧的小凹陷处,向下量出三寸,便是足三里。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上一个重要穴位,有健脾和胃、壮阳升阳的作用,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主治胃脘痛、呕吐、腹痛、腹泻、腹胀、水肿、消化不良、便秘、偏瘫、下肢痛、口歪、乳痛、咽喉肿痛、发热、感冒、失眠、高血压、遗精、早泄、阳痿、贫血、头晕等,且能降虚火、安神定志。
操作要点:
点燃艾条后,悬于穴位之上,艾火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每穴灸20分钟,各穴依次施灸。注意事项
1.风池、风府两穴都有头发覆盖,艾灸时应将艾条稍稍抬高,并用另一只手拨开头发。
2.艾灸治疗风寒感冒应越早越好。风寒感冒初起,若能及时灸之,则片刻阳气蒸腾、卫气运转,寒气立时消散,病即愈。病程中灸之,能迅速解除恶寒、鼻塞、清涕、头痛等症状。但如果感冒日久,出现喉咙干痛、流黄脓涕、怕热、口渴等症状时就不要灸了,应该口服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3.若出现高热、咽疼、流黄涕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