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爱的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2022-01-09李家瑄
李家瑄
摘要: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满天下”。《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思想教育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活动为主,注意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并将这些知识习惯贯穿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以及其他各项活动之中[1]。对于我们幼儿园的教师来说,在幼儿他人包括同班或其他班级的同学老师的交往中,都可以抓住时机对他们进行教育。
关键词:幼儿、情感、爱心、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我们面前的孩子,不仅是受教育的对象,也是独立的个体。尤其是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这是接受教育的最初阶段,面对朝夕相伴的小朋友们,让我这个新老师深刻理解到要成为一名好老师,不仅要爱我们的幼教事业,更要爱护活泼可爱的每个孩子。爱是师德的体现,是教书育人的基石,是点燃希望的火苗。
一、爱是一种理解与尊重
在教育中能不忘记陶行知先生两句话:“如果我是孩子”“如果是我的孩子”这样的设身处地的思考,就能让我们对孩子少一点责备,多一点宽容。让孩子心底的那颗尚未发芽的爱的种子在我们老师的感化下慢慢萌发,成长。以身立教,以苦为乐,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在教书育人工作中,谱写人生华美乐章。
1.尊重幼儿
真正爱幼儿就必须尊重幼儿,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要求和愿望。教师应该充分地尊重幼儿,耐心的倾听孩子们的想法,了解孩子们的心理。如:我有一次在中班见习,游戏中,小包子和小周为了谁拿积木而吵了起来,因为小包子长得比较高大,小包子一把小周推倒了。小周就坐在地上哭了起来,我以为带班老师会立刻上去制止训斥小包子,但是并没有。休息的时候我问老师这是为什么。她告诉我“小朋友哭是正常的,这是他们这个年龄一定会发生的事情,要是马上去安慰他们,他们只会觉得哭是可以解决问题的,行为方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任何提升,还不如让孩子自己停下来,自己解决问题。想一想之后如果还出现这种事情要怎么防止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我们只要适时给予引导就好了。”
2.严格要求幼儿
幼儿健康的成长,除了建立在热爱、尊重幼儿的基础上,还必须对他们严格要求。幼儿园的孩子喜欢玩、模仿力强、想象力丰富,但他们涉世未深,对于自己或同伴的行为还缺乏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因此,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随机的观察、引导幼儿,对于幼儿不正确的行为、动作、语言应明确指出并予以纠正,对于幼儿的无理行为要严格制止。但严格要求也要把握一定的尺度,对幼儿提出的要求必须是合理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经过幼儿一定的努力可以达到的,不能一下子要求过多、过严。当然,严格要求并不是控制幼儿的活动,而是让幼儿在活动中自己想明白老师提出的要求,运用各种方法让幼儿明白是非。
二、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和正面的教育
播撒爱的火花,要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细心、爱心、关心,给孩子营造一个能让孩子获得身心健康发展心理环境。教师不能只是从书上了解,而是要真正的知道: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是发展中的人。放下古代“师道尊严”的理念,把自己作为一个孩子的好朋友,与孩子进行心灵零距离的交流,把爱撒向孩子。
1.树立榜样进行教育
给予一个幼儿榜样在家庭中对于一个幼儿言论行为的感染力和说服性是极其无穷的,它对于幼儿行为思维方面的影响远远比老师口头上的提醒要更直接,接受的多。让幼儿喜欢模仿容易对人产生信赖感。有人说:“孩子的眼睛是这个世界上最细致的。”
(1)给予幼儿一个榜样,幼儿会喜欢模仿。这是因为孩子喜欢模仿的独特的特点,所以树立适合孩子于模仿的榜样至关重要。生活中,老师之间经常的使用礼貌用语,碰到孩子主动问好,碰到老师阿姨主动打招呼,让幼儿亲眼目睹,亲耳所听,在无形中让幼儿学到口授不能直观理解的知识。
(2)老师是幼儿模仿的最好的、最直接的榜样,在孩子的心里,老师永远是正确的。所以老师的任何举动都会潜移默化的对幼儿产生巨大且不易改正的影响。如:我们经常会利用闲暇之时给孩子们聊天,从班级常规聊到礼貌待人等,常常教育孩子们坐公共汽车的安全和给老爷爷、老奶奶让座和帮助弱小者的事例等。
(3)教师可以通过自己修补图书,让幼儿模仿,来鼓励孩子自发参与图书的修补中来,来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生活游戏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帮助别人,经常有礼貌的和伙伴交流的孩子,对他们进行及时的表扬,给其他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孩子互相模仿,共同进步。
2.坚持说理教育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热爱孩子,了解他们、关心他们,和他们交流做朋友,使他们对我产生信任依赖是我们应给做的事情。幼儿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经验还比较少,往往分不清正确与错误,他们有时只是盲目的模仿。因此更需要我们对他们进行正面的教育,积极引导他们辨别是非。当幼儿犯错时,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幼儿说明道理,要让孩子明白自己什么地方错了,以后应该怎么做;千万不能对孩子说反话,更不能讽刺、挖苦。如:班里的轩轩把别人的脸抓破时,我当时很生气,但是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等等方面,我用了另一种说话方式提问他:如果是你的脸被弄破了,你会怎么样。通过让轩轩把自己转化为别人,让他自己明白自己的行为让别人受傷是不对的。在这之后,我们还要进一步提升幼儿的情感,像是可以说:“如果你现在去道歉或者安慰一下他,他就会不怎么疼了”他就会产生表达情感的欲望。由此可知,对于那些抢别人东西、打架、骂人的孩子随时用建议的方式引导和教育,通过说理教育让孩子知道应该怎样做才是对的以及为什么这样做是对的的观念,而不是让孩子盲目的服从老师。
3.以表扬、鼓励为主教育
每个孩子都希望做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所以,我们要及时发现和表扬幼儿的任何进步,抓住活动或生活过程中的有利机会,像是小李成功的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我们要及时鼓励,随后可提出一些新的小要求,像是如果能帮助旁边的小朋友一起完成就更好了;再如,我班比较调皮的成成小朋友,今天表现异常的听话,我就会不失时机地及时给予表扬,以增强他的上进心。让他在平和的爱的氛围中慢慢地去理解、去接受。爱是一种相互的情感,当你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时,他们也会以同样的热烈的爱回报我们。
三、爱的教育是对孩子的一致性教育
1.积极配合,与幼儿园教育同步。
幼儿善良的人格与充满爱心的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成人经常的督促、坚持要求,使之不断巩固,不断提高。前后不一致,时断时续,良好的品德就很难形成。幼儿园的启蒙教育固然重要,但同时,家庭教育也起着重大作用,特别在幼儿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更为重要。
2.严爱有度和严爱结合,科学地爱孩子。
我们在对幼儿进行有目的的引导、教育的同时也要经常的联系家长,更新家长对教育的观念,做到幼儿园、家庭的一致性教育。在这样一个和谐、轻松、充满爱的的环境下,幼儿良好地行为习惯、道德品质也会逐步的培养起来。时常听到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中怎样任性、无理,一不顺心就大声哭闹;可是在园孩子表现的却很好,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同一个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中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这就是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不一致造成孩子的双重性格,所以先要孩子真正的成长,我们幼儿园的老师和家长都要始终坚持对孩子的一致性教育。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老師要让家长知道关于配合老师实施教学教育计划方面的重要,我们还要创造环境让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辅相成,完善家校共同创造的教学成果。比如在学校里给孩子制定了生活如饭前便后洗手的准则,要通知家长在家也要让孩子按着准则做事。家园共育,让孩子拥有良好的习惯。
在对待孩子的价值观和教养上,有的父母过于苛刻地要求和监督孩子,而另一些父母则是对待孩子太多地溺爱,百依百顺。而且这都被认为是导致儿童产生了不好的行为习惯。爱不能用来代替教育,严格地要求的是爱心体现,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讲过:“有些人过分严格,有些人过分迁就,这两种情况都应当避免。”
“爱”是教育的根本。用爱教育人的是老师,用浓烈的精神感化人的是老师,用言行重塑人的是老师。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让我们必须把品德道德教育放在教育中最重要的位置。每个人的品德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活动与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要对每一个幼儿播种爱心。用我的行动表达着我的爱意,用爱的行动去感化孩子们,坚持陶行知先生的教学理念,坚持用自己心中的爱的教育,把爱撒向孩子。
参考文献
[1]幼儿园工作规程[J].学前教育研究,1996(04):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