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新课改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2022-01-09张天爱
摘要:本文围绕“问题教学法”在新课改在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梳理有益经验、阐明基本原则、探讨实践策略,提出若干观点并进一步指出,为适应新课改中学道法教学,运用好“问题教学法”的关键在于“吃透教材原义,端正问题导向,科学归纳引导”。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新课改教学;中学道德与法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对于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好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基础在于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中学道法教学要贴近授课对象,进入学生头脑,必须始终立起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在新版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品质,采取“问题教学法”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效率。
“问题教学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促进教学相长的有益教学方法。但是,随着新课改中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推行与实施,采取“问题教学法”不能沿用老套路、老办法,也应该结合新教材新特点,关注学生群体心理的新变化,紧跟新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发展。
一、“问题教学法”在中学道法教学实践中的根本要求
所谓“问题教学法”,其出发点是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想心理变化状况,基本步骤和程序是“设计问题,导引问题,师生互动,启发思考,澄清问题,归纳总结”,根本要求是理论联系实际,落脚点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从而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达到对所学知识的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的前提”,那就是学生在提出问题之前,要了解或熟悉具体的教材内容,从而能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因此,所谓教学中提出的问题从来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问题教学法”实质上是从“学教材→找问题→解决问题”,到“回到教材→验证问题→正确结论→认知升华”的这样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
结合对中学道法教学的观摩与实践,运用“问题教学法”主要有三大益处。一是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问题教学法”以“启发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贯穿教学全程的主线,不仅解决了道法教学中“主动和被动”关系,而且彰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导向,能有效激发学习欲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二是纠正思想偏差,树立正确认知。学生被引导所思考的不同问题,是基于其认识背景、自身经历或者思考过程的初步判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教师采取“问题教学法”实施科学引导、合理阐释、及时“纠偏”,有利于培塑学生正确的认知体系。三是提高课堂效率,促升教学质量。基于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恰恰能引导学生快速融入教学,更加投入、更高效率地发表见解、参与讨论,在情感共鸣中逐渐产生对所学内容的自觉认同和深刻理解,从而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二、新课改中学道法教学运用“问题教学法”基本原则
针对新课改中学道法教材的特点,运用“问题教学法”应树立正确导向,全面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塑。为此,至少应把握好以下三条原则。
一是教学导向要紧贴教材篇目设置,突出教学内容和重点。培养问题意识,是激发学习动力的重要一环,必须结合新道法教材的重点内容和篇目来总体筹划。新课改中学道法教材,以青春生命在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以及全球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整合道德、心理、法律及国情方面的知识领域,凝练三年六册教材共23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新教材在结构体例上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比如在七年级上学期的教材中,很多地方都出现传统文化,比如一些中国古代名人名言、中国历史上英雄人物以及他们的事迹等,对中学学生的成长起了一定的导向作用。这也体现了进入新时代的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坚定步伐和文化自信。因此,采取“问题教学法”要紧贴新版教材的编写初衷,形成正确的教学导向。
二是问题设计要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关注社会进步与发展。中学道法教学不单单是学习道德和法治本身,还要引领青少年形成认识事物、看待世界的正确方法,引导他们关注国家和社会进步与发展。比如,讲授九年级道法第三单元《少年的担当》这节课,可以设计“少年为什么要自强?少年强与国家强有什么关系?”等一些启发性问题,并结合当前我国正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的实际问题来拓展思路。通过问题牵引、加深学生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对“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命运,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三是教学过程要利于学习方式转变,提高单元学习系统性。旧教材以单篇教学和课时要求为基本单元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少,不利于对知识的掌握及自身能力的提升。但在新教材的《探究与分享》、《拓展空间》板块中,通过一系列的开放式提问、讨论和留白来“穿针引线”,使学生带着问题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自主拓展阅读量、查阅资料,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运用“问题教学法”要善于结合教学单元的设计初衷和教学目标,注重教学过程的承接性、系统性。这就要求教师形成“问题群”意识,促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任务群”,从而在主客体互动中提高单元学习整体水平。
三、新课改中学道法教学运用“问题教学法”实践策略
“问题教学法”的运用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新课改教材已经吸取和克服了以往旧教材在单元教学中的弊端,更加注重鲜明的思想导向,也凸显了素质能力的提升,适应了个性培养的要求。因此,在道法教学实践中,采用“问题教学法”应注意把握以下策略。
一要吃透新版教材原义,树立正确问题导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课更是近水楼台。因此,树立问题导向的底线是明确的,那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中学道法教学,教师首先要精通新版必修教材,采取“问题教学法”时必须注意问题的提出与凝练,要坚持尊重教材、正確引导、促进学生“德智双增”。以《凝聚价值追求》这节课为例,在教材中的“探索和分享”中有“请将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受和理解(如成语、名言、人物典故等) 填入下图”,可以提出诸如“你对愚公移山的故事有什么感受?两弹元勋勤劳勇敢的精神对你有什么启发?”等等问题,从而强化爱家乡、爱祖国、爱人民的社会主义教育。
二要教会解决问题方法,聚焦学习能力提升。“问题教学法”的对象是学生,教师是引导问题从产生到被解决这个过程中的“导演”,使学生学会提问、对比、反思,最终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这是运用问题式教学的基本目的。其关键着眼点和落脚点,就是促使学生由对知识的理解转为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在老师的“点拨”之中实现由掌握道法知识向实践运用能力的逐步转变。比如,对于新版道法教材中,以《参与民主生活》这节课为例,在讲解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时很多学生对选举、决策缺乏必要的认识,在生活中也很少涉及这些内容。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到所在地区了解民主决策、民主选举的过程,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如“在选举和听证中民主是如何体现的? 政府、企业和公民在选举、决策等过程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从而增加学生民主认识,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的认知能力。
三要启发心智探索创新,关注学生个性培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采取问题式启发教学,是为了更好地融入学生,引起学生思考;是为了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因材施教;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把握与理解,从而更好地塑造个性、完善自我。需要强调的是,如何做到问题教学“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这不但是教学技术、更是教学艺术的范畴。“问题教学法”要促进个性培养,还可以大胆创新,即探索实施“问题翻转教学法”,即由不同特点的学生来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质疑,教师在引导学生的问题冲突和思想碰撞中,分析优劣利弊,凝聚共识。另外,运用好“问题教学法”,要遵循学生思维成长的规律,采取启发式、交锋式、反思式的思想交流,挖掘不同学生的个性创造力。比如,讲解《梦想与现实》时,可以提出“你的梦想是什么?梦想的意义是什么?梦想与现实的关系是怎样的?怎样做能够实现梦想?”不但能引发各自兴趣点,还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综上所述,“问题教学法”并不是一种死板的教学模式,而是结合具体的教学材料、贴近具体的教学对象,兼顾科学性和灵活性而实施的一种动态发展的教学手段,总体上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方法。中学道法教师在新版教材的讲授中灵活运用“问题教学法”,实现预期良好的授课效果,绝非一日之功。其運用之法的核心要义在于吃透教材、注重正确导向、把握问题原则、实施精准策略,实现中学道法教学目的性和规律性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7
[2]李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1
[3]陈孝恩.问题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课堂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62):121-123.
作者简介:张天爱(1999.8-),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吉林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思政)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