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信息技术,构建高质量课堂
2022-01-09王秀杰
王秀杰
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信息技术以飞快的速度进步着,并渐渐的具有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在教学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充分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让课堂内容变得更加丰富、趣味,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而且,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时,由于其广阔的应用方式,对内容的限制较小,往往会为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能够长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能力与习惯,让学生在学习道路上快速的前行。
关键字:信息技术;小学语文;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也越来越多样。而目前,随着新课改的推出,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契合全新的教学理念,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以更高效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培养其良好的思维方式。
一、采用插画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兴趣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教学的效果,让小学生在学习时能够保持积极的态度,但小学生年龄相对幼小且较为贪玩,想要有效的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多多利用能够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事物,而在小学生看来,文字远远没有图画具有吸引力。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一些能够充分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内容,并将其中内容与教学内容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在小学生良好的注意力下完成教学。
例如:教师在实施《小马过河》的教学时,为了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出其学习兴趣,教师结合信息技术与课文内容,设计出一套简单的多媒体插画故事,利用小学生对图画的喜爱来吸引其将注意力投入到教学中,随后,教师结合多媒体内容为小学生进行教学,以讲述插画故事的方式来完成教学,并在小学生听取插画故事的同时,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在信息多媒体的帮助下,促使小学生在学习时保持良好的积极性与注意力,增强教学质量[1]。
二、利用声乐效果,增强学生的情感体会
语文教学具有极其强大的综合性,其中的教育内容十分丰富,而情感教育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情感经历不足,对于课文中的情感体会不到位,难以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进而使教学的质量难以获得有效保证。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有效利用信息多媒体技术,增强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情感体会,让小学生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使其情感活动健康的成长。
例如:教师在实施《慈母情深》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得到充分的情感教育,深入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内涵,教师以声乐的方式来提高小学生的内心情感感受,让小学生在声乐的帮助下,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内涵。如:教师播放一些与课文内容情感相近的音乐,让一名学生配合声乐并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小学生在课文与音乐的感染下,快速理解课文内容中的情感,增强学习效果。在音乐的帮助下,小学生能够有效感受到课文中的情感内涵,促进其内心情感的健康成长[2]。
三、活用视频短片,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小学生思想较为天真,对于一些插画与动画的兴趣极高,能够以极高的注意力来观看其中内容,若将动画视频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必然可以有效提高教学的质量,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也能够让学生以正确、高效的方式快速理解教学内容,进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增强教学质量。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积极、灵活是运用视频或动画来展开教学,让学生以较高的集中力来完成学习。
例如:教师在实施《西门豹治邺》的教学时,为了让小学生将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课堂中,增强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教师利用动画短片来进行教学,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质量。如:教师在网络中寻找一些动畫资源,选取其中与教学内容契合度较高的动画来为小学生播放,利用动画来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并配合动画来进行讲解,提高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视频短片的帮助下,小学生能够以高质、高效的方式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学习[3]。
结语: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教师能够熟练的实用相关的信息技术,让这样才能够根据教学内容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来设计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过程。此外,信息技术在教学的应用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增强其在课堂上的学习质量,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王冬梅.巧用信息技术,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学周刊,2021(36):105-106.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6.052.
[2]朱俊融.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教学思考[J].新课程,2021(47):28.
[3]焦红亮.基于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天津教育,2021(3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