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幼儿心灵教育策略

2022-01-08金佳佳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幼儿

金佳佳

摘要:当前,对于幼儿阶段来讲,如何有效提升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方面的研究受到了很多幼儿园教师的关注,如何有效提升幼儿心灵教育呢?带着这一想法,笔者结合实际出发,探索如何有效提升幼儿心灵教育策略。

关键词:幼儿;心生命;心灵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心生命教育理念:求真、向善、崇美

“心生命”教育注重幼儿精神世界的发展,强调在幼儿纯洁的心灵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其教育理念为:求真、向善、崇美。 “求真”是指探究真实的生活。一方面,真实的生活是幼儿“心生命”成长的土壤。陶行知在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基础上提出“生活教育”理论,指出“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中理解并探索周围的事物,滋养心生命。另一方面,探究真实的生活是幼儿“心生命”成长的途径。幼儿“心生命”教育强调幼儿的深度学习,对真实的生活的探究有利于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帮助幼儿基于理解有效进行学习迁移,促进心生命成长。 “向善”指的是追求至善的品质。柏拉图在《国家》篇中指出:“每一个灵魂都追求善,都把它作为自己全部行动的目标。”至善的品质是幼儿“心生命”成长的关键。“人之初,性本善”。“心生命”教育通过唤醒幼儿至善至美的心灵,引导幼儿做一个助人为乐的孩子,给予周围的人力所能及的帮助;引导幼儿做一个团结友爱的孩子,真诚地对待身边的人;引导幼儿做一个乐观向上的孩子,用积极的心态迎接未来。

二、心生命教育环境:自然、安全、和谐

(一)自然的活动环境

幼儿天生亲近自然,是天生的自然观察者,自然的活动环境会让幼儿感到舒适与愉快,从而促进“心生命”的发展。然而美国作家查德·勒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一书中首次提出“自然缺失症”,即幼儿与大自然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尤其对自然的感知力差。

1.  自然的室内环境。自然的室内环境有利于幼儿感知自然,感到舒适与愉悦,从而促进幼儿心灵成长。天然的建筑材料和自然的光线可以使幼儿感受到自然的气息,植物的组成部分作为活动材料可以帮助幼儿认识自然。华德福幼儿园不仅通过布置体现自然特色的季节桌来使整个教室焕发出勃勃生机,而且在农园教室里,幼儿在园艺老师的带领下将农园收获的有机蔬果加工成果酱,将树枝、树叶、干花、松果做成装饰品,到处充满自然的气息。

2.  自然的户外环境。户外是幼儿接触大自然,感受季节变化的重要场所。第一,创设种植园地。幼儿在种植园地种植瓜果蔬菜,从播种到开花再到结果,每一个过程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劳动的快乐,帮助幼儿感知生命、感悟成长、感恩自然,触动其心灵成长。日本藤幼儿园会让幼儿种植洋葱,当幼儿看到自己种植的菜苗茁壮成长时,会直观感受到植物的生命力;当幼儿剥开洋葱表皮时,会直观感知洋葱粗糙的表皮与细腻的内芯之间的区别并引发思考;当幼儿吃到洋葱时,会感受到丰收的喜悦并更加珍惜食物。在此过程中,幼儿用心灵去真实感受生命的成长与成熟,体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第二,养育小动物。幼儿通过观察动物、照顾动物、与动物建立良好关系理解父母和老师对其的关爱和照顾,并学会关心和照顾周围的人。第三,使用自然的材料。幼儿园户外环境应当以草地和树木为主,秋千和滑梯都应该以木头为材料,使幼儿的心灵沐浴在自然的环境中。一进入英国伦敦的诺斯福利特幼儿园,映入眼帘的就是木门、木栅栏、木椅、木亭、木花坛,处处充满自然的气息,幼儿通过感知自然而净化心灵。

(二)安全的活动空间

安全是一切教育的基石,“心生命”教育也不例外,幼儿脆弱的生理和敏感的心理要求创设安全的活动空间。

1.  安全的物質环境,幼儿“心生命”的发展要以“身生命”的安全为基础。一方面,创设安全的室内活动空间。利用低矮的储物架和地毯创设出开放且易于出入的空间,避免幼儿在活动时发生碰撞。另一方面,创设安全的户外活动空间。与室内空间相比,户外空间可控性较小,发生事故的几率更大,安全问题是户外活动空间的重中之重。创设安全的户外空间,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种植安全的植物。幼儿园不能种植有毒、有刺的植物,树木的枯枝要及时清理,以免幼儿受到伤害。第二,选择适于幼儿的年龄和身材的户外活动器材并定期检查与维护,所有物质设施都要优先考虑其安全性。第三,加强教师的监督,保证活动空间内幼儿的安全。

2.  安全的心理环境,幼儿“心生命”的成长离不开安全的心理环境。安全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幼儿获得安全感,“在幼年期就得到安全感,变得坚强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无论遇到任何威胁,仍旧能保持安全感和坚强的性格”。教师应当给幼儿积极的情感关注,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使幼儿的心灵感受到温暖与安全。

(三)和谐的活动氛围

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认为: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由小到大层层扩展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系统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施加影响。学前儿童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幼儿园作为幼儿发展生态系统中微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发展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幼儿园内和谐的活动氛围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利于创设一种和谐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心生命”成长。

1.  和谐的人际关系。一方面,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和谐的师幼关系核心要素是爱,这份爱“可以唤醒幼儿人性中最珍贵的部分”,使幼儿的心灵沐浴在爱的氛围中,并在爱的氛围中学会爱。教师应该尊重和理解每一个幼儿,在幼儿心中播下爱的种子,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另一方面,构建和谐的同事关系。人性化管理是构建和谐同事关系的关键,幼儿园管理者要尊重、理解、关心幼儿教师,构建和谐的工作氛围。

2.  营造和谐的幼儿园文化。和谐的幼儿园文化是一种良好的人文环境,对幼儿“心生命”发展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整洁有序的活动空间、赏心悦目的环境创设、和谐统一的自然环境,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都彰显着和谐的幼儿园文化,给幼儿以舒适、愉悦、美好的享受,滋养着幼儿纯洁的心灵。

参考文献

[1]谢雪梅,追随心灵创设游戏环境[J].教育家,2021-10-22

[2]杨俊,迟开的花朵 心灵的对话[J].家庭生活指南,2021-08-11

[3]徐海鹰、陈亦杨,“悦读”引领成长 文化浸润心灵[J].华人时刊(校长),2021-09-15

猜你喜欢

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