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应对策略

2022-01-08普明军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重要意义应对策略心理健康教育

普明军

摘要:青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中学时期,是青少年身心骤变期,尤其是心理的叛逆,如若引导不当,不仅成不了国家明天的栋梁,而且会影响其一生幸福,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问题。所以,对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笔者根据30多年的从教经验、心得,就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原因及应对策略作了独到的论述。

关键词: 中学 心理健康教育 重要意义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某大学权威心理咨询专家认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从个人意义方面讲,它是关系到中学生终生幸福的教育,实现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更幸福地生活。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心理学专家对16472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在初中阶段,存在中度心理行为问题的占14.2%;存在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占2.9%;在高中阶段,存在中度心理行为问题的占14.8%;存在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占2.5%。另一项调查发现:27%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障碍或患有心理疾病,而且这一百分比呈增长态势。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期,是人生中最富有朝气、充满生机、蒸蒸日上的美好花季。然而,花季里并不都是“阳光灿烂”,风雨雷电会不期而至;青少年的心情并不总是欢乐,迷茫、困惑、苦闷、沮丧、孤独或无助之感会经常产生。几乎所有的孩子,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烦恼和问题,甚至存在着心理障碍。这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许多心理学家将青春期称为“暴风骤雨”式的动荡时期,是“多事之秋”。

(二)中学生心理问题多样化。中学生心理问题多样化走势明显,表现为:学习压力、环境不适、人际关系不适、贫困心理、性出轨、网络综合症、毕业综合症、冷漠、疏离、焦虑、抑郁等等。

(三)中学生受不健康人格问题的困扰。中学生不健康人格类型及特点:第一,焦虑型人格。其特点是:懦弱胆小;有持续广泛的忧虑;敏感羞涩;有自卑感。第二,依赖型人格。其特点是:缺乏独立性;感到无助或缺乏精力;过分顺从别人的意愿;要求或容忍他人安排自己的生活。第三,不成熟型人格。其特点是:情绪幼稚且依赖性强;自我中心;缺乏道德、义务感和同情心;不珍惜友谊且自以为是;适应能力差且自暴自弃。

四、中学生不健康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剖析。

(一)社會的压力。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不甘落后于人,总想千方百计地超过别人;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二)学习的压力。学校、老师、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学生的基础和实际能力千差万别。

(三)人际关系的压力。有一句话说:“不是在放纵中变坏,就是在沉默中变态。”中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着许多缺陷。

(四)网络综合症。网络对部分学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上网成瘾使有的中学生患上“情感冷漠症”。上网成瘾使有的学生产生了生理疾病,如脊椎畸形、肩膀颈椎疼痛、头痛、记忆力下降、头昏等。上网成瘾使有的学生形成厌学情绪,产生孤独、冷漠的心理等。上网成瘾使有的中学生染上喝酒、抽烟、赌博等不良习惯,甚至走上偷盗、抢劫、打架斗殴的犯罪道路。

五、解决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几种应对策略

(一)注意中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时期,开展针对性教育。中学生各时期容易犯的心理疾病:一是刚入学时的“十月症”;二是考试前后的考试综合症;三是临近毕业的毕业综合症;四是深秋至初春的季节综合症。

(二)创建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态环境,重视个体心理健康与整体背景的关系。一是要关注教师心理健康。要让学生心理健康,首先教师必须有健康的心理。据一项全国范围的教师心理调查显示,30%至40%的教师经常处于情绪波动之中,15%有心理问题,7%有心理障碍。数据表明,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悄悄地逼近中国教师。北京市曾对5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近60%的教师觉得再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70%的教师有时忍不住要生气发火,教师中存在着烦躁、忧郁、易发火等不良情绪。二是开展心理健康课或讲座。三是提供咨询辅导。四是开展心理测量,建立心理档案。五是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六是活动育人。七是家教辅导。

(三)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国家、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家庭同时发力,形成共振效应。国家层面。要全面落实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法律规章。抓实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配足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学校管理层面。学校要创建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的文化心理氛围。教师指导层面。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关怀、主动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学生的个体层面。学生要学习和掌握自我调节的技能、方法;要增强自助意识、建立开放的求助观,并通过正确的渠道求助于外界;建构一个中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和谐的气氛,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社会层面。社会要为中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家庭层面。父母要为孩子营造适合国情家情的良好的家风家训。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国家、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家庭多方面齐抓共管,都从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出发,给以足够的的重视,并且密切配合,才能让我们的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才能源源不断地培育出一代又一代让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人才。

猜你喜欢

重要意义应对策略心理健康教育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提升党员素养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及其施工建议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