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22-01-08陈发旺张灿清桑卫洪秦红群
陈发旺,杜 娟,李 薇,张灿清,桑卫洪,郎 剑,秦红群
(大理州人民医院 检验科,云南 大理 671000)
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可引起各种化脓性感染,产生并分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oxic shock syndrome toxin-1,TSST-1)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社区获得性疾病毒素休克综合征(toxic shock syndrome,TSS)密切相关[1]。近年来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的检出率呈增高趋势[2]。为了解其临床分布特征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我们收集了362 株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作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2018年11月-2020年10月期间我院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去除同一患者在同一部位重复分离的菌株后收集到362 株。
1.2 仪器与试剂
Vitek 2 Compact 型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及配套的GP 鉴定卡、GP67 药敏卡为法国梅里埃公司产品。血平板及巧克力平板为郑州安图生物公司产品。质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 及铅黄肠球菌ATCC700327 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提供。
1.3 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 版[3]的要求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采用Vitek 2 Compact型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按照2019年版CLSI 的标准进行药敏结果判读。
1.4 数据统计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WHONET5.6 统计软件完成。组间耐药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0.01 时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标本来源
伤口或创面分泌物179 株(49.4%),痰液110株(30.4%),血液37 株(10.2%),胸水6 株(1.7%),灌洗液5 株(1.4%),导管尖端5 株(1.4%),尿液5 株(1.4%),角膜组织4 株(1.1%),耳分泌物3 株(0.8%),其它标本8 株(2.2%)。
2.2 科室分布
骨科62 株(17.1%),烧伤科35 株(9.7%),ICU 34 株(9.4%),神经内科33 株(9.1%),儿科22 株(6.1%),内分泌科22 株(6.1%),干疗科21 株(5.8%),呼吸科19 株(5.2%),神经外科18 株(5.0%),普外科15 株(4.1%),心胸外科13 株(3.6%),耳鼻喉科9 株(2.5%),泌尿外科8 株(2.2%),门诊8 株(2.2%),甲乳外科7 株(1.9%),康复科7 株(1.9%),感染科7 株(1.9%),消化科6 株(1.7%),产科5 株(1.4%),其它科11 株(3.0%)。
2.3 药敏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高达95.6%,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及四环素耐药率超过60%。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MRSA 检出率为37.3%。MRSA 对苯唑西林、庆大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克林霉素、红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及四环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仅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低于MSSA,经统计学检验P<0.01,有显著性差异。MSSA 对庆大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及奎奴普丁/达福普汀耐药率低于30%,见表1。
表1 362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结果(%)
3 讨论
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分离自伤口或创面分泌物(49.4%),其次是痰液(30.4%),说明其主要引起皮肤软组织的感染,其次是呼吸道的感染,这与邓峥等报道[4]一致。科室主要分布在骨科、ICU 及烧伤科等科室,与标本来源对应。金黄色葡萄球菌还广泛分布于其它临床科室,说明其感染范围广泛。文献报道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临床分离菌中排列第四位[5],在革兰阳性菌中排列第一位,可见其在感染中的地位。
从药敏结果可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5.6%,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及四环素的耐药率超过60%,经验性用药时应避免选用。未出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这几种药物成为治疗该菌的最后一道防线。本次结果中MRSA 检出率为37.3%,高于2018年CHINET 监测水平[5]。MRSA 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率明显高于MSSA,而MSSA 对多种抗生素保持较高敏感性,这与文献[5-6]报道一致。鉴于MRSA 与MSSA 药敏结果的较大差异,各临床科室应提高感染样本的细菌培养送检率,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如是多重耐药的MRSA 感染,应及时采取院内感染管理措施,严防其传播。文献报道[7]医务人员手上的MRSA 有较高携带率,因此注重手卫生是防止MRSA 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