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盐坨争夺战
2022-01-07皮埃尔•辛加拉维鲁译/郭可
[法] 皮埃尔•辛加拉维鲁 译/郭可
1900年7月14日,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后,盐坨成为所有势力争夺的对象。在天津出现清帝国政府权力真空的情况下,在八国联军组建的“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内任职的列强军官和中国商人公开地展开竞争,抢夺这种重要的食品的所有权。“盐坨事件”中,外交官、军人、行政官员、商人,无论外国人还是中国人纷纷出手,动员各种中间力量,来捍卫自身的利益。
争夺盐坨的所有权
天津失陷后,天津城遭到列强军队的洗劫,在贩盐生意中总投入超过两百万两白银的盐商和银行也未能幸免。
1900年8月2日,委员会向驻天津各国军队指挥官发出正式通知,提请他们注意临时政府已接管中国政府的财产,即全部盐坨的所有权。委员会强调,根据《天津城行政条例》第四条的规定,临时政府有权“清理中国政府及私人放弃的动产和不动产,编造清单并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实际上,这些盐坨对于临时政府至关重要,是其日常运转和实现城市整治的政治抱负的主要资金来源。天津有一百多万当地居民,临时政府必须保障食品等基本生活物资的供应。
俄国在天津的驻军指挥官里内维奇中将对临时政府的要求毫不理睬,还决定立即出售俄军占领的盐坨。美军指挥官沙飞将军认为“盐的销售收入不应用来为在临时政府任职的军官支付薪水,因为这些人在军中都有军饷”。法军则断然拒绝临时政府委员会的决定,法国远征军总指挥福里将军在自己控制的范围内不承认临时政府的权威。
面对法军的拒绝,临时政府于1900年9月25日请求联军总指挥瓦德西进行仲裁,以确认自身对盐坨的所有权。瓦德西不予理会。第二天,法国总领事杜士兰重申了拒绝将盐坨交给临时政府的立场。身为外国公使团的长者,杜士兰不承认新的国际政府的存在,甚至于9月30日宣布临时政府的成立是非法的。
中国商人的胜利
1901年1月,盐坨真正的所有者浮出了水面。1月4日,一些中国商人向临时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提交了一份请愿书,要求临时政府承认他们对盐坨的所有权,并且帮助他们收回盐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临时政府委员会承认了中国商人对盐坨的所有权。之所以作出这个决定,有3个重要理由。
第一,中国商人提出要求时,正是临时政府希望严密控制天津的经济体系之际,半个月前临时政府刚在天津设立了公司注册制度。政府推行该制度时必须相应地为管辖区内的商人提供某种程度的保障。临时政府希望通过推行该制度来确定自身作为商业和商人保护者的地位。
第二,盐商与众多买办和西方合伙人关系密切,这两种人在连接法租界、英租界和德租界的“大道”上建立了庞大的商业和金融网络,在他们的帮助下,盐商向临时政府委员会解释了包税体系的运行机制,即“官督商办”,以及直隶省盐商在清政府行政机关的监督下享受着“几乎完全的自由”的事实。
第三,临时政府很快就意识到中国商人拥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他们是天津城垣从前的主人。
作为清朝的包税人,盐商都是长芦同业公会(芦纲公所)的成员,他们积累了巨量的财富,构成了天津最强大的商人团体。盐商是天津的精英阶层,与清帝国的达官贵人为伍。到了世纪之交,大量富商、买办、钱庄主开始在法租界内海河沿岸定居。1850至1864年之间发生的太平天国战争导致超过两千万中国人丧生,清政府的统治遭到削弱,富商则通过在各个领域的投资逐渐确立了在天津的影响力。
天津盐商有时甚至享有属于行政机关的特权,比如警察、税务、外交等方面, “平民社会”和“政府”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和冲突构成了一个整体,“盐坨”就是最好的证明。
作为一股特别强大的社会力量,盐商急于恢复自身的经济地位,所以在天津遭到围攻以及失陷之后表现得非常活跃。1900年6月25日,天津盐商向同情义和团的直隶总督裕禄施压,希望他与外国领事和军官协商,尽早结束冲突,但他们的努力没有奏效。
盐商努力维持社会和政治秩序,以保全自身的经济利益:一方面保护天津城免遭义和团和匪徒的破坏,另一方面防止天津城在失陷后遭到联军部队的抢劫。
临时政府委员会认同盐商的请愿后,让他们去找占据了大部分盐坨的法国领事,毫无意外遭到了后者的断然拒绝。作为25万袋盐的所有者,盐商自然不肯罢休,他们求助于英国律师约翰·布朗利·埃姆斯。埃姆斯担任临时政府的法律顾问,每年从临时政府得到600英镑的报酬,他同时也从中国商人那里获得报酬,捍卫国际政府和当地精英的共同利益,对抗法国人的利益。他的情况集中体现了此时天津的公共领域和私人利益之间缺乏严格的区分,私人利益甚至还占据了上风的状况。
这位英国律师直接找到法国外交部,指责法国违背了国际法优先保障私人财产的准则:
为避免打扰法兰西共和国总统,我直接向您发送电报。天津的盐坨是盐商们的财产,扣押这些盐坨违背了所有的国际法准则……我肯定任何公正的人只要对此进行调查就会发现扣押盐坨是不对的。所有人都在谴责法国指挥官的这种行为。
经过这位英国大律师的干预,法国领事遭到法国外交部政治局专家的责备,法国外交部正式承认中国商人对盐坨拥有产权。
经过长时间的谈判,法国领事不得不在1901年5月将扣押的盐坨归还给了天津盐商。通过下属职员以私人名义获得法律纠纷的胜利,巩固了临时政府的地位,它既是调节各国冲突的中枢,又是私人产权的捍卫者。
临时政府委员会给列强军队指挥官发出通知,要求他们将占据的盐坨交给各区区长,由后者负责归还给盐商。德国军队归还了他们在塘沽控制的盐坨,意大利军队交出了存放在大沽的大约两万袋的盐。日军也归还了在大沽和塘沽扣押的所有盐坨,但作为交换,日军要求临时政府为其“所有的公共工程提供帮助,无论是否在日租界内”。临时政府还要求直隶总督李鸿章提供一份盐商清单。
“盐坨事件”使清政府得到了一個重新介入天津政治生活的机会。在随后的几个月里,盐商继续向国际政府施压,以收回所有的盐坨。
盐商很快就恢复了权势。在中国人当中,只有那些属于长芦同业公会的老会员才能染指这门特殊的生意。从1901年7月开始,盐商的强势不仅令当地居民感到恐慌,也令外国商人感到害怕,比如日本大仓洋行的总经理服部就曾寻求临时政府的保护,以对抗中国盐商的排挤。几乎所有外国人,包括那些在天津经营多年的大商人,都很难理解这种公私混合的食盐买卖制度。然而,临时政府委员会将照顾天津的富商视为首要的任务。与各国领事不同,临时政府从建立伊始就显得特别依赖中国富商,临时政府需要他们的支持来稳定天津的秩序。联军攻占天津后,中国秘书和巡捕局局长曾邀请天津的“商人和富人”为组建华籍巡捕队伍捐款。最终,“高度国际化”的中国盐商重获自己的权力,他们轻松游走于各种法律管辖区,自如地使用各种外国资源,比如律师、银行等。
(摘自商务印书馆《万国天津:全球化历史的另类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