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应用在高血压合并下肢骨折患者中对其负性情绪及血压水平的影响分析
2022-01-07胡楠楠赵彦姿
胡楠楠 赵彦姿 方 琼
(福建省立金山医院,福建 福州350001)
高血压在中老年群体中高发,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高危因素[1],若是血压水平控制不佳,会导致高血压肾病、血管病变、眼底病变等相关并发症发生[2],进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需要加强血压控制。对于合并下肢骨折的高血压患者而言,下肢骨折作为突发事件会导致其出现担忧、焦虑等负面情绪,降低其依从性,影响治疗效果,不利于血压的控制,还可能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导致患者预后不良,故针对此类患者,积极的护理干预十分必要。“三位一体”是指将三个人、三个方面或三件事联成一个整体[3],无缝隙护理属于一种一站式护理服务,是以人为本护理理念的体现。本文就“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的实施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并探究对高血压合并下肢骨折患者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段为2020年1-12月,所择取的研究对象为本院的高血压合并下肢骨折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
纳入标准:(1)满足《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4]中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者;(2)经X线、MRI等影像学检查证实为下肢骨折者;(3)临床资料完整且自愿配合随访者。
排除标准:(1)肺动脉高压或存在高血压急性并发症者;(2)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者;(3)存在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患者;(4)骨折前存在肢体功能障碍者;(5)存在帕金森综合征、痴呆、精神障碍者;(6)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护理。在患者住院期间,由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日常生活护理服务,同时进行口头宣教,定期监测病情、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控制血压水平。在其出院时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并进行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电话随访一个月一次,为期3个月。
1.2.2 观察组:“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建立护理团队:成员包括护士长1名、康复医师1名、责任护士5名,均具备丰富的护理经验。所有小组成员均接受“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知识、康复知识以及相关技能的培训。
(2)医院:患者住院期间,责任护士通过发放相关健康知识材料、播放视频、专题讲座等方式向患者详细介绍高血压及下肢骨折相关知识,强调情绪管理、血压控制对病情转归的重要性,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针对出现负面情绪者,明确原因后保持温和、耐心的态度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促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以及康复训练。加强患者对饮食、用药等方面的指导,鼓励患者学会自我监测血压的方法;在患者治疗期间定时协助其翻身并按摩其受压部位,根据其实际情况指导其尽早进行肢体运动锻炼,从被动运动、上肢运动、站立训练向下床活动、下肢锻炼过渡。在患者出院前叮嘱患者每日书写日记,记录每日血压变化以及饮食、用药、运动锻炼等情况;建立微信群,通过微信定时推送相关保健知识以及进行针对性随访干预,并提醒患者定时复诊。
(3)社区:医院医务人员与患者所在社区的服务中心联系,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发送阶段性的个性化短信,电话随访1周一次,上门随访每隔2周一次,在随访时根据患者血压水平、下肢功能恢复情况调整护理干预方案,纠正患者不良生活行为习惯。
(4)家庭:由社区全科医生对患者主要照顾者进行健康宣教,提高家属的积极性,告知固定的联系方式及微信,方便患者、家属随时联系以及进行随访管理。家属在予以患者情感、生活方面的支持外,多督促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合理膳食、规律休息等,同时家属注意定时对患者下肢长期受压部位进行按摩,协助并监督患者坚持进行康复锻炼。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在干预前、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估[5],其中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Cronbach's α为0.824,结构效度系数为0.810)的临界值为50分,低于临界值提示无焦虑情绪存在,≥50分且分值越高,提示焦虑程度越严重;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Cronbach'sα为0.879,结构效度系数为0.770)以53分为临界值,53-62分、63-72分、>72分依次对应轻度、中度、重度抑郁。
(2)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的血压水平应用欧姆龙电子血压计HBP-1300进行检测。
(3)护理人员通过定期询问、随访等方式记录两组患者干预期间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包括下肢关节僵硬、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压疮等。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2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述,行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行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体现。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之间比较性别、年龄、病程、骨折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s)
表1 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χ2/t值P值例数(n)45 45男24 26女21 19年龄(岁)62.52±3.37 62.60±3.42 0.112 0.911病程(年)9.52±2.07 9.59±2.12 0.158 0.874股骨颈骨折20 21骨折类型股骨干骨折10 11 0.215 0.898胫腓骨骨折15 13性别0.180 0.671
2.2 两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前的负性情绪评分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所示。
表2 对比两组的负性情绪评分(±s,分)
表2 对比两组的负性情绪评分(±s,分)
注:同组内干预前进行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n)45 45干预前56.65±4.81 56.70±4.87 0.049 0.961干预后48.13±2.26*45.35±1.74*6.538 0.001干预前60.38±4.15 60.42±4.22 0.045 0.964干预后53.56±2.29*49.41±1.40*10.372 0.001 SAS评分 SDS评分
2.3 两组血压水平比较
对比两组干预前的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血压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血压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表3 对比两组的血压水平(±s,mmHg)
表3 对比两组的血压水平(±s,mmHg)
注:同组内干预前进行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n)45 45干预前98.52±4.39 98.57±4.42 0.054 0.957干预后89.27±3.05*84.18±2.26*8.995 0.001干预前158.83±5.62 158.89±5.70 0.050 0.960干预后136.34±4.01*127.85±3.19*11.115 0.001舒张压 收缩压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对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4所示。
表4 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n(%)]
3 讨 论
高血压是一种需要长期控制血压水平的病症,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用药依从性差等因素会对血压控制效果产生影响,血压控制不佳会导致患者出现负面情绪、并发症,影响用药依从性以及影响疗效,形成恶性循环;下肢骨折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卧床休息时间长[6],若是护理不当,容易出现下肢关节僵硬、压疮等并发症,不利于身心健康[7,8],还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对高血压合并下肢骨折患者需要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干预存在护理服务不够全面、灵活性不足等缺点,不利于高血压合并下肢骨折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提高以及肢体功能的恢复。“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9],在重视患者疾病知识认知水平、饮食用药等方面的同时,也十分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10],护理措施同常规护理而言更加全面,具有整体性、人性化的特点。“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以医院、社区、家庭为一个整体[11,12],其中医院为主导,提供技术指导为轴,社区与家庭支持为点,患者及其家属为面,通过全面立体的健康宣教和干预,能够促使高血压合并下肢骨折患者更全面、更有效地接收相关健康知识,从而能够强化护理干预效果。
此次研究中,经过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且血压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充分说明了“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的效果更为显著。这是因为,常规护理更侧重住院期间的护理,而患者出院后随访间隔时间长,随访方式比较单一,而“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能够整合医院、社区及家庭三个方面的力量,因此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连续性、无缝隙的护理服务。另外经过培训的护理团队可提供更加专业、全面的护理服务,医院、社区及家庭能够在患者住院期间、出院后关注患者情绪的变化并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因此可减轻其负面情绪,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促使患者形成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13,14],从而能够提高血压控制水平。另外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更少,这是因为“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能够将医院护理延伸至社区家庭中,社区全科医生、家属的照护和督促不仅能够有效预防或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还可督促患者遵医用药、坚持康复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因此能够有效控制血压,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早日恢复。
综上所述,“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适合推广应用在高血压合并下肢骨折患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