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路径结合集束化护理策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及救治效果的影响分析
2022-01-07胡妙玲
胡妙玲
(漳州市中医院,福建 漳州3630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为各种原因所致的冠状动脉持续、急性缺血缺氧导致心肌坏死的疾病[1]。AMI发病突然,进展迅速,早期发现并及时救治对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灶、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故对AMI患者实施争分夺秒的急救护理十分重要。集束化护理为整合一系列被临床证实有效的措施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旨在优化护理结局[2]。临床护理路径为针对某一疾病的监测、治疗及康复护理所制定的照顾计划,目的为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尽快康复,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3]。本研究旨在探究急诊护理路径结合集束化护理对急救效率及救治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急诊收治的AMI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
纳入标准:(1)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AMI诊断标准;(2)病程均<12h;(3)心功能分级Ⅰ-Ⅱ级;(4)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订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律失常或心源性休克者;(2)既往存在心脏手术史者;(3)意识障碍无法配合救治者;(4)精神、智力、认知、语言等功能障碍者;(5)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者;(6)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7)对研究不同意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行常规急诊护理,预检分诊后将患者送入抢救室,遵医嘱吸氧,检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给药,采集血液送检,收入心血管科住院治疗。
1.2.2 观察组行急诊护理路径结合集束化护理,具体措施见下:
(1)成立集束化护理及急诊护理路径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高年资护士、急救医师等。
(2)设计急诊护理路径表,主要包括受理出诊、现场处置、转运等环节,各环节穿插集束化护理措施。查阅相关文献,确定AMI的各种循证问题,制定以住院时间为横轴、护理程序为纵轴的集束化护理流程表,有护理诊断、措施、评价构成一个护理单元,每护理单元需有明确的目标性及时间性,用“是”、“否”回答情况。
(3)具体护理措施:接到急救电话后1-3min内出诊,了解患者病情,电话指导自救。到达现场后预诊护士快速对患者进行鉴别评估,初步判断病情,进入急救护理路径,给予18导联心电图、开放气道、吸氧、建立静脉通路等急救措施,之后送入急诊科,并抽取血液标本常规检测。确诊后遵医嘱给予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300mg、阿托伐他汀钙(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7)80mg、替格瑞洛(AstraZeneca AB,国药准字J20171077)180mg嚼服,遵医嘱静滴硝酸甘油(河南润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7216)10mg。输液泵给予强心、营养、抗凝、扩血管等药物。评估患者危险因素,密切观察恶性心律失常、急性肺水肿等并发症,并做好抢救准备。电话通知导管室、心内科医师及护士待命,做好介入手术准备。在此评估患者病情,确诊为AMI,判断有溶栓禁忌证,协助患者运送至CCU,无溶栓禁忌证者协助其运送至导管室,并做好交接手续。护士确认医嘱执行情况及辅助检查结果,并做好相关记录,护士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完善医疗文书相关记录。护理结束后帮助患者补办相关手续,整理救护车及急救物品,完善急救记录。
指标
记录两组分诊评估时间、启动急救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平均门-球时间;记录两组病情稳定成功率、复发率、再行介入术率;于出院前向患者发放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总分100分,>95分为非常满意,85-95分为满意,<85分为不满意,记录两组急诊护理满意率。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3-81岁,平均(62.13±2.97)岁;发病时间2-11h,平均(6.53±1.28)h;梗死部位:前壁10例,后壁6例,侧壁6例,下壁8例;Killip心功能分级:Ⅰ级16例,Ⅱ级14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4-82岁,平均(62.19±3.05)岁;发病时间2-10h,平均(6.49±123)h;梗死部位:前壁11例,后壁5例,侧壁5例,下壁9例;Killip心功能分级:Ⅰ级17例,Ⅱ级13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急救效率比较
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启动急救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平均门-球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救效率对比(±s,min)
表1 两组急救效率对比(±s,min)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30 30分诊评估时间1.23±0.52 3.75±0.79 14.594<0.001启动急救时间5.12±1.14 8.75±1.96 8.769<0.001导管室激活时间48.75±6.79 67.28±9.23 8.857<0.001平均门-球时间53.42±9.68 94.12±13.78 13.238<0.001
2.3 两组急救效果比较
观察组病情稳定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再行介入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急救效果比较[n(%)]
2.4 两组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急诊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满意率对比[n(%)]
3 讨论
AMI为冠状动脉急性或持续性缺氧缺血所致的心肌坏死,临床主要表现为胸痛、心律失常、急性循环功能障碍等。AMI起病急骤、进展快速、病情危重,若不及时救治可导致患者休克、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有研究表示,AMI病情可随时间延长而加重,故发病早期及时开展有效的急救措施对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十分重要。
临床护理路径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主要根据某一疾病特点制定具有时间性、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可有效避免护理各环节资源及时间浪费,利于提升护理效率[4]。急诊护理路径为在一般护理路径上根据急诊科及AMI特点而制定的一种护理模式,根据急诊护理路径内容,实施主动性、预见性及标准性的护理操作,可有效缩短各抢救缓解滞留时间,进而提高护理质量及急救效果[5]。集束化护理为一种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将被临床证实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整合在一起,确保患者在治疗期间得到最好处置[6]。集束化护理特点为将分散的护理措施系统化,将指南与政策转变为具体临床实践,将传统经验主义护理模式转变为以科研结果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利于提高护理质量[7]。临床护理路径及集束化护理为随现代医疗模式应运而生的护理模式,其为护理学科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及方向,也为临床护理注入新鲜血液,两者联合应用和互相弥补,集众所长,提高护理干预效果,优化护理结局,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8-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分诊评估时间、启动急救时间、导管室激活时间、平均门-球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提示集束化护理结合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急救各环节时间滞留,争分夺秒抢救患者,提高急救效率。观察组病情稳定成功率、复发率、再行介入术率、满意率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提示上述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急救效果,利于降低复发风险,提高患者满意率。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路径结合集束化护理策略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率与急救效果,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