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系流动性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人力资本的调节作用

2022-01-07陈满琪陈睿

人口与社会 2021年6期
关键词:性别差异流动性学历

陈满琪,陈睿

(1.中国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社会学系,北京 102488)

一、文献综述

近年来,离婚率的逐年攀升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201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全国办理离婚手续的夫妻有470.1万对,比上年增长5.4%。2019年离婚率为3.4‰,比上年增加0.2个千分点。与此同时,我国的结婚率却在逐年下降。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的结婚率为6.6‰,比上年降低0.7个千分点。(1)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1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images3.mca.gov.cn/www2017/file/202009/1601261242921.pdf.2019年,我国的离婚率超过韩国和新加坡,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离婚率较高的国家之一[1]。有学者指出,离婚现象的增多,是我国婚姻稳定性减弱的反映[2],而降低我国的离婚率和提高婚姻稳定性需要提升婚姻质量[3]。

婚姻满意度(Marital Satisfaction)是指已婚个体对于配偶和婚姻关系的主观看法和感受[4]。在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中,个体的婚姻满意度会受性别、人力资本、沟通模式、婚龄以及孩子数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5-6]。在这些客观因素中,人力资本和性别这两个因素受到了学者的普遍关注。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Garys Becker)最早主张将婚姻关系看作市场关系,并将人力资本概念引入了婚姻关系研究之中[7],研究发现婚配双方根据人力资本条件(如学历、收入等)而选择的不同婚配模式对婚姻满意度产生影响[8-9]。夫妻双方人力资本水平高(双方皆高学历、高收入)且双方平等分担家庭责任,婚姻满意度相对来说也更高[10]。部分研究者指出婚姻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的婚姻满意度显著高于女性[11-13],然而也有学者认为男女婚姻满意度之间的差距较小[14]。 现有关于婚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较少讨论客观因素之间如何通过相互作用而对婚姻满意度产生影响。如学历层次(如本科)给女性带来的机会成本(如更大的人际关系网络)可能大于男性,因此对女性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可能高于男性。二是较少关注同一种客观因素在不同社会生态环境下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差异。如同样的学历层次(如本科)给女性带来的机会成本(如更大的人际关系网络)在一个流动性高的社会可能低于流动性低的社会,因此对女性婚姻满意度的影响也不同。三是未深入挖掘客观因素所蕴含的心理属性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个体主观心理因素对婚姻满意度具有重要影响[15],婚姻中个体的目标追求以及遇到矛盾时的选择等均影响婚姻满意度[15-16]。人力资本,尤其是学历和收入,天然带有心理属性。人力资本水平高的人可能比人力资本水平低的人更容易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更容易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如果将婚姻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那么人力资本的这一心理属性将可能对婚姻满意度产生影响。社会生态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作用于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同时,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模式[17]。婚姻满意度作为个体评价其对婚姻满意程度的指标及个体的主观感受,会受到其所处社会环境中人际关系的影响。而关系流动性作为反映社会生态因素的一个重要指标,与个体所处特定社会情境下的人际关系有关[18]。本文旨在基于性别视角,对关系流动性与婚姻满意度的关系进行考察。同时,考虑到人力资本是影响婚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还将在性别视角下,对人力资本与关系流动性和婚姻满意度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研究。

(一)关系流动性与婚姻满意度

关系流动性是指个体对其所属群体中成员寻找新伙伴或建立新伙伴关系机会的看法[19-20],是个体对建立新人际关系或摆脱旧人际关系难易程度的感知。当个体感知到周围容易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或摆脱旧的伙伴关系时,那么其感知到的关系流动性就高,反之则低。高关系流动性意味着个体认为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容易在这个环境中建立人际关系,而自己作为群体中的一员,从观察他人推断自己在相同环境中也容易建立起人际关系,因此这种感知是基于观察群体中的其他成员而作出的对自身建立人际关系难易的主观判断。

关系流动性作为一种社会生态因素会诱发生态压力,因此催生了不同的环境适应规则[21]。在亲密关系中,当个体处于高关系流动性之中,为了与伴侣保持亲密关系,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都会倾向于在这段关系中投入更多。例如,在心理上会对对方产生更强烈的亲密感和爱意,在行为上给对方更多的社会支持,并且更倾向于在亲密伴侣面前表现自我,以此作为与对方建立亲密关系的承诺[21-22]。现有研究表明,亲密关系中拥有更多的激情和承诺能够给关系满意度的提升带来积极影响[23]。此外,从关系流动性的定义出发,较高的关系流动性意味着个体感知到自己也可能拥有较多的社交机会。因此,个体本身会拥有更为强烈的建立新的社交关系的动机[24]。在这种情况下,当婚姻关系出现问题时,高关系流动性的个体更容易摆脱现有的婚姻关系,建立并展开下一段关系。

综上,提出本研究的假设1:个体所感知到的关系流动性越高,其对于婚姻的满意度越高。

(二)人力资本对关系流动性与婚姻满意度的调节作用

人力资本主要通过学历和收入两个指标来衡量。现有研究结果表明,学历是影响个体婚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希顿通过研究发现,学历层次的提升,能够给个体的婚姻稳定性带来积极影响[25]。而且学历对不同年龄群体的婚姻满意度都存在影响。国外研究发现,青年群体和老年群体的婚姻满意度都存在学历差异,他们的学历层次越高,对于婚姻的满意程度越高[26-27]。在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中,马超等人对人力资本的另一个变量“收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议价能力的作用下,个人收入的提升显著提高了我国中老年群体的婚姻满意度[28]。还有国外学者考察了学历和收入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学历层次和收入水平都较低的夫妻相比,受过良好教育且收入水平更高的夫妇,其对于婚姻的满意程度也更高[29]。申顺芬和林明鲜对山东地区已婚夫妇婚姻满意度的研究也表明,学历层次和个人年收入越高的个体,其对于婚姻的满意程度也越高[30]。

因此,本研究推测人力资本在关系流动性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首先,学历能够正向预测个体所获得的社会支持[31]。与高学历人群相比,低学历人群更不容易拥有知心朋友和亲密关系伴侣,因而也更不容易获得工具性支持和情绪性支持[32]。针对不同群体,社会支持在学历层次方面的差异也依然存在。有学者对不同学历的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学历越高的新生代流动人口从关系密切朋友处得到的支持和帮助越多[33]。此外,还有学者对在职高校教师和高校离退休老人的社会支持进行了研究,结果也表明,学历越高的个体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34-35]。可见,学历较高的个体,更能够从现有的社会网络中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那么可推测,当关系流动性作为一种反映人际关系的生态压力出现时,从现有的包括婚姻关系在内的人际关系中得到更多工具性支持、情感性支持的高学历个体更容易受到这种压力的影响,即关系流动性对于高学历个体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可能更强。而低学历个体从现有社会网络中得到的社会支持较少,因此关系流动性对其婚姻关系满意度的影响可能更弱。

其次,收入变量也会影响个体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与高收入群体相比,低收入群体更有可能面临社会隔离,即低收入群体没有知心朋友和亲密关系伴侣的风险更高,也更容易缺乏社会支持[32]。有国内学者对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伴随着收入的增加,新生代流动人口获得的社会支持以及对于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也会提高[33]。此外,与未失业人群相比,失业人群得到的社会支持更少[36]。因此,与低收入个体相比,收入较高的个体从现有的社会网络中得到的社会支持更多。可以推测,当关系流动性作为一种反映人际关系的生态压力出现时,从现有的包括婚姻关系在内的人际关系中得到更多支持的高收入个体更容易受到这种压力的影响,即关系流动性对于高收入个体婚姻关系满意度的影响可能更强。而收入较低的个体,从现有社会网络中得到的社会支持较少,因此关系流动性对其婚姻关系满意度的影响可能更弱。

综上,本研究通过学历和收入两个变量,考察人力资本在关系流动性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中的作用。并提出假设2:人力资本在关系流动性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具体分为两个子假设,假设2a:学历在关系流动性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假设2b:收入在关系流动性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三)性别视角下人力资本对关系流动性和婚姻满意度的调节作用

此外,本研究还将在性别视角下对人力资本、关系流动性和婚姻满意度的关系进行进一步考察。首先,学历变量对于男性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对于女性的婚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7]。有研究指出,不同学历层次个体的社会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均存在性别差异。女大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以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均高于男大学生[37]。新生代农民工对于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也存在性别差异。与男性相比,不同学历层次的女性新生代农民工对于社会支持的利用率更高[38]。因此,本研究推测,学历对于关系流动性和婚姻满意度的调节作用存在性别差异。其次,男性收入的提升会给其婚姻满意度带来正向影响[39],但收入变量对于女性婚姻满意度的影响较为复杂。有研究表明,妻子相对收入的提升会对其婚姻满意度造成负向影响[40]。还有学者指出,女性相对收入的提高对其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点,在增长初期,相对收入会对女性的婚姻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但当收入提升至将近二分之一时,女性的婚姻满意度会随收入增加而下降[41-42]。因此,本研究推测,收入对于关系流动性和婚姻满意度的调节作用也存在性别差异。

综上,提出本研究的假设3:人力资本对关系流动性和婚姻满意度的调节作用存在性别差异。具体分为两个子假设,假设3a:学历对关系流动性和婚姻满意度的调节作用存在性别差异;假设3b:收入对关系流动性和婚姻满意度的调节作用存在性别差异。

二、研究方法

(一)样本选取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7年社会心态调查。社会心态调查(CASS-KDnet Social Mentality Survey)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编制,于2016年8月到2017年4月,通过智媒云图研发的问卷调研APP“问卷宝”向在线样本库的全国用户(约110万人,覆盖全国346个地级城市)推送,随后依靠用户分享问卷的方式进行滚雪球式发放。问卷收回后,利用测谎题、答题完成情况等对问卷进行筛选。调查共收回问卷24 364份,筛选后最终得到有效问卷22 154份。本研究针对已婚或同居人群,选取其中有效样本9 157人,年龄在20~70岁之间。其中,男性3 967人,占43.32%,女性5 190人,占56.68%。由于本次调查以互联网推送问卷的方式进行,受互联网用户本身年龄分布特点的影响,样本中20~30岁的青年最多,占45.87%。学历为初中以上、本科以下的人群占比最高,为53.14%。个人月收入处于3 001~7 000元的人群占比最高,为53.23%。样本基本情况见表1。

2016年11月5日,哈萨克族牧民吾坦·阿达依汗一家早早在客厅的茶几上摆满了点心、糖果和干果。“今天,我的汉族哥哥和嫂子第一次来家里做客,我要招待好他们。”

表1 样本基本情况

(二)变量选取

1.关系流动性

关系流动性的测量采用由纪编制的关系流动性量表( Relational Mobility Scale) ,以评估被调查者感受到的周围人际关系流动性的水平[19]。该量表包含 12个题项,其中6个题项为反向题。要求被调查者基于周围人情况,而非自身情况就关系流动性条目做出评定,如 “他们有很多机会结识新朋友”“对他们而言,和不认识的人交谈是不寻常的事”“他们经常无法自由地选择结识的对象”,“1”代表非常不同意,“7”代表非常同意。关系流动性的题项经反向计分后,以均值衡量被调查者感觉到的关系流动性,均值越高表明关系流动性越高。已有研究发现,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Cronbach’s α = 0.80[43]。

2.婚姻满意度

婚姻满意度通过3个问题进行测量(Cronbach α=0.938):(1)您对您的婚姻满意程度有多高?(2)您对配偶的满意程度有多高?(3)您对您夫妻之间关系的满意程度有多高?3个问题的回答均采用7点计分形式,对婚姻的满意程度、对配偶的满意程度、对夫妻关系的满意程度从“1”非常不满意到“7”非常满意,分值越高,说明满意程度越高。

3.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主要通过学历和收入两个指标来衡量。根据调查数据提供的个人收入和学历信息,将个人收入分为4个类别:“3 000元及以下”“3 001~7 000元”“7 001~10 000元”“10 001元及以上”;将学历分为4个类别:“初中及以下”“高中/中专/技校/职高/大专”“大学本科”和“硕博”。

(三) 统计分析

采用IBM SPSS 21.0 Statistics和Process 3.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主要运用的统计方法为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三、研究结果

(一)关系流动性、婚姻满意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由表2可知,样本的关系流动性均值为4.28,高于中间值,表明被调查者对关系流动性的知觉程度为中等偏上。婚姻满意度的均值为5.10,表明被调查者的婚姻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表2 关系流动性和婚姻满意度的初步描述性统计分析

2.关系流动性和婚姻满意度的性别差异比较

对关系流动性和婚姻满意度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考察关系流动性和婚姻满意度在性别上是否存在差异。由表3可知,关系流动性的均值在男女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0<0.05),且这一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女性对于关系流动性的感知显著高于男性。婚姻满意度均值在男女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0<0.05),且这一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男性对于婚姻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女性。

表3 关系流动性和婚姻满意度的性别差异比较

3.性别视角下学历对关系流动性和婚姻满意度的影响

在性别视角下对关系流动性和婚姻满意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关系流动性和婚姻满意度是否受到学历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由表4可知,在全样本情况下,关系流动性(p=0.000<0.05)和婚姻满意度(p=0.000<0.05)皆存在学历差异,且这一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4 性别视角下关系流动性及婚姻满意度的学历差异

同时针对男性样本分析发现,男性对于关系流动性的感知存在显著学历差异(p=0.017<0.05),且这一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但男性个体的婚姻满意度不存在学历差异。通过多重比较分析发现,学历为硕博的男性,对于关系流动性的感知程度显著低于其他学历层次的个体。

针对女性样本分析发现,女性对于婚姻的满意程度存在显著的学历差异(p=0.000<0.05),且这一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但女性个体对于关系流动性的感知程度不存在学历差异。通过多重比较分析发现,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的女性对于婚姻的满意程度显著低于其他学历层次的个体。

4.性别视角下收入对关系流动性和婚姻满意度的影响

对关系流动性和婚姻满意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收入对关系流动性和婚姻满意度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由表5可知,在全样本情况下,关系流动性(p=0.017<0.05)和婚姻满意度(p=0.000<0.05)皆存在收入差异,且这一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多重比较分析发现,个人月收入在3 000元以下的个体对关系流动性的感知程度显著高于个人月收入在3 001~7 000 元和7 001~ 10000元的个体。个人月收入在10 001元及以上的个体对于婚姻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个人月收入在3 000元以下和7 001~10 000元的个体。

表5 性别视角下关系流动性及婚姻满意度的收入差异

同时,收入影响男性婚姻满意度(p=0.000<0.05),但对男性关系流动性却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452)。通过多重比较分析发现,月收入在3 001~7 000元的男性对于婚姻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月收入在3 000元及以下和7 001~10 000元的男性个体。针对女性样本,收入影响其婚姻满意度(p= 0.001<0.05),但对关系流动性影响不显著(p=0.510)。通过多重比较分析发现,月收入在3 000 元以下的女性对于婚姻的满意程度最低。

(二)性别视角下关系流动性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

通过回归分析,由表6可知,在全样本下,控制了个人收入和学历,关系流动性会对婚姻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个体所感知到的关系流动性越高,对于婚姻的满意程度越高。针对男性样本,在控制了个人收入和学历的情况下,关系流动性也会对婚姻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男性个体所感知到的关系流动性越高,对于婚姻的满意程度越高。针对女性样本,在控制了个人收入和学历的情况下,关系流动性会对婚姻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女性个体感知到的关系流动性越高,其对于婚姻的满意程度也越高。

表6 关系流动性对婚姻满意度的回归模型

(三)性别视角下学历对关系流动性和婚姻满意度的调节作用

分析发现,在控制了个人收入的情况下,关系流动性对于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受到了学历的显著调节。通过均值、均值加减一个标准差区分了低、中、高三种学历层次,考察关系流动性对于不同学历层次的个体婚姻满意度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发现,针对不同学历层次的个体,关系流动性均显著影响了婚姻满意度,关系流动性越高则婚姻满意度越高,且这种效应伴随着学历的提高而增强。

针对女性样本,关系流动性对于婚姻满意度的影响也受到了学历的显著调节。通过均值、均值加减一个标准差区分了低、中、高三种学历层次,考察关系流动性对于不同学历层次的女性婚姻满意度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发现,针对不同学历层次的女性,关系流动性均显著影响了婚姻满意度,关系流动性越高则婚姻满意度越高,且这种效应伴随着学历的提高而增强。而针对男性样本,学历对于关系流动性和婚姻满意度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即关系流动性对于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存在学历差异,学历越高的群体,关系流动性对于婚姻满意度的影响越明显。这种影响也存在性别差异,与男性相比,女性高学历者的婚姻满意度更容易受到关系流动性的影响。

(四)性别视角下收入对关系流动性和婚姻满意度的调节作用

在控制了学历的情况下,关系流动性对于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受到了个人收入的显著调节。同时,通过均值、均值加减一个标准差区分了低、中、高三种收入水平,考察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个体,关系流动性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是否有差异。结果发现,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个体,关系流动性均显著影响了婚姻满意度,关系流动性越高则婚姻满意度越高,且这种效应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强。

针对女性样本,关系流动性对于婚姻满意度的影响也受到了收入水平的显著调节。通过均值、均值加减一个标准差区分了低、中、高三种收入水平,考察关系流动性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女性的婚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女性,关系流动性均显著影响了婚姻满意度,关系流动性越高则婚姻满意度越高,且这种效应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增强。而针对男性样本,收入对关系流动性和婚姻满意度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即关系流动性对于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在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存在差异,收入水平越高的群体,关系流动性对于婚姻满意度的影响越明显。这种影响也存在性别区分,与男性相比,女性高收入群体的婚姻满意度更容易受到关系流动性的影响。

四、结论和启示

(一)结论

1.关系流动性与个体的婚姻满意度呈正相关

个体所感知到的关系流动性越高,其对于婚姻的满意度越高,本研究的假设1得到验证。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关系流动性高的个体,有更积极的自我感知,如有更强的自尊心和更高的幸福感[43]。而高自尊可以减少婚姻中冲突性情绪的表达,有利于婚姻满意度的提升[44]。因此,较高的关系流动性能够减少婚姻中由于情绪表达不当而导致的冲突事件,从而有助于婚姻满意度的提升。同时,与男性相比,女性在婚姻中感知到的关系流动性更高。

2.人力资本在关系流动性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人力资本的两个指标——学历和收入显著调节了关系流动性与婚姻满意度的关系,支持了本研究假设2a和2b,即人力资本在关系流动性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尽管高学历、高收入的个体对于关系流动性的感知程度要比低学历、低收入的个体低,但关系流动性对于高学历、高收入个体婚姻满意度的影响更强。

3.人力资本对关系流动性与婚姻满意度的调节作用存在性别差异

本研究还发现人力资本的调节作用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假设3a和3b得到支持。具体表现为:对于高学历、高收入的男性,关系流动性对其婚姻满意度的正向影响不显著。然而,对于高学历、高收入的女性,关系流动性对其婚姻满意度的正向影响更强。

(二)启示

对女性而言,关系流动性带来的社会支持极大地满足了婚姻关系中女性的需求。如今,伴随着女性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升,我国女性群体的婚恋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女性在婚姻中更加坚强独立,希望与配偶共同分担责任,不愿意成为婚姻的附属品,也不再满足于扮演传统的“贤妻良母”角色[45]。在这一背景下,女性开始更加关注自身在婚姻关系中的体验和需求满足。同时,男性也更容易感受到较高关系流动性带来的婚姻关系压力,并对伴侣的需求进行回应,从而提升了女性婚姻满意度。可见提高女性人力资本水平以及关系流动性有利于女性从婚姻中获得更多满足感。

本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受数据所限,研究选取的关系流动性是一个主观指标,并未纳入衡量人际关系网络建立难易程度的客观指标,将来可考虑将关系流动性的主、客观指标做对比,以明确主、客观指标如何影响婚姻满意度。其次,本研究分析视角聚焦于婚姻中某一方,未考察夫妻双方对关系流动性的感知程度差距对其婚姻满意度的影响,未来可以探索双方关系流动性感知程度上的差异与婚姻满意度的关系。

猜你喜欢

性别差异流动性学历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2020年二季度投资策略:流动性无忧业绩下杀无解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美联储“顺潮”降息或将提升全球流动性
金融系统多维度流动性间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三元VAR-GARCH-BEEK模型的分析
不同性别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性别差异
知识无力感
性别差异对TWA的影响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关于性别差异研究的几个理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