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脉冲光在烧伤后增生性瘢痕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01-07常超楠姜文荃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瘢痕凝胶疗法

常超楠 姜文荃

增生性瘢痕是深度烧伤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 属于皮肤损伤后组织过度修复的一种病理现象, 临床表现为皮肤色素沉着、 疼痛、 瘙痒等, 严重者可因局部组织挛缩畸形致使运动功能障碍, 不仅影响皮肤美观, 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 目前, 临床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方法主要有压力疗法、 手术切除、 局部药物注射、 激光以及多种疗法联合应用等, 如压力疗法联合硅酮凝胶等,但诸多临床研究显示, 仅行压力疗法联合硅酮凝胶治疗, 临床疗效仍有待提高[3]。 为进一步提高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笔者鉴于强脉冲光具有淡化色斑、 消除瘢痕的作用, 将其与压力疗法及硅酮凝胶共同应用于此类患者的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3 月至2020 年4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收治的66 例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33 例, 观察组男性 17 例、 女性 16 例, 年龄 (38.60 ± 13.67)岁, 病程 (2.15 ±0.28) 个月, 烧伤面积 (15.56 ±6.41)% TBSA; 对照组男性19 例、 女性 14 例, 年龄 (39.25 ± 12.70) 岁, 病程 (2.22 ± 0.33) 个月, 烧伤面积 (16.52 ± 5.86)% TBSA。 两组患者性别分布情况对比采用卡方检验,χ2=0.244,P=0.621,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年龄、 病程及烧伤面积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t= 0.200、 0.929、 0.635,P= 0.842、 0.356、0.528,P均 > 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且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符合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诊断标准; 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病程<3 个月; 温哥华瘢痕量表 (Vancouver scar scale, VSS) 评分 > 10 分;入组前未接受增生性瘢痕相关治疗; 烧伤部位无药物使用禁忌证; 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 合并有其他烧伤后严重并发症; 烧伤部位未愈合; 烧伤部位存在瘢痕增生既往史; 合并有全身感染性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 增生性瘢痕面积≤1% TBSA;合并有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 不能配合治疗;具有瘢痕体质。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 瘢痕部位喷洒硅酮凝胶喷雾剂后, 以创面干燥后形成完整药膜为度轻柔按摩; 继而, 根据患者性别、 体重、 身高、 瘢痕部位穿戴适当型号弹力衣或弹力套, 压力控制在25 mmHg 左右。 硅酮凝胶喷雾每天使用2 次, 弹力衣或弹力套每天穿戴20 h 以上, 连续治疗16 周。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强脉冲光, 眼罩遮盖双眼, 瘢痕部位常规清洁后, 均匀涂抹冷凝胶, 使用JX-2003 型光子皮肤美容仪 (吉林省金星医疗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进行单脉冲照射 (根据瘢痕面积、 皮肤色素沉着程度等将能量密度设置为20 ~40 J/cm2、 波长设置为560 ~1200 nm、脉宽设置为5 ~20 ms), 每次照射 10 ~15 min (若瘢痕部位较多, 每次照射3 ~5 个部位, 第2 天继续照射剩余部位), 照射结束后予以冰块冷敷15 ~30 min, 每周照射 1 次, 连续治疗 16 周。

2.2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瘢痕评分、 疼痛程度、 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使用VSS 评估患者瘢痕增生情况, VSS 共包含色泽、瘢痕厚度、 柔软度、 血管分布4 个维度, 总分为0 ~15 分, 分值越高表示瘢痕增生越严重[4];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5]评估患者疼痛程度, 总分为0 ~10 分, 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 治疗后, 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瘢痕柔软且与正常皮肤几乎处于同一平面、 色泽与正常肤色接近、 瘙痒症状明显减轻为显效, 瘢痕变软、 厚度变薄、 颜色变浅、 瘙痒症状改善为有效,瘢痕厚度、 性状、 颜色等均无改善或改善程度均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 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 ×100%[6]。

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其中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比表示, 采用卡方检验或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表示, 组间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均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VSS 评分、 VAS 评分对比

治疗前, 两组患者 VSS 评分、 VAS 评分无明显差异 (P均 >0.05), 具有可比性。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VSS 评分、 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 <0.05), 详见表1。

表1 两组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VSS 评分、VAS 评分对比 (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VSS score and VSA scores of patients with post-burn hypertrophic sca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oint,)

表1 两组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VSS 评分、VAS 评分对比 (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VSS score and VSA scores of patients with post-burn hypertrophic sca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oint,)

注: 观察组患者在压力疗法联合硅酮凝胶的基础上给予强脉冲光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压力疗法联合硅酮凝胶治疗Not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ntense pulsed light apart from pressure therapy and silicone gel,whereas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ressure therapy combined with silicone gel

例数Number of cases VSS 评分VSS score VAS 评分VAS score组别Group 治疗前Before treatment治疗后After treatment治疗前Before treatment治疗后After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33 12.46 ±2.39观察组4.75 ±0.86 4.35 ±1.24 3.10 ±1.06 Control group 33 12.35 ±2.65对照组3.96 ±1.24 t 值t value 0.177 3.051 0.201 3.028 5.50 ±1.12 4.41 ±1.19 P 值P value 0.860 0.003 0.842 0.004

3.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显效18 例、 有效14 例、无效1 例, 总有效率为96.97%, 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显效 11 例、 有效 16 例、 无效 6 例, 总有效率81.82% (Z= -2.117,P=0.034)。

3.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过程中, 观察组患者中出现局部水肿1例、 红斑2 例、 皮肤发红2 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15%, 对照组患者中出现红斑1 例、 局部水肿1例、 皮肤发红1 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 两组对比采用卡方检验,χ2= 0.569,P= 0.451,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瘢痕局部皮肤不仅美感较差, 而且还可影响局部运动功能, 降低患者生活质量[7-8]。 目前, 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方法较多, 但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所以尚无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故临床针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多以最大限度减少瘢痕形成或减轻瘢痕厚度[9]为主。

近年来, 随着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研究的不断深入, 诸多学者认为瘢痕增生与胶原代谢异常密切相关, 创面修复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异常增殖、 胶原纤维合成增加等均可使大量Ⅰ型、 Ⅲ型胶原蛋白沉积于细胞外基质, 从而导致瘢痕增生。 瘢痕部位皮肤抵抗力降低, 可继发瘙痒、 疼痛等症状, 且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还可引发瘢痕挛缩、 局部功能受限等。 压力疗法是治疗增生性瘢痕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手段, 持续压迫可使瘢痕组织发生缺氧、 坏死, 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 减少胶原蛋白合成[10], 进而改善瘢痕增生程度。 硅酮凝胶是目前增生性瘢痕防治中常用的药物, 其可明显改善瘢痕皮肤的表皮结构, 减少水分流失以及细胞间质内水溶性蛋白及其产物的合成与沉积; 其内含有的分子硅油能够激发上皮细胞活性, 加快瘢痕组织分解、 坏死, 使瘢痕软化[11]。 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外观美感要求的提高, 压力疗法联合硅酮凝胶这一常规治疗方法取得的疗效已无法满足患者需求。

王栋[12]的研究显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激光治疗, 可更好地改善增生性瘢痕症状及体征, 临床疗效更为理想。 强脉冲光可在确保正常皮肤组织免遭破坏的基础上, 将具有足够能量密度的光精准作用于靶目标, 促使靶目标破坏、 分解, 改善瘢痕增生程度[13]; 其产生的热量能够使血红蛋白变性坏死, 造成瘢痕组织缺血缺氧, 促进瘢痕内成纤维细胞凋亡和胶原纤维降解, 从而促进增生性瘢痕萎缩[14]; 且照射过程中能够有效破坏黑素细胞, 加快血管封闭退化速度, 进而改善瘢痕部位组织硬度、 质地及色泽[15]。 本研究结果显示, 在压力疗法联合硅酮凝胶的基础上加用强脉冲光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VSS 评分、 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单纯应用压力疗法联合硅酮凝胶治疗的对照组, 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可见, 在压力疗法联合硅酮凝胶的基础上加用强脉冲光, 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 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 强脉冲光联合压力疗法与硅酮凝胶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 可有效促进瘢痕组织消退, 改善瘢痕疼痛等症状, 提高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瘢痕凝胶疗法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瘢痕也可能会癌变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超轻航天材料——气凝胶
消夏凝胶弹机
新型避孕凝胶,涂在肩膀上就可以避孕?
用棉布废料制成的环保气凝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