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角膜切口部位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01-07张勋
张 勋
(云浮市罗定晶亮眼科医院眼科 广东 云浮 527300)
白内障在临床中较常见,可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患者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而且患者可快速回复,效果显著[1]。随着超声乳化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选取不同手术切口,往往导致的视力改善结果不同[2]。选取适宜手术切口部位,评估对SIA 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了解其手术效果。本研究选取120 例(120 眼)住院白内障患者,探讨透明角膜切口部位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6 月—2019 年4 月120 例(120 眼)住院白内障患者,男77 例,女43 例;年龄56 ~74 岁,平均年龄(66.58±1.39)岁;左眼70 眼,右眼50 眼;LOCS-II 分级:1 级38 例,2 级42 例,3 级40 例。按照切口部位不同分为上方切口组、颞侧切口组、屈光轴组三组,每组各40 例。三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确诊为白内障;②符合超声乳化术指征;③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手术禁忌证;②严重心肾肝功能障碍;③认知功能障碍等。
1.2 方法
上方切口组采用上方切口手术:经表面麻醉后,应用开睑器完成开睑,选取右眼颞上方,或是左眼鼻上方11 点钟方向作3.2 mm 透明角膜隧道切口,选取2 点钟方向进行侧切口处理,于前房注射粘弹剂,对其予以直径5 mm 持续环形撕囊,实施水分离、水分层,经超声乳化将混浊晶状体进行吸除,通过灌注/抽吸系统将晶状体皮质进行清理,于晶状体囊袋中放置后房型折叠人工晶体,将粘弹剂有效吸出后,对切口予以封闭。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进行预防处理。
颞侧切口组采用颞侧切口手术:经表面麻醉后,应用开睑器完成开睑,选取颞侧方向作3.2 mm 透明角膜隧道切口,于右眼12 点钟方向进行侧切口处理,左眼6 点钟方向进行侧切口处理,其他操作与上方切口操作相同。
屈光轴组在确定角膜曲率后,于最大屈光轴方向予以手术切口治疗,作3.2 mm 透明角膜隧道切口,于切口90°方向对应处作侧切口处理,于前房中注射粘弹剂,其余操作与A 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手术前后裸眼视力、手术源性散光(SIA);比较两组散光轴向:逆规性散光(against the rule,ATR)、顺规性散光(with the rule, WTR)。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SPSS 20.0 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采用t检验频数、率。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三组手术前后裸眼视力比较
上方切口、颞侧切口、屈光轴三组裸眼视力在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周、1 个月、2 个月、3 个月时,三组裸眼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三组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度比较
术后1 d、1 个月、3 个月时,屈光轴组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度低于上方切口、颞侧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度比较( ± s)
表1 三组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度比较( ± s)
组别例数术前术后1 d术后1 周上方切口组400.90±0.191.30±0.251.08±0.16颞侧切口组400.89±0.221.22±0.241.03±0.17屈光轴组400.87±0.211.11±0.191.02±0.16 t 上方切口:颞侧切口0.2181.4601.355 P 上方切口:颞侧切口0.8280.1480.179 t 颞侧切口:屈光轴0.4162.2730.271 P 颞侧切口:屈光轴0.6790.0260.787 t 上方切口:屈光轴0.6703.8271.677 P 上方切口:屈光轴0.5050.0000.098
表1(续)
2.3 三组角膜散光轴向变化比较
在术后1 周、1 个月、2 个月、3 个月时,上方切口组ATR 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颞侧切口组ATR 均低于上方切口组,WTR 高于上方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轴组ATR 均低于上方切口组,WTR 高于上方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角膜散光轴向变化比较[n(%)]
3.讨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预防患者角膜损伤。手术切口位置对术后患者视力具有一定影响,是患者术后散光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本研究中,三组裸眼视力无明显变化,上方切口组术后ATR 明显增加,屈光轴组ATR 与上方切口组相比较明显降低。屈光轴组患者在手术时,按照角膜曲率最大屈光轴方向作手术切口的选取,可使散光能够最大程度减少,甚至不会出现角膜散光情况。由最大角膜屈光力子午线轴位部位选取角膜切口,可使患者术后角膜散光度受到的影响更少,而散光轴位则由顺规散光往逆规散光进行漂移,可有效改善患者散光情况。采用曲光轴位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可使散光数值表现更为集中,视觉质量趋于更加稳定的状态[3-4]。上方切口极易导致逆规性散光,而颞侧切口极易导致顺规性散光,通常是由于切口愈合对子午线角膜曲率变扁平而造成的。因此,根据角膜轴位选取手术切口具有重要意义[5]。
综上所述,透明角膜切口部位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中发挥了不同作用,根据角膜曲率最大屈光轴选择手术切口,可降低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度,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