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研究

2022-01-07谭义红陈治平

软件导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育人教学内容

王 雷,谭义红,陈治平

(长沙学院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数学学院,湖南长沙 410022)

0 引言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软件工程专业作为信息时代的一个热门专业和重要支撑专业,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据统计,目前培养的高端软件人才大量外流,严重影响了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和国家信息安全[2]。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仅注重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培养,忽略了政治认同和职业素养提升,从而导致所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此,如何基于课程思政新理念,探索一条能够将软件人才留在祖国大地的有效实施路径,已成为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3-4]。

目前绝大部分地方院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处于起步阶段[5-7],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少数核心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如文献[8-9]分别对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思政教学进行了研究,文献[10]对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研究,文献[11]对数据结构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研究,文献[12]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研究,文献[13]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研究,文献[14]对人工智能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研究,文献[15]对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研究。

与前述已有研究成果不同,本文以长沙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为例,面向习总书记提出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针对我国软件人才严重外流及地方院校培养的软件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足,难以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等问题,在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团队建设、教学组织模式等方面开展创新探索与实践,为地方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提供可行路径。

1 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索

1.1 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体系建设

本文基于地方院校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软件工程专业特点,将软件工程专业体系蕴含的思政元素凝练为八大类课程思政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创业思维、人文伦理道德、现代法治观念、大国工匠精神、国际形势与使命担当、国内外软件行业现状与国家安全、新时代职业素养,从多角度强化立德树人的三全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目标,如表1 所示。

表1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目标与内容

基于上述八大课程思政目标,将“思政元素”和“创新创业元素”有机融入到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将课程体系变为“育人体系”,有效解决了传统软件工程专业教学内容体系中存在的专业课程体系与创新创业课程及思政教育相脱节的问题,为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提供教学内容保障。

1.2 面向课程思政的教学团队建设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决定着课程思政建设能否取得实效。针对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性强的特点和地方院校高水平师资匮乏问题,通过选拔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进入合作企业挂职锻炼或联合攻关等方式,打造一支“三高(师德高+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高)”的双师(教师+工程师)型软件工程专业教学团队。以“师风建设”为切入点,通过强化教师的育人意识,提升教师的育人能力,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团队建设环节中存在的“重才轻德”问题,为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提供师资队伍保障。

1.3 教学组织模式建设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为了达成课程思政目标而生搬硬套思政元素,要根据专业课程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巧妙地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思政素质。为此,针对高水平软件人才培养涉及到理论与实践两个重要环节,以及学习与双创(创新创业)两个重要阶段,以“学风建设”为切入点,通过采用双通(课上+课下)混合式(线上+线下)教学新模式,在传统基于专业角度的教学评估模式中引入思政评估指标,构建一种基于双角度(专业+思政)的教学评估新体系,实现思政对软件人才培养全环节全过程覆盖,为提升软件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2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实施案例

2.1 教学内容设计范例

首先,通过分析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教学内容,选择出合适的知识点,然后基于前述八大类课程思政目标,分别挖掘出与各知识点相关的课程思政元素。部分代表性范例如表2 所示。

表2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知识点与思政元素设置

基于八大类课程思政目标设计多类实践范例,以隐性的方式合理拓展专业理实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如在动态规划法解决背包问题的实验中设计了用动态规划法解决人生背包问题的实验题目:给定6 个物品t1(爱情)、t2(事业)、t3(健康)、t4(梦想)、t5(道德)、t6(使命)和一个承重量为W的背包,假定6 个物品的重量分别为w1、w2、w3、w4、w5、w6,价值分别为v1、v2、v3、v4、v5、v6,求能够装到背包的前提下使得背包中所装物品的价值最大化问题。让学生自由设定各物品的重量、价值以及背包的承重量,在实验报告中分析得到的答案是否符合自己的内心期望,并组织开展人生背包的课后讨论,使大家在无形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2 三高双师型教学团队组建范例

为保障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思政的顺利实施,以软件工程湖南省一流专业建设为切入点,从合作的高新软件企业引进政治可靠、技术水平高的工程技术专家作为兼职教授参与专业课程思政目标确立、思政教学内容审定以及课程实践案例设计等工作。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打造一支以德才兼备的学科方向带头人为核心、以德才兼备青年教师为骨干、以德才兼备企业专家为辅助的三高双师型课程教学团队。

2.3 双通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范例

基于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在理论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设定的思政元素,并基于不同知识点分别采用启发式、探究式、问题式等多种不同的教学组织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进行个人价值塑造。在实践课堂教学中,基于新设计的面向课堂思政的实践范例,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在算法设计实践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考虑到双创软件人才培养需要,在基于“线下+课上”的方式将课程思政全面覆盖第一课堂的同时,通过“线上+课下”的方式进一步将课程思政延伸到第二课堂,如针对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后加入校内专业导师的科研课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和学术论文写作,着力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针对学生创业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加入校外导师工作室和校内专业竞赛实验室,鼓励学生课后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训练和专业技能竞赛,使学生在提高专业技术技能的同时,在德才兼备的导师言传身教之下,进一步提升个人思想素质和职业素养水平。

3 实施效果

基于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新理念和新思路,在长沙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进行为期两年的实施试点,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帮助学生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志向,实现了从“学为小我”到“学为大我”的质变,使得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如表3 所示,近两年来该专业的投档分数线、最高录取分数、毕业生考研录取人数、毕业生创办企业人数、在校学生获省部级以上竞赛奖励数、在校学生发表SCI 期刊论文数等各项指标均成效显著。有3 名学生在《BMC Bioinformatics》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研究论文;一名学生获得“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一等奖,在湖南省排名第一、全国排名第24;一名学生获得ICPC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邀请赛银奖,一名学生的作品获得第十四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表3 长沙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效果

通过在教学评估中引入思政评估指标,分别从专业和思政双角度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考核,课程思政实施后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点取得了良好的实施效果,90%以上的学生在问卷中表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创业科学思维、人文伦理道德、现代法治观念、大国工匠精神、国际形势与使命担当、国内外软件行业现状与国家安全、新时代职业素养等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4 结语

本文以长沙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为载体,对地方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内容和实施路径进行了研究探索,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软件工程专业教学内容体系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对地方院校破解软件人才严重外流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案。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育人教学内容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