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策略
2022-01-06海静
海静
摘要:双减背景下,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论是从教学效果的层面,还是从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来看,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必须发挥自身的引导优势,充分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德育资源,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德育的整体效果,以便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要。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质
德育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形成正确的“三观”。而小学生正处于对许多事物有好奇心的阶段,他们没有明确的是非观,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有利于从小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三观”,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2、有利于小学生今后的发展
小学阶段把德育滲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会让学生对许多事物有正确的认知,有基本的是非观。这为他们今后的发展避免了许多误区,避免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对小学生进行德育让其有了基本的道德观念,有利于小学生今后对各事物有正确的看法与处理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策略
1、深挖德育素材
语文教材与其他教材相比,包含更多的德育素材,十分适合作为德育的基础载体。教师需要在全面研究和把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对其中所蕴藏的丰富德育资源做深度开发,并基于此展开适当延伸、调整及优化,促进语文内容和德育内容的有机融合,为德育的渗透创造基本条件。教师应当整体把握小学教材,从全局上整合其中蕴含的德育素材,并基于每位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实际需求,有效挖掘其中的德育素材,以便德育工作顺利落实。
例如,在教学《父亲、树林和鸟》这篇课文时,就可以从整个单元以及课文本身的主题与内容着手,从中挖掘出热爱大自然的德育素材。不过仅依靠教材本身,难以整理出具有足够深度且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及德育内容。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互联网上搜集的大自然图片与视频,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带领学生领略大自然之美。在此基础上,再借助多媒体展示大自然被破坏的图片以及环境保护相关新闻,在教材内容之外以更为丰富的内容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破坏自然行为的厌恶之情,强化生态环保教育。
2、联系生活实际
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一定要强调实践,不能简单地停留在理论层面。只有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优秀的习惯才会跟随学生一辈子,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在实际操作时,教师应当将课程知识与生活实际关联起来,促使学生从现实情况出发,吸收和内化德育内容,并从具体的行为规范、生活习惯做起,强化德育实践。
例如,在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时,教师运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以较为简单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再联系生活实际挖掘和拓展课文中的德育内涵,通过创设进入公园和果园的生活情境,组织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在公园中能不能随意摘鲜花?在果园中能不能未经允许随意采摘果实?通过这两个问题情境,课文教学不再单单停留在善于观察和思考上,还体现在不能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随意动他人东西上。同时,教师以小学生行为守则为基础,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尊重他人,不乱动他人物品。
3、革新课后作业
在小学课堂上培养和渗透德育,也可以加深德育与语文作业的深度融合。学生都会有课外作业,课外作业不仅是课堂的延伸,也是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的训练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没有教师的陪同,更多的是考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完成作业,因此,在课后作业中渗透德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甚至在课后作业中利用学生的主动性渗透德育,有的时候会比课堂上的渗透更为深刻,更容易被学生吸纳。
例如,在课后可以布置一个写作课题,让学生做一件积极向上的好事,再将这整个过程转化为故事,写一篇三百字的小作文。学生可以帮父母做家务、坐公交车时给老人让座等,在实际操作和体验后,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在作文中,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加深对学生的德育。除了小作文,语文教师也可以布置纯活动性的课后作业,延伸课堂内容。
以《妈妈睡着了》这篇文章举例,在讲解课文之后,给学生留一个作业,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母亲,不限于睡着时的样子,也可以是平常的样子。在下一次课堂开始前,依次起来回答,看学生能不能具体描述出母亲外貌的特征和细节,以此加深学生对母亲的深入观察,帮助学生理解母亲的伟大和不易。
4、组织多元活动
小学语文教育虽然以课堂教学为主,但也会辅以适当的课外活动教学来丰富课堂,帮助学生活跃思维。在课外活动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活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观察和操作,活跃思维,拓展见识,激发对语文课堂的热情。在此基础上,加入德育内容,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使学生将优良的传统美德吸收纳入到自己的潜意识思维中。
例如,在《找春天》的教学中,教师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带领学生分组在学校的休闲区活动,观察寻找春天的痕迹。比如草坪里逐渐变绿的小草、树梢上探出头的嫩叶、空气中清新潮湿的泥土芬芳、草地里开出来的小野花……引导学生把课文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去发现生活的美好。在此基础上,将德育内容渗透进去,引导学生不能随意踩踏小花小草,要讲文明。学生通过观察,也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花草树木的生命力,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要树立对花草树木的爱护之心,保持善良和文明,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进而更深入地引导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与环保观念。
三、结语
德育对小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关乎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德育的渗透。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才”,更要培育学生“德”,进而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受着正确思想道德的熏陶,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这种教学方法是值得提倡的。
参考文献
[1] 张峰. 对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新思路探析[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43):0057.
[2] 廖锦艳. 浅析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 考试周刊,2019(5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