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粲:台阁草圣擅一时
2022-01-06逸舟
逸舟
沈粲与其兄沈度同为明初重要的台阁体书家,为什么却以草书闻名,赢得『草圣』美誉?
说起沈粲(1379—1453年),很多人可能不熟悉,但是提到明初书坛“云间二沈”,那可是相当有名了。沈粲就是“二沈”之一,他是明代台阁体书法家代表沈度的弟弟。所谓“台阁体书法”,是指为宫廷书写公文服务,迎合皇家审美标准而形成的一种规范化、模式化的书法形式。沈氏兄弟同为明初重要的台阁体书法家,被称为“大小学士”,但是他们的书法风格不同:沈度重楷书,以婉丽取胜;沈粲擅草书,以遒逸闻名。其实,沈粲的书法成就得益于其兄沈度的提携。
墙上悬腕练书法
沈粲,字民望,号简庵,比其兄沈度小22岁。俗话说“长兄如父”,沈粲对这位大哥很是尊敬,沈度对弟弟也是照顾有加。沈粲很有才华,在少年时便表现出很高的天赋,8岁便通读《孝经》《论语》《孟子》,10岁能够写楷书和草书。在13岁的时候,父母双双离世,他与哥哥沈度一起生活,可是沈度中举后受人连累,被发配云南,只剩沈粲独自在家。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这个13岁的少年表现出了超常的毅力和坚强的生活信念。
沈度走后,沈粲每日闭门苦读练字,过着简单却充实的生活。家庭遭难,贫穷买不起纸,沈粲就在墙壁上悬腕练习书法。在墙壁上写字不仅要悬腕,立面呈现的视觉效果也对书写有更高的要求,执笔姿态、运笔技巧和书写力度都与在纸上不同。沈粲借鉴前代很多题壁书法的经验,凭着刻苦与天分,练就了一手好字,无论在墙上还是纸上都能够运转自如,写的字呈现出飘逸遒劲的艺术气息。
明成祖即位后,沈度因为书法出色,被招进翰林院负责书写内制文诰,深受器重,由翰林典籍一路升迁到侍讲学士。沈度顾念家中的弟弟,便向成祖举荐沈粲。成祖大喜,于是沈粲也被招入宫中做翰林待诏,迎来人生的重大转折。
兄弟相让传美谈
沈粲入宫后,因才华出众、书法精擅博得皇帝赏识,很快升为翰林学士,后迁中书舍人,又擢为侍读,官至大理寺少卿。一时“云间二沈”书名远播,成为明初书坛有影响力的书法家。
同兄长一样,沈粲也擅长台阁体书法,楷书造诣深厚。在沈度去世后,他接替兄长书写内制文诰,凡玉册金简、国家文诰,皆出粲笔,可见其楷书造诣不逊其兄。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沈粲作品《应制诗轴》,从中可见沈粲的楷书水平。
《应制诗轴》纵121.7厘米,横28.7厘米,由内容推断写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沈粲时年41岁,正值壮年。此作为沈粲得到皇帝恩准,游览宫苑,登上小山,应制而作。其诗描绘皇家园林之美,颂扬帝王恩德,文辞藻丽,逸兴飞扬,表现出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书法方面,沈粲把楷书与章草二体并用,营造出一种别样的艺术氛围。《应制诗轴》共8行,前4行以小楷写就,字体错落有致,精整端庄且富于变化,具有明显的台阁体特征,却又不显得拘泥;后4行书风渐变,由小楷转为章草,呈现出魏晋“钟(繇)王(羲之)”的古雅气息,并以精巧的技法与小楷呼应,呈现出华丽优雅又不失古趣的艺术效果;最末一行至行款变化为较为放纵的连笔草书,如同从拘谨的情境中解脱出来,奔放而灵动。
《应制诗轴》通篇由静而动、由缓而急,如同溪流入海,渐次奔涌,行气自然而连贯。沈粲把自己游览宫苑的激动心情淋漓尽致地融于文字与书法之中,更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虽然沈粲楷书造诣与沈度同样深厚,但是他并未以楷书成名,而是以草书著称。这是二人“不欲兄弟间争能”的结果,同在皇帝身边,沈度不作行草,沈粲以行草为主,偶作楷书。沈粲与沈度这种相让使二人都有自己的专长,有更好的发挥空间,从而避免了因争名专宠而带来不良后果,这也是二人能够长期同时获得帝王恩宠的原因之一。
遒逸圆熟“草圣”书
沈粲在明代有“草圣”美誉,名擅一时。他的草书宗于明初的宋克,上追钟繇,行笔圆熟,意趣遒逸。单就草书来说,沈粲的造诣要高于沈度,明代书法家丰坊在《书诀》中称其“学宋克而得钟体,大非其兄所及”,王世贞评其草书“行笔圆熟,章法尤精,足称宋南宫(宋克)入室”。这说明沈粲作为宋克的传人,其草书是被后世书坛承认的。
实际上,沈粲的草书也属于台阁体一脉,受宫廷气息影响,圆熟中多了些媚态,已然远离宋克的高古之趣,但是增添了几分典雅的艺术趣味。沈粲的传世书法作品极少,草书作品有《梁武帝草书状》《古诗轴》《千字文》等。
在《梁武帝草书状》中,沈粲以楷意写草书,通篇章草与今草夹杂,章法自然天成,用笔挺劲峭拔,转折峻利。捺脚时常以章草笔法率出,笔笔如刀,字字独立,很少连绵,但气韵贯通,整体虽然洒脱奔放,但依然有台阁体的拘谨痕迹。
与《梁武帝草书状》相比,沈粲的草书《古诗轴》则表现出更成熟的风貌。《古诗轴》为纸本,纵83.4厘米,横33.8厘米,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作书五言古诗一首,共80字,分為5行,无款识,通篇行笔圆转流畅,多有映带盘绕,方笔较少,已经脱离了章草痕迹,是独立的今草作品。此作用墨精到,线条浓淡、粗细富于变化,墨色深浅对比明显,书写过程中有意无意制造出一种欲断还连、有分有合却又意蕴连绵的气韵,突显一种圆熟气息和遒逸之趣。
真正能够代表沈粲草书成就的当属其晚年草书《千字文》,此卷为洒金笺本,纵25.2厘米,横576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是明代罕见的大幅书法手卷作品。此卷后有清代高士奇分别于康熙己卯(1699年)、辛巳(1701年)所作题跋二则,略述收藏经过并加以品鉴。高氏之后,此卷入藏清内府,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
明英宗正统十二年(1447年),沈粲的好友徐尚宾拿着珍藏已久的洒金笺纸来到府上,求沈粲为其用草书写《千字文》。徐尚宾亦工翰墨,有才名,与沈粲是同乡,二人与钱溥、叶盛等文人书家均有交游。时年已68岁的沈粲欣然接受请求,挥毫泼墨,佳篇立成,令徐尚宾赞佩不已。沈粲此篇草书《千字文》堪称其“封神”之作,正如高士奇在跋文中所说“草法尤工”“有龙蛇飞动之势”,高士奇把此作与宋克书法作品并列宝藏。此作通篇千余字,136行,气脉贯通,风格一致,无一处错漏,无一处凝滞,运笔迅疾流畅,点画遒劲圆转,章法严谨,布局精到,表现出沈粲晚年高超的控笔技巧、纯熟的书法功力和旺盛的艺术创造力,可以说代表了沈粲书法最高的成就。
从沈粲的草书作品可以看出,他对魏晋“钟王”的追索,以及对明初宋克章草的取法与继承。沈粲以自己的艺术思考结合前人书法经验,在实践中加以融会,使其草书于遒劲飘逸之外别具古雅气质。这种气质是沈粲遥追古人的境界生发,也是其数十年功力的凝练与升华,字里行间流动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沈粲博学多才,品性高逸,襟怀爽阔,不拘小节,历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四朝,俱受殊宠,为官时端厚谦抑,喜欢提携后进,颇有佳声。他对待兄长沈度如同对待父母一样尊敬,为时人所敬重。他晚年致力于行草书,专注而精进,时常有人登门求字。70岁时,沈粲与沈度的儿子沈藻一同致仕还乡,一代“草圣”自此远离台阁,归于乡野。
有人批评沈粲的书法台阁体味道浓重,有取媚之嫌。其实,我们在理解书法作品时要还原作者所处的时代。客观来讲,无论是沈度还是沈粲,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能够引领一代书法风向,对后人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已是难能可贵,应当对其予以辩证地认识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