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课程思想政治建设难点与对策研究

2022-01-06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物流育人

王 琳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 300457)

一、课程思政的建设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到“要切实把教育教学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为落实我国职业教育中有关高职教育精神和要求,全国各高职院校都在加强思政课程建设的同时,同向同行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本文以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核心课程——物流客户服务为例,分析目前高职的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建设的难点,并以教学设计为例,探索思政元素融入高职专业课程的路径,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课程思政的实施难点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纲要》指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建设,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首先要深入梳理专业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情,重点是他们的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以及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这就对专业课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更敏感的育人意识、更精准的育人角度,还要有更强大的育人能力,才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和各种资源,将思想政治同专业课程做到深度结合,实现浸润式的思政融入,达到育人目标。

目前,在教师发挥育人“主力军”的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难点,影响“课程思政”的顺利开展。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挖掘思政元素的精准度不高——挖什么

自2016年以来,“课程思政”逐渐成为广大高校教师专业课程设计与改革的重要指导方向。老师们纷纷在课程中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但思政到底包括哪些方面?如何在不同的课程中找到适合引导学生的思政元素?对有些老师来说依然是困惑和不解的。不少老师苦于找不到专业课程中的思政点,“被迫”采用对照思政课程的课本和专业课本的方式寻找其中的融合点。

教师对课程思政中元素的精准度不高,体现了对“思政”的认知偏差——与狭义的政治、马列联系在一起。这是目前专业课教师面对课程思政改革与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很多专业课教师对高校的思政课并不熟悉,许多人仍停留在自己过去当学生期间对思政课的理解,将课程思政中的思政“狭义化”为政治。人为抬高了思想政治的“门槛”后,导致在进行课程思政融入时,思政与专业结合点的选择难度加大。

以物流客户服务课程为例,以往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依靠自己以往的常识和概念,将思政元素贴合到课程内容中去。接待客户的过程体现哪些思政元素,应对客诉的时候应该提倡发扬哪些意志品质,处理客诉的时候又应该关注哪些要点。这样做的结果,一是教师讲课的时候缺乏章法和条理,只能就事论事,以每个章节的内容为依据给学生穿插思政元素,整体课程中思政元素的选取难以提炼出重点和主题;学生学习课程后,只是掌握了在不同工作环节和工作内容中应具备的政治素养和思想品质,这样的理解和记忆是表层的,且不容易内化成自身的思政素养。二是学生学习的时候,也停留在案例教学的程度,后续难以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形成对客户服务这个职业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整体认知。事实上对于职业精神的把握是将工作环节和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内化吸收后,提炼出的思政素养,也是我们希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最终具备的思政收获之一。三是因为内容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思政元素分散于案例之中,不便于有条理的梳理。此种方式不利于课程内容的更迭和延续。思政元素融入的系统化不足,不利于在后续课程内容更新的过程中,逐步迭代新的思政元素进入。

(二)融入思政元素的程度不高——挖多少

在解决了课程思政改革与建设的核心问题后,第二个凸显的问题就是思政元素在专业课程中的融入程度不高。

思政元素的融入,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挖什么,这与前文所述的第一个问题有关;二是怎么挖,这又与具体操作有关。在重新修订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大纲的过程中,不少教师反馈希望能有一个模板,例如 挖掘“多少个思政课中的要点”供专业课教师“融入”时使用。在实际操作中,也往往同质性很强的一些“思政要点”被反复应用于一门专业课程的不同模块中。这样的“要点”不具备与课程对接的“特质性”,体现不出不同课程、不同模块的专业特点。由此而来的融入也只能流于表面,很难实现浸润式的有机结合,很难以情打动学生、以理说服学生,导致随之而来的课程思政融入依然是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教师讲起来难以说服自己,学生听起来难以被教师说服。课程思政仍然流于形式主义。

(三)提升思政元素的站位不高——挖多深

在找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的融入点之后,就需要着力解决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思政元素的角度和深度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两张皮”现象。有些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展示的时候,往往出现要么进不去;要么是痕迹太明显、太刻意等情况,把育人之道与“灌输”等同起来。事实上灌输式教育与渗透式教育有着很大的差别。在育人的问题上,教育者的教育内容能否灌输至被教育者头脑之中,其实取决于受教育者头脑中既有的知识和经验,因为这些人的头脑不是一块白板可任意涂画。育人中的渗透式事实上是借助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体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能够实现“润物细无声”教育作用的前提是教师要对所涉及的思政元素深入地钻研和理解,以“一桶水”的深度应对“一滴水”的教学。只有充分解析专业课程的育人目标,深挖提炼课程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思想价值,有的放矢地拓展专业课程的内涵,从多方面扩宽课程所涉的深度,增加课程的人文价值和学术价值,才能提升其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真正做到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入和有机结合。

三、课程思政的实施对策

(一)扩宽挖掘思政元素的“范围”

《纲要》指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即对于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一方面要从专业课程本身的属性入手,结合课程特点和行业背景来挖掘其中的融入点;另一方面凡是涉及思维方法、价值理念的范畴均是“课程思政”的范畴。也就是说,课程思政中强调的“思政”主要是指“育人元素”,不是我们平常讲的“思政”。只要是对学生人生成长有积极引导、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理想、正义、道德等正能量的都应当是属于课程思政的范畴。

以物流客户服务课程为例,课程涉及物流行业中客户服务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操作。对企业客户关系的维护以及相应的人力资源高效利用均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沟通意识、服务意识等贯穿始终,故在挖掘思政因素的过程中,也应围绕核心要素展开,充分做到结合课程特色、学生实际,“贴地气”地寻找契合点。在挖掘思政元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以课程标准和思政目标为基准,通过和企业的深度交流,了解客服岗的实际工作内容和客服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的政治素养,结合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提炼出相应的思政标准。

图1 物流客户服务课程标准节选

在挖掘思政元素的过程中,始终做到紧密贴合每一模块的知识内容和实践内容。以知识内容为切入点,将思政元素同岗位特点、职业特性以及行业规范结合在一起,便于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浸润式地展开价值观等的引导,实现思政的育人目的。

例如,在进行项目物流客户服务认知的介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首先改变“客服岗位没有技术含量,只是接打电话,应付客户就可以”的刻板印象。让学生们了解物流客户服务是做什么的,常见客服岗位的基本工作流程是什么。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切实观察了解企业客服岗位是如何工作的,使他们对工作的内容、工作流程和规范都有一个切身体会和感性认识。在此过程中,就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物流职场人的基本理念,理解爱岗敬业在具体工作的表现,更好地理解服务理念是如何在客服岗融入的。而物流行业无论哪个岗位,本质上都是服务性行业,只是所面对群体有所差异,思政元素的融入对后续本门课程的学习都会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扩大融入思政元素的“广度”

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一是挖掘通用的育人元素。所谓通用的元素,即对学生来说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育人元素,此类元素不受学校、专业、课程的限制,具有普遍性。比如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卡脖子技术、厉害了我的国等等。二是挖掘特色的育人元素。此类育人元素,与通用育人元素相反,与本专业及课程的联系非常紧密。例如物流管理相关的物流行业的兴起、发展,中国人的创业与创新精神;目前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欧洲班列;2020年,物流在中国人民抗击疫情、恢复生产过程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等。

这些思政元素的融入,一方面需要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挖掘体验;另一方面,需要班主任从日常学生管理角度进行思想引领。教育教学协同育人,这也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内在要求。以物流客户服务课程为例,在专业教学的同时,可以发挥学生社团和班级干部的作用,开展一系列的旨在服务广大同学和老师的学生活动。在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的基础上,提升服务意识,培养争议处理的解决能力。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我们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时候,很多老师都注意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讲话,也都在努力将其融入自身的思政教学中。具体实施的过程就需要老师们扩大挖掘思政元素的广度,一改往日就内容论内容,就任务论任务的形式,才能以更有说服力的案例,更有感召力的话语,使学生理解、信服、并且接受思政元素的熏陶。

例如,在进行客户走访和接待客户的教学模块中,接待流程、注意事项、注意要点,都有例可寻。以往这部分的讲解,遵循的主要是引导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的工作理念、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但结合企业实际,在走访接待模块并没有严格对应的工作流程,一切都是在以遵守基本礼仪的前提下,以满足客户需求和实现企业自身目标为导向,完成接待流程和走访流程的。这部分的学习,不是要学生机械记忆一共几个流程和环节,而是需要学生在理解总的目标和方向下,发挥创新精神、有效应对现场客户需求,以合理的方式满足客户需求。创新精神的发挥,其实就是工匠精神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由此可见,将书本教学同企业实践相结合,是扩宽思政元素挖掘广度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

(三)提升融入思政元素的“高度”

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基于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在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过程中,同样应该依托专业、行业和企业的背景及优势。把专业教学放到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仍以物流客户服务课程为例,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物流企业越来越重视物流客户服务。一个企业客户服务做得好,不仅能够提升客户满意度从而提高销售收入,还可以降低生产流通的成本,从而更好地创造企业的供应链价值,对于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结合课程内容,还应以企业发展为背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认识职业使命、发现职业价值、塑造职业责任感。这些内容的融入,需要结合企业案例,更需要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提炼,同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时代背景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教师在进行课程内容模块重组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关注时政要素和国内外大事,将其同课程内容做有机结合,并且这个过程应该注重适时更迭,及时引导学生提升思政素养和素质。

四、课程思政的实施总结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有助于培养职业特色鲜明、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课程思政明确了专业课程培养的素质目标,在融入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挖掘思政因素的广度,融入方式的深度,同时提升融入思政元素的高度,以课程标准和思政目标为基准,量身定做课程的思政标准,结合企业实际、联系现实案例,有针对性地结合学情开展思政教学。全员、全程、全方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具备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高技术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物流育人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