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鄂尔多斯地区城址调查分析

2022-01-06

草原文物 2021年2期
关键词:城址土墙鄂尔多斯

李 双

(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一、调查情况

截止目前,相关城址的调查以大型普查、专项调查和课题研究为主。大型普查项目共有三次:第一次始于1974年,由内蒙古文物工作队主办的伊克昭盟文物干部训练班,在鄂尔多斯地区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文物普查工作,共计24座城址①。第二次是始于1988年的第二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以下简称二普),此次调查共计56座城址②。第三次是始于2007年的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以下简称三普),共计调查63座城址③。专项调查共有两次:第一次是始于2006年的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的调查,此次调查暂未公开调查成果,具体情况不明。2013年中旬,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鄂尔多斯地区城址进行了全面调查,共计调查相关遗迹75处,其中,包括新石器时期石墙8处,这是第二次专项调查(图一)。城址相关的课题研究则种类繁多,这里不一一累述。

图一 鄂尔多斯地区城址分布图(含新石器时代石墙遗迹)

二、城址分类整理

本文仅对具有形制的城址进行年代、规模和平面形制三个层次的分类整理。根据城址的建成与主要使用年代分为七个时期,年代的依据主要是依靠所参考的资料,文中不再详述。各时期城址按其规模大小分为大型城址、中型城址、小型城址三大类,并依照其他研究者对城址的规模进行了细分:大型城址的周长大于4000米,中型城址的周长在4000-1000米之间,小型城址的周长则小于1000米④。这种分类方法采用整数计算,一方面有助于观察城址数据,另一方面则可以粗略的反映城址的容积从而推测城址建制以及周边环境的优劣情况。在此基础上,依据城址的方形、长方形、四边形以及不规则形等平面形制进一步划分为A、B、C、D等类型。通过观察城址形制变化区分城址的功能以及级别,同时反映时代之间的变化趋势。为尽量多地公布城址详细的形制,从而在型后分a、b、c等亚型,并没有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仅供读者参考(表一)。

表一 鄂尔多斯地区城址分类表

(一)战国

仅1座,呈类回字形。伊金霍洛旗电石湾城址⑥,东西约110、南北约80米,石块垒筑,城内正南部有长方形内城。西侧为束会川。

(二)秦代

仅1座,为小型城址,呈长方形。鄂托克旗乌仁都西障城⑤,又称苏白音沟障城,东西约30、南北约40米,石墙垒筑,城内有房址遗迹,南墙有城门,西北角筑有角台,底径约8米。西侧直面苏白音沟。

(三)汉代

1.大型城址

1座,呈长方形。杭锦旗霍洛柴登城址⑦,东西约1060、南北约1230米,白泥夯筑墙基,城内西侧中部有大型建筑台基,东北有铸钱作坊。北部有柴登河从城东绕城北过。

2.中型城址

A型 呈方形。准格尔旗纳林镇城址⑧,二普称美稷故城,边长约450米,夯筑土墙。西侧为纳林川上游。

B型 呈长方形,3座。

Ba型 准格尔旗城壕城址⑨,东西约490、南北约240米,夯筑土墙,有护城壕位于城址北部,东北为黄河。

Bb型 鄂托克前旗四十堡城址⑩,东西约320、南北约370米,夯筑土墙。周边现为滩地,西南紧靠明长城。

Bc型 杭锦旗古城梁城址11,东西约320、南北约420米,夯筑土墙。

C型 呈斜日字形。鄂托克旗木凯淖尔城址12,两城并排,呈西北至东南方向,总体南北约370、东西约150米,夯筑土墙,北城北墙有疑似瓮城痕迹,南城门应位于南城南墙中部。西北有木凯淖。

D型 呈类回字形,3座。

Da型 杭锦旗扎尔庙城址13,又称吉尔庙城址,外城南北约650、东西约550米;内城边长约350米。白泥夯筑土墙,内城占用外城西墙,内城略靠外城北部,内城中部有建筑基址。

Db型 杭锦旗敖伦布拉格城址14,又称敖楞布拉格城址,外城东西约540、南北约520米,内城位于外城西北角,占用外城西、北墙,夯筑土墙。

Dc型 达拉特旗哈勒正壕城址15,外城南北约520、东西约550米,内城位于外城西南角,占用外城西、南墙,夯筑土墙,北墙外侧筑有马面。西北为壕庆河。

Dd型 准格尔旗榆树壕城址16,东西最大约500、南北最大约570米,夯筑土墙,外城西墙有城门。内城位于外城南部,占用外城东、南墙体。内城城门位于内城西北墙。有角楼均位于内、外城西北角。东侧有小河沟,属昌汗布拉沟的上游。

E型 呈横目字形。达拉特旗城拐子城址17,东西约1200米,南北向范围不清,夯筑土墙,外墙呈椭圆状,中部有两道南北方向隔墙,分城址为西、中、东三座小城。北为黄河,东为西柳沟。

3.小型城址

A型 呈四边形,2座。

Aa型 乌审旗沙沙滩城址18,南北约120、东西约110米,夯筑土墙。西侧有河沟。

Ab型 东胜区元圪旦城址19,三普称为苗齐圪尖城址,南墙约170、北墙约200米,东墙约150、西墙约120米,夯筑土墙,城门位于城址南墙中部,城门两侧疑有角楼。东为翁工沟,属乌兰木伦河的源头之一。

B型 呈方形,2座。

Ba型 杭锦旗摩仁河城址20,三普称为海尔森城址,边长约100米,夯筑土墙,城门位于城址东墙中部。东侧为摩林河。

Bb型 伊金霍洛旗车家渠城址21,边长约230米,夯筑土墙,墙基较宽,南墙中部设门,正中有边长37米的方形建筑台基。东部有西红海子。

C型 呈长方形,3座。

Ca型 2座。东胜区寨子梁城址22,南北约180、东西约160米,城内中部偏西北有建筑基址2处,夯筑土墙,墙基较窄。东胜区康仁梁城址23,南北约220、东西约180米,两城呈南北隔河相望。

Cb型 伊金霍洛旗黄陶勒盖城址24,南北约150、东西约100米,有城门位于城址南墙中部,外加筑瓮城。南为札萨克河。

D型 呈梯形。准格尔旗城圪梁城址25,南北约120、东西约100米,土、石混筑。

E型 呈圆形。杭锦旗敖然敖包城址26,土、石混筑,北高南低,直径约140米,城内中部有一处建筑基址。位于沙漠腹地。

F型 呈椭圆形。准格尔旗阳塔寨子上城址,位于准格尔旗薛家湾镇阳塔村沙圪旦社前寨子圪旦上。夯筑土墙,依地形顺势而建。因城址内采集有大型板瓦,初步推测该城址年代为汉代。东为黄河。该城址属本次调查新发现。

(四)北魏

1.小型城址

仅1座,呈长方形。准格尔旗石子湾城址27,南北约230、东西约180米,夯筑土墙,南墙正中开城门,加筑瓮城,城内中心有建筑台地。南部为黄埔川。

(五)唐代

1.大型城址

1座,呈长方形。准格尔旗十二连城城址,四边周长约4390米,夯筑土墙,共有5座不同时期的小城28。1号城址南墙有城门1处,外加筑瓮城,南墙上有马面痕迹,东墙有城门2处,外置瓮城。北侧紧靠黄河。

2.中型城址

A型 呈方形,3座。

Aa型 2座。鄂托克前旗巴朗庙城址29,边长约520米,夯筑土墙,墙体上有马面。鄂托克前旗巴格陶利城址30,又称敖勒召其城址,边长约390米,夯筑土墙。

Ab型 鄂托克前旗乌兰道崩城址31,南北约400、东西约350米,夯筑土墙,城门位于南墙中部。

B型 呈长方形,3座。

Ba型 鄂托克前旗苏力迪城址32,南北约490、东西约270米,夯筑土墙,南墙疑似有马面一处。周边沙漠化较严重。

Bb型 鄂托克前旗巴彦呼日呼城址33,三普称为呼拉胡城址,南北约530、东西约290米,夯筑土墙,西、南墙开城门并筑瓮城,四面墙体均筑有马面,四角筑有角楼。周边沙漠化较严重。

Bc型 鄂托克前旗查干巴拉嘎苏城址34,南北约360、东西约690米,夯筑土墙,城门位于东墙,东墙筑有马面。周边沙漠化较严重。

C型 略呈梯形。鄂托克前旗城川城址35,南北约590、北墙约720、南墙约760米,夯筑土墙,西、东、南墙各开城门,并加筑瓮城,瓮城开口处另筑凸出墙体遮挡瓮城门,城外有护城河围绕,四角曾有角楼,各墙体上筑有马面。现位于大片滩地之中,东部较远处为无定河。

D型 呈复合形。准格尔旗天顺圪梁城址36,二普称河滨县故城,南北约280米,东西现存墙体约380米。夯筑土墙,西墙开城门,筑有双重瓮城,墙体筑有马面,现存西北角和西南角筑有角台。西部外侧筑有半圆形墙体,夯筑土墙,其长约1200米,墙体西侧外加筑马面。北靠黄河。

E型 呈类回字形。鄂托克前旗大池城址37,又称白池县城故址,边长约330米,夯筑土墙,内城位于外城西南角,占用外城西、南墙体。西部为北大池。

F型 呈不规则形。准格尔旗古城圪梁城址38,东西最大约250、南北最大约590米,夯筑土墙,城址北墙、南墙各开城门,并筑有半圆形瓮城,瓮城外侧筑有马面。东部为黄河。

(六)宋代(含西夏)

1.大型城址

1座 呈不规则形。准格尔旗二长渠城址39,二普称丰州故城,南北最大约570、东西最大约1200米,夯筑土墙,分为西、中、东三套城址,西城北墙开门,筑有瓮城;中城南墙开门,筑有瓮城;东城东墙开门,筑有瓮城,墙体筑有马面。地处清水川支流掐占沟上游。

2.中型城址

A型 呈方形。乌审旗呼和淖城址40,边长约480米,夯筑土墙,东墙开有城门,并筑瓮城,南墙有角台,墙外设马面。东南为呼和淖。

B型 呈凸字形。准格尔旗石同梁城址41,二普中为石洞梁城址和保宁砦故城,三普称石洞梁城址,南北最大约390、东西最大约300米,夯筑土墙,城址北墙、西墙筑有城门,并加筑瓮城。方形内城位于城内西部,共用部分西墙。地势较高,北为清水川。

C型 呈不规则形。准格尔旗城圐圙城址42,南北最大约650、东西最大约300米,夯筑土墙,分为北、中、南三城,中城北墙上开城门,并筑瓮城,瓮城两侧筑有马面。南有马栅沟直入黄河。

3.小型城址

A型 略呈四边形。准格尔旗城坡城址43,南北最大约190、东西最大约330米,墙体由黄土或夹砂石夯筑而成,西墙开门,并筑有双重瓮城,西北角、东北角和东南角筑有角台。北、东被黄河环绕,南有红柳沟。

B型 呈梯形。准格尔旗古城渠城址44,二普中为古城渠城址和永安砦故城,南、北墙约230、西墙约100、东墙约50米,夯筑土墙,北墙开城门,并筑有瓮城。东部为古城渠。

C型 呈圆形。准格尔旗寨子峁城址45,直径约90米,夯筑土墙,南部开门,城内有建筑基址。右侧为任家沟。

D型 呈方形。鄂托克旗陶思图城址46,南北78、东西73米,夯筑土墙,有西门和南门均宽6米,墙体四角筑有角台,北临黄河。

(七)元代

仅1座,呈梯形。乌审旗三岔河城址47,又称大石砭古城,南、北墙约660米,西墙约520、东墙约300米,夯筑土墙,东、南墙体中部见有凸出墙体的土包,可能为城门,北墙中部的土包可能为城防建筑,城外曾有护城河沟。西墙被无定河打破。

三、未分类城址情况

在调查的75处遗迹中,44座城址经过分类,还有23座城址和8处新石器时期石墙未分类。未分类的主要原因是:1.城址平面形制不清;2.年代证据尚不充分;3.城址的性质不明确,如新石器时期石墙,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的“寨址”。为了进一步公开本次城址专项调查的基本情况,现将未分类城址的基本信息在此整理,以完善鄂尔多斯地区城址的总体情况。

(一)秦代

1.东胜区城梁城址48,仅在城址所处的圪旦南部(向阳坡面)老乡家驴圈内有一处东西向夯土遗迹,在圪旦顶部有一处大型的建筑基址,并发现有纹饰砖和白灰草拌泥墙面。

2.东胜区吴坝塔城址49,位于东胜区塔拉壕镇神山村吴坝塔社西南约1000米处。该城址为长城资源调查时发现,被认为是战国秦长城附近的障城,并被记录进三普资料。现调查,该处为石块垒筑,呈方形,南北约33、东西约26米,并在内部有类似居室的隔间结构。据当地老乡讲该处曾为喇嘛的住所,本文认为后者比较可靠。

3.准格尔旗勿尔图沟城址50,二普称广衍县故城,三普称秦广衍县故城。现地表未发现墙体痕迹,2009年至2011年,由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组织人员曾在附近进行过墓葬发掘,因材料未发表,具体情况不明。

(二)汉代

1.伊金霍洛旗古城壕城址51,根据地表调查,三处南北向的夯土墙体,疑似为东西两套城,或者为方形城址,在其东部有一道夯土墙与西部城址平行。据当地老乡介绍,此处曾有护城河和烽火台,西侧紧邻束会川。

2.鄂托克旗呼和淖城址52,现地表仅残存部分呈白色的夯土痕迹,疑似为长方形城址。

3.鄂托克旗水利城址53,三普称为包日浩晓城址。现地表未发现墙体及其他遗迹,西北角为都斯图河。

4.鄂托克旗敖伦淖城址54,三普称阿顿胡日也城址。夯筑土墙,呈方形,东西99、南北118米,东墙中部开门,仅能通过并排的两人,夯层明显,厚约15厘米,墙体很窄,基宽约4米。据当地老乡讲为养马圈,西北距水利城址仅1.5公里,可能为该城址的附属设施。

5.鄂托克旗水泉城址55,三普更名水泉子城址,现地表无墙体及其他痕迹。

6.新其日嘎城址,首见于鄂托克旗文物志蒙文版,三普判定为汉代城址,现地表未发现墙体及其他痕迹。

7.伊金霍洛旗乌兰敖包城址56,现地表有一方形墙体遗迹,南北约87、东西约100米,四周未发现城址墙体。沙漠化较严重。

8.伊金霍洛旗红庆河城址57,现地表仅存东北角内城的北部墙体,北面紧邻红庆河。

9.乌审旗敖柏淖尔城址58,三普称为昂拜淖城址。现地表未发现墙体痕迹,东北部为昂拜淖。

10.东胜区莫日古庆城址59,现地表未发现墙体及其他遗迹。

11.东胜区海子湾城址60,仅在该处圪旦南侧发现有东西向夯土墙痕迹,东部紧邻为河沟。

12.达拉特旗城圪梁城址61,现地表未发现遗迹。

13.达拉特旗张聋塔,属三普新发现,位于达拉特旗吉格斯太镇纳林壕移民新村东南500米处。未见墙体。

14.鄂托克前旗大场子城址62,现地表未发现墙体,周边已开垦为玉米地。

(三)北魏

1.东胜区奎素城址63,又称漫赖古城。现地表未发现墙体。

(四)西夏

1.达拉特旗康家渠城址64,现地表未发现墙体,有大量建筑构件。

2.达拉特旗城塔村城址65,据当地老乡讲,该处的地表标本原为康家渠城址内所有,为了耕种,将康家渠城址内的黑灰烧土倾倒在该处,侧面可能反映出康家渠城址毁于战火。现地表未发现墙体,东北距康家渠城址仅1公里左右。

3.达拉特旗柳沟城址66,沙漠化严重,未发现墙体。

4.鄂托克前旗查干巴拉城址67,现仅见南北向夯土墙,墙体东侧有一处马面,因此该墙体应为东墙的一部分。

(五)民国

伊金霍洛旗油坊城址,属三普新发现,年代为中华民国时期,位于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呼雅克图村五社。城址呈方形,夯筑土墙,东西约56、南北约59米,南墙中部开门,四角有角台。疑似为寨子一类的遗存,当地老乡讲曾是学校的校墙。本文认为不能归纳入城址的范畴,因此不做讨论。

鄂尔多斯地区的城址研究层出不穷,本文将各个时期城址与其旧治研究情况列表,希望能在今后的相关研究中提供便利(表二)。

表二 鄂尔多斯地区城址旧治对应表

四、分 析

(一)分布情况

战国至秦时期,电石湾障城分布在鄂尔多斯地区的东南部,属战国秦长城的附属设施;乌仁都西障城则位于鄂尔多斯地区西部边缘,属秦长城的附属设施。两处城址的修建地都处于险要地点,并且位居较高,地形有利,极其符合防御设施的条件。从鄂尔多斯地区的东南部移至西部边界,除了统一全国的国力强盛表现外,也是对鄂尔多斯地区资源的战略布控,进而反映出鄂尔多斯地区的自然资源仍是一块炙手可热的宝库。两汉时期,城址分布几乎占据了鄂尔多斯地区,其中扎尔庙城址、敖楞布拉格城址、木凯淖城址、哈勒正壕城址、城拐子城址以及榆树壕城址,前三者则分布于现今有盐湖的地区。后三者则分布于鄂尔多斯地区北部,尤其是榆树壕城址,分布在鄂尔多斯地区分水岭的东头处,占据战略高地。六大中型城址占据经济和军事要地的同时,小型城址均位于中型城址周边,明显的集中在两群中型城址的中间连接地带。一来是配合中型城址进行有效传递以及防御的基本功能,二来则是作为各个战略要地和经济重地的中转站,确保自身的运行体制顺利工作。北魏时期,鄂尔多斯地区目前仅发现两城,位于中东部,相比汉时环境可能已发生改变。隋唐时期,城址分布已经开始退出鄂尔多斯地区中部,向南流黄河岸边和西南部分布。本文认为其根本原因是环境的变化,在两汉时期的过度开垦以及唐中后期气候环境向干冷转变68,使得鄂尔多斯地区西北部沙漠化加剧,从而限制了城址分布的范围。宋(西夏)时期,城址只在鄂尔多斯地区东南部分布,可能整个鄂尔多斯西、中部地区都已成为荒漠。同时城址分布相对集中,这很可能是中央政权在放弃贫瘠地区后对险要地区布防缓冲区域的加强形式,使外来人群不能通过鄂尔多斯地区东部干涸的河道直进中央地区,也从侧面反映出边疆地区的严峻形势。元代,鄂尔多斯地区目前仅发现一座,分布靠南端。

(二)规模情况

战国至秦时期,仅有2座小型的城址,在未分类城址中虽有3处秦代城址,总体数量仍然较少,规模也均属小型防御类型城址,这说明驻军比较少。但在这个时期鄂尔多斯地区却有着最具盛名的三大文化遗产,即战国秦长城69、 秦直道70以及秦始皇长城71,一来反映出强烈的战略需求,二来则要考虑修建如此庞大的工程,现今所发现的遗存情况显然与三大工程建设投资不符,造成这样的原因可能与两汉时期有关。两汉时期城址数量显著提高,占分类城址总数的42%,并出现大型城址,人口显著提升,反映出在两汉时期的鄂尔多斯地区环境适宜,适合农耕屯田,并凸显出当时鄂尔多斯地区的重要性。与上一个时期的城址数据形成明显对比。本文认为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汉王朝采用了屯田以及入粟于边等政策72。并在修建城池的过程中,改造并利用了战国至秦时期的部分城址,这也是造成上一期城址数量明显减少的主要原因。例如城拐子城址,在史念海先生的研究中,从昭君坟至红庆河有四座古城遗址,并在昭君坟附近有一座汉代城址73。只有城拐子城址是离昭君坟最近的,并在城址中见有比汉代要早的标本,很有可能是改造或利用秦代城址所致。隋唐时期,城址数量较两汉时期有所减少。其中,唐朝为安置外来人群所设置的“六胡州”数量最多,其规模均为中型城址,说明安置人员较多,也反映出鄂尔多斯地区西南端的环境较好。这也成为史学家以及环境学家研究的重要对象。宋(西夏)时期,城址数量也在持续减少,但仍有大型城址出现。小型城址虽较上一期数量增多,但已经完全成为守卫据点而存在的军事堡垒,与两汉时期的小型城址相比性质则不同。如二长渠城址与古城渠城址、石同梁城址所形成的犄角防御体系,小、中型城址几乎仅是为了保护大城而存在。

(三)形制情况

战国至秦时期,整体形制略呈方正规整。本文认为城址形制趋于规整,而不考虑地形利用率较好的不规则形制,较大的可能应该从修建者的意识形态上寻找答案。许宏认为方正的城圈,在追求中规中矩布局的同时,已超出了防御的实用范围,是具有表达宇宙观和显现政治秩序的含义74。秦人虽地处中原的西部边缘地区,但在一统中原前的秦人的思想理念里,他们仍以“华夏”自居,仍属于中原正统集团75。因此,城址的形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在中央集权的管理下所表达的政治秩序关系。两汉时期,已经完全形成了方方正正的墙体设计,并占有很高的比例,也出现了形制各异的多类型城址,内城趋于完善,这也是区别与一般城市的重要特点。中型城址中,C、D、E型明显区别于A、B型,呈现出多城组合状,可能和其建制有关;小型城址中, A、B、C型均呈方正,D、E、F型则而呈现出不规则状,从其所处地理位置的周边环境来看,应是适应地形而造成的形制差别。另外,大部分城址已经出现有成熟的瓮城等附属设施,加强防御的理念仍然在具体的行动上产生效应。另外,城址墙体也由上两期的石筑形式变成夯土形式,表现出建城技术的进步与成熟。隋唐时期,城址形制变化不大。中型城址的形制,A、B型相对规整,C、D、E、F型则明显的富有变化,除去地形地貌因素外,这几类城址集马面、瓮城、角楼等各类防御设施于一身,体现出防御技术的进步以及防御需求的多重性。目前未发现小型城址,可能是因为中型城址分布密度较高,部分城址居于险要位置,防御手段又相当完善,小型城址已失去了两汉时期那种配合及补充功能。宋(西夏)时期,城址形制较上一期相比由规整趋向不规则,就其地理位置而言,完全是为了符合地形而建,并且城址建筑时只取墙外侧土,并将墙根以下削成峭壁,从城外观察仿佛是自沟底垒筑起的宏伟城郭,显然是加强防御与地形结合后具有的筑城方式。同时城址形制上又出现较为复杂的结合,以二长渠城址和城圐圙城址为例,两城均为三套城的形制,中城又分别加筑瓮城马面等防御设施,又显得相对独立。这已完全体现出城址功能的细分,并就防御设施也是更加完善和合理化。

纵观上述各个时期的城址,也具有很多共同性质。在所有城址中,除石同梁城址、霍洛柴登城址和木凯淖城址城门开口可能是朝北或西北外,其余城址均没有在北墙开门的迹象,这种情况的产生,应是鄂尔多斯地区季风地处北半球冬天太阳照射的角度所造成。早在90年代,魏坚先生就提出过北方城址的此类相关问题。上述所统计的城址,除沙漠化严重的地区,几乎所有城址都修建在有地表水源的附近,说明不论任何时期人类对基本资源的依赖是处于重要地位的。所有的城址都是先以防御为主要功能,在此基础上才产生其他功用的延伸以及变化。城址形制从不规则到方正又到不规则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由地形所决定的,虽然政治秩序也是其中的部分原因,但以政治秩序做为集中表现的情况应是越接近中心越强烈。

注 释

①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鄂尔多文物考古概述》,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编,《鄂尔多斯文物考古文集》(内部资料),1981年。

②⑨ 11 12 14 15 17 19-22 24 25 38 40 42 51 52 54-59 61-63 62 65- 67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内蒙古自治区分册(下)》,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年。

③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不可移动文物目录(下册)》,2012年。

④王晓琨:《内蒙古河套地区秦汉时期城址的分布及类型》,《草原文物》2011年第2期。

⑤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长城资源调查报告(鄂尔多斯—乌海卷)》,文物出版社,2016年。

⑦甄自明、岳够明:《鄂尔多斯汉代城址浅析》,《草原文物》2015年第1期。

⑧史念海:《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战国时期秦长城遗迹探索记》,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编:《鄂尔多斯文物考古文集》(内部资料),1981年;汪宇平:《准格尔旗纳林镇的古城》,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编:《鄂尔多斯文物考古文集》(内部资料),1981年。

⑩该城址为第一次古城址专项调查时新发现,在三普软件中登记为新发现城址,除调查记录外,仅在⑤中可见名称。

13 鄂尔多斯博物馆:《鄂尔多斯市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介》,《鄂尔多斯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上册)》,远方出版社,2004年。

49 崔璇:《准格尔旗榆树壕古城》,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编:《鄂尔多斯文物考古文集》(内部资料),1981年,同②,第608页,同⑤。

18 23在三普资料中登记为新发现城址,除调查记录外,仅在③中可见名称。

26 徐磊、高兴超、李双:《敖然敖包城址考古测绘报告》,《鄂尔多斯文化旅游》(博物馆专刊),2019年第2期。

27 崔璇:《石子湾北魏古城的方位、文化遗存及其他》,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编:《鄂尔多斯文物考古文集》(内部资料),1981年。

28 李作智:《隋唐胜州榆林城的发现》,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编:《鄂尔多斯文物考古文集》(内部资料),1981年。

29 37 张郁:《鄂托克旗大池唐代遗存》,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编:《鄂尔多斯文物考古文集》(内部资料),1981年。

30 34 艾冲:《唐代河曲粟特人“六胡州”治城的探索》,《民族研究》2005年第6期。

31 32 33 王乃昂、何彤慧、黄银洲、冯文勇、程弘毅:《六胡州古城址的发现及其环境意义》,《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3期。

35 侯仁之:《从红柳河上的古城废墟看毛乌素沙漠的变迁》,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编:《鄂尔多斯文物考古文集》(内部资料),1981年。

36 39 41 44 李逸友:《内蒙古史迹从考》,《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43 连吉林:《准格尔旗城坡古城发掘报告》,《鄂尔多斯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上册)》,远方出版社,2004年;郑隆:《城坡、城湾古城堡调查》,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编:《鄂尔多斯文物考古文集》(内部资料),1981年。

45 高兴超、李双、徐磊、杨俊刚:《准格尔旗发现宋代城址》,《中国文物报》2016年9月13日第8版。

46 张郁:《鄂托克旗陶思图西夏城堡》,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编:《鄂尔多斯文物考古文集》(内部资料),1981年。

47 魏坚、尹春雷:《乌审旗三岔河古城与墓葬》,《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48 史念海:《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文物》1975年10期;陈永志、盖志勇:《东胜城梁段秦直道遗址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三辑)》,科学出版社,2004年。

50 崔璇:《秦汉广衍故城及其附近的墓葬》,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编:《鄂尔多斯文物考古文集》(内部资料),1981年。

53 内蒙古伊克昭盟鄂托克旗文物保护管理所:《鄂托克旗文物志》(内部资料),内新图出准字(90)第119号,第56页。

60 田国平:《东胜文物志》(内部资料),2002年。

64 汪宇平:《达拉特旗城塔村古城》,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编:《鄂尔多斯文物考古文集》(内部资料),1981年;同②,第577页。

68 黄银洲:《鄂尔多斯高原近2000年沙漠化过程与成因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69 71 史念海:《黄河中游战国及秦时诸长城遗迹的探索》,《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2期。

70 史念海:《秦始皇直道遗迹的探索》,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编:《鄂尔多斯文物考古文集》(内部资料),1981年。

72 张建文:《汉代屯田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73 史念海:《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战国时期秦长城遗迹探索记》,伊克昭盟文物工作站编:《鄂尔多斯文物考古文集》(内部资料),1981年。

74 许宏:《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三联书店,2014年。

75 彭曦:《战国秦长城考察与研究述略》,《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城址土墙鄂尔多斯
辽宁昌图城楞地城址调查简记
每当在土墙村听到一声鸟鸣
一截土墙
安徽史前城址初论
辽代嫔州城故址考
老土墙
土墙
网友留言 “鬼城”救赎该借鉴海南
“危机”鄂尔多斯
用开放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