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漠河舞厅》爆红,背后的爱情故事你知道吗?

2022-01-05清音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漠河舞厅逝者

清音

他一直活在她去世的那一天

“如果有时间,你会来看一看我吧。看大雪如何衰老的,我的眼睛如何融化。如果你看见我的话,请转过身去再惊讶。我怕我的眼泪,我的白发像羞耻的笑话……”这首由音乐人柳爽创作的歌曲《漠河舞厅》火爆全网。截至2021年11月7日,《漠河舞厅》的相关视频播放量已超过20亿次。

这首歌之所以走红,是因为它的背后有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2020年,柳爽去漠河采风,在一家传统的舞厅里,看到一位老人架着双臂,独自迈着舞步。明明是一个人,却仿佛在与人共舞。柳爽与老人攀谈,得知他叫张德全(化名)。

因为父亲是下放到漠河的知青,张德全在漠河出生,长大成人。他与妻子康氏邂逅,是在一个冬天。在广播社前的石砌花坛前,她和女伴似乎说到高兴的事,或是广播里突然响起她喜欢的音乐,她转了一圈,跟随音乐摆动了一下手臂,“好像一朵清脆的海棠不慌不忙地抖落藤蔓上的雨露”。

他就这样被她吸引。父亲曾告诉他,极光会在某个不经意的夏日傍晚,偶然光顾他们的村镇,他对此深信不疑。同样,他也相信自己此生的义务,就是同她一起领略自然界鲜为人知的浪漫瞬间。

他为她写诗,去初次见到她的地方制造偶遇。她爱跳舞,他就托朋友从北京捎了一条牛仔裤送给她。他想,她穿上牛仔裤的舞姿一定棒极了。

她在仓库里教他跳舞。

“你扶着我,对!把手搭在这里!”

“你先迈右脚,我退左脚,然后再交替过来,让我们试试看。”

无数个有星星的夜晚,他们在仓库尽情舞蹈,沉浸在甜蜜的爱情里,度过了许多浪漫的时光。

1983年冬天,他们结婚了。在仓库扩建的前一天晚上,他们最后一次去那里跳舞。在狭窄的空间里,伴着录音机里谭咏麟的《迟来的春天》。

然而,这所有的美好,因一场大火戛然而止。

1987年5月6日,一团团火焰夹杂9级狂风呼啸而来,只用了短短半天时间,就将漠河县城烧了个精光。这场特大火灾,一共造成101万公顷森林受害,5万多人受灾,211人丧生……

而这211人中,就有张德全的妻子康氏。当时,他正在外地出差,没有见到她最后一面。

从此,天人两隔。他常在梦里见到她在火光冲天的建筑间奔跑,火苗蹿上了她的裙摆。她焦急地奔跑,一声声呼喊着他的名字,他却救不了她。

他的余生都在经历着一场思念至极却又无可奈何的劫。30余年,他孤身一人,不曾再娶。因为她生前热爱跳舞,所以漠河舞厅多了一位独舞的男人。他宁可相信,她已化身为鹿,在东边的森林里尽情舞蹈。他祈祷她能来看一看自己,哪怕他早已白发如霜。

“人因何而美丽,又因何而凋谢,是惹怒了憩息的神明,抑或是连它也妒忌你的美丽,降于你炽热地登场,又炽热地退去。”

如果真的可以这样解释死亡,对于痛失爱妻的老人,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和宽慰。毕竟,他一直活在她去世的那一天,不曾走出来。

斯人已逝,我們如何安放自己的伤痛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有时候,真的无法预料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如果有一天,我们遭遇亲人猝然离世,要如何安放自己的伤痛呢?

可以大声哭出来。你见过农村的葬礼吗?有些农村地区,葬礼要办三天左右。在这三天中,会举行各种祭祀仪式。逝者的家属,无论成人还是小孩都会放声大哭,声嘶力竭。出殡的时候,在棺材被抬出家门的那一刻,他们更是哭得撕心裂肺,捶胸顿足。

我以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葬礼要办那么久,要举行那么多祭祀仪式。后来,我学了心理学,尤其是当自己也有亲人猝然离世,经历巨大的痛苦之后就明白了。原来,那三天里的放声大哭,是把内心的悲痛释放出来。葬礼之后,虽然还有悲伤,但因为之前充分地释放过,不会让人抑郁成疾。

哭是人类的本能,并不代表脆弱。泪水里含有一种类似压力荷尔蒙的物质,哭过之后,我们会感到轻松很多。所以,当内心充满悲伤的时候,如果想哭就大声哭出来,不要刻意去压制。

可以与逝者好好告别。没能见到爱妻的最后一面,是张德全老人的终生遗憾。因为没能好好告别,所以他一直沉浸在哀伤里走不出来。告别,能帮助我们把情绪抽离,这样才能投入到新的生活中。

一般情况下,在逝者入土为安之前,他们生前的衣物及个人用品会被家人烧掉。从宗教的角度解释,把这些东西烧掉之后,逝者在另一个世界可以接收到并继续使用。其实,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解释,焚烧逝者生前用品,是生者在和逝者做一个告别。逝者已逝,他留下的一切也被带走了。从此,阴阳两隔,你在天堂修道,我在人间继续前行。

告别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还可以将写有逝者名字的纸,叠成小船放在河中,目送它随波远去,郑重地和对方说一声“再见”。

思念已逝亲人的时候,也可以把对他的回忆用文字记录下来。这样的话,生者心里会踏实许多,不再害怕有关逝者的记忆消失,也就不会再有意无意地陷入回忆中而不能自拔。

可以允许自己在短时期内忧伤,甚至消沉。每个人都具备自我疗愈的能力。只是,有的人自我疗愈的能力较强,能较快从悲伤中振作起来。而有的人自我疗愈的能力较弱,要花很长时间才能从悲伤中走出来。

如果你是自我疗愈能力较弱的人,也不要过分担心。你只是需要多花一些时间去唤醒自己的本能而已。别急着逼迫自己走出来,不妨允许自己短时间内沉浸在悲伤之中,学习与悲伤共处。

在经历情绪宣泄、好好告别、自我疗愈之后,你要慢慢回归到正常的生活秩序中来。按时吃饭、睡觉、运动,不要总一个人待在房子里,走到人群中去,走到热气腾腾的生活中去。

如果遇上有人与你谈起与逝者相关的话题,你要快快走开,以免再一次被拖进悲伤的漩涡里。

可以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让感情有所寄托。杨绛先生在女儿钱媛和丈夫钱钟书相继去世之后,没有终日沉沦在悲痛之中,而是把所有精力都用在写作以及整理丈夫文稿上。

钱钟书先生于1998年12月去世,杨绛先生于2016年5月去世。这18年间,杨绛先生出版了近10部作品,还设立了清华大学“好读书”奖学金,以资助家境贫寒的学子完成学业。

当一个人在生活中找到有意义的事并为此全力以赴时,他就找到了活着的意义,心情也会渐渐趋于平静和安宁。

我认识一位50多岁的农村大姐,她的丈夫在2021年初突发脑梗去世。她与丈夫青梅竹马,感情甚笃。丈夫走后,她也曾一蹶不振,在梦里总是见到丈夫因痛苦而扭曲的脸。5岁的孙子因她疏于照顾经常感冒,70多岁的婆婆看着儿媳这个样子,也急得生了病。

一日,村里一位长者对她说:“你看,丈夫一走,你身体不好了,你孙子和婆婆也生病了。如果你丈夫九泉下有知,他难不难受呀?你要是真的了解他,就应该好好活下去,这肯定也是他所希望的呀。”

她渐渐振作起来,种地、料理家务、照顾老人和小孩,一件也没落下。她的身体也逐渐恢复健康,开始与邻里亲友有说有笑。后来,再梦见丈夫时,他竟是笑呵呵的,如同生前一样。

原来,好好活着,才是对逝者最好的怀念。

猜你喜欢

漠河舞厅逝者
去漠河舞厅来一曲
每座城市都应有自己的“漠河舞厅”
纪念
1600家舞厅自荐做疫苗接种中心
漠河采冰
墙壁
笑着说再见
漠河游记
最大坟场
A Moment of J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