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衡州窑文化的文创产品创新设计

2022-01-05姚莺姚璇苏佳蕊

西部皮革 2021年22期
关键词:青瓷产品设计文创

姚莺,姚璇,苏佳蕊

(江西服装学院,江西 南昌 330201)

文化是显现在器物、民俗、艺术等一类客观存在上的精神沉淀,因为在不同地区产生的文化各不相同,从而有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衡州窑便是有着唐宋时期特征和湖湘区域特征的地域文化,作为湖湘地区的一朵艺术奇葩,给文创设计提供了生机和活力。主要表现在地域文化中的价值取向、人文精神、文化理念等因素对于产品设计的影响,再通过产品的解读和再造,设计出具有现代意义的合理性文创设计。这不仅是设计领域的热点话题,更是传承和发展衡州窑文化的必然要求。

1 衡州窑文化源流

衡州窑因地处古衡州得名,被发现于20 世纪70 年代,是湘江两岸规模较大的窑址群,其中包括蒋家窑、云集窑、归阳窑等100多处窑址。据文献记载,衡州窑的兴起与越窑有关,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中期,至五代时期发展极为兴盛,南宋日渐衰落。

唐宋文化下诞生的衡州窑,对各种文化和思想兼容并蓄,衍生了不同需求的器型。如衡州青瓷中的瓜棱执壶、葫芦执壶、水盂、燕尾壶等,不仅如此,衡州窑中的酃酒器还作为贡品,局限于皇室和权贵使用,衡州窑设计及工艺水平随之上升。逐渐出现了以湘江两岸为中心扩散发展的衡州窑窑群现象,又名百里窑厂。

五代时期的衡州窑不仅代表了民窑烧制的最高水平,同时也是文化交流的艺术表现形式。衡州茶器、酃酒酒器都在形制上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创新,如双鱼壶、梅瓶和执壶都是具有地域特色的衡州青瓷酒器,其中最典型的要数受古衡州酃酒文化影响的盛酒器梅瓶,样式以出节小口为标志,颈部多呈上粗下细的短柱颈口。在承接了岳州窑造型工艺的基础上保留了地方特色。在纹样上除了有明显延续性和时代性特征的纹样外,衡州青瓷中还出现了独具地方特色的纹样,如介字雁鸟纹、菊花纹等,造就了青瓷韵味的衡州窑文化。

2 衡州窑文物创新的发展现状

笔者通过一手资料的获取、文献研读梳理等途径对衡州窑现状进行了解,如围绕衡州窑青瓷,梳理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传承关系、产品装饰特色等,将搜集到的数据进行纵向对比。得出衡州窑的研究现状:衡州窑青瓷研究主要停留在考古发现、文化推测的层面,缺乏针对衡州窑文化创新方式的系统研究,极不利于促进衡州青瓷的传承和创新发展。

文物的产品创新根源于其背后的地域文化、社会历史和人的需求导向,是基于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化转变[1]。只有以文化为导向,以人的需求为中心,以传承创新为目的才能转变为好的文化创意产品。然而在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种主要的问题。

一是产品品类雷同,造型同质化。在绝大多数的博物馆文创产品中,充斥种类单一、制作雷同、造型类似的产品,如:U 盘、书签、马克杯、纸扇等相似产品屡见不鲜,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就失去了文创产品的内核力。

二是产品缺乏特色,过于符号化。如有的产品仅仅把图案和造型印制在丝巾、抱枕、茶具等物品上,只是把原有的符号直接应用,不考虑文化与产品需求之间的关系,使得文创产品失去原有的意义,缺乏新鲜感、毫无吸引力。

三是产品价格两极化,优质品匮乏。有的文创产品制作不精美不完善,即使价格低也无法激发大众的购买欲;品质高的文创产品价格高昂,大众也会望而却步。因而在文创产品产业链的供给上还需进行改革,有待进一步完善。

3 衡州窑文创产品设计开发的方法

3.1 衡州窑特征符号提取

衡州窑特征符号是随着时间变迁而衍生的地域文化,承载着衡州窑的文化信息,从中提取出的纹样和器型都可以用来做衡州窑文化创意产品。

3.1.1 衡州窑纹样符号提取

衡州窑文化作为唐宋时期湖湘文明的共识,无论是装饰艺术、表现工艺、设计思维都能看出其文化内涵。因而可以选取代表着深厚文化记忆的青瓷元素,进行文化的设计再创造。如:“鱼化龙”的青瓷图案纹样、云气龙纹、魂瓶上的堆塑造型、纹样[2]。

3.1.2 衡州窑形制符号提取

衡州窑特色器型除典型的酒器、茶器之外,经典器型也代表着这个时期衡州窑的文化繁荣。因此可以将衡州窑执壶中各部位分别进行比较(如图1),通过对比器物的腹部的曲率,能够直观地看出,初唐腹部轮廓明显内收,到晚唐至五代时期,器物腹部逐渐缩小[3]。由此得出具有历史特征的衡州青瓷符号,在文创设计中运用能凸显出衡州窑文化内涵。

图1 衡州窑青瓷部位特征分析图Fig.2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ngzhou kiln celadon parts

3.2 产品的创新设计方法

衡州窑文化的现代化创新,就是要找到最能代表衡州窑文化的元素,通过创意设计方法,重新诠释衡州窑文化。优秀的文化产品不是简单的再现,而是从用户需求的角度思考,如何通过设计使用户喜爱衡州窑文化。

3.2.1 生活方式与产品需求

衡州窑的瓷器种类以生活用器为主,常见的有茶碾子、执壶、杯等,从类别可以看出湘江流域人们的生活方式,大都追求实用[4]。而现代社会人们对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多,古朴的衡州窑器物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这也是衡州窑现存的最大问题。因此找到适用于当代生活方式的设计理念,才能延续衡州窑文化。

例如饮茶方式的改变,传统饮茶讲究茶道和品茶方式,其中追求雅致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相通。由于生活的快节奏,人们更加珍惜休闲时光的质量,因此将衡州窑文化和宋代的品茶、饮酒、熏香、挂画四项美学生活方式相融合,寻求工作和生活中之间的平衡,便是衡州窑文化在生活方式和需求上的产品创新理念。

3.2.2 产品符号中的要素创新

形态、色彩、图案是产品的基本要素,也是产品的符号表征,可以通过产品要素创新衡州窑文化。

(1)传统器物的形态创新

形态创新的价值在于它的结构语言,通过它构成的各部位来显示器物的功用及意义。因此产品功能、使用以及文化内涵都需要以可视化的方式表达,是形态符号传递信息的承载产品[5]。因而文化产品设计都是从代表性器物中汲取要素进行产品再造的。

(2)流行色彩的创新应用

色彩是最直观的视觉符号,能够直接影响人的情感,进而形成不同的色彩潮流现象。在产品设计中有很多色彩运用的设计方法,对衡州窑文化的产品设计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根据色彩的知觉体验出发,在产品设计中运用地域文化能够让用户感受到地域文化特质。如古人描述为“类玉”“千峰翠色”的秘色青釉,这既是对外在形式的精准描述,也是传统文化意识的体现;如2020 年的潮流色是冷蓝色,这种静谧、优雅的色调,能够带来舒缓、宁静的效果,为当代生活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在地域文化产品创新的过程中,也可以结合流行色彩,使地域文化产品设计变得年轻有活力。

4 衡州窑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

衡州窑文化产品化可以使衡州窑作为特殊的艺术语言,使其更具传播性和辨识度,这既是衡州窑实现文化价值的方式又是其文化传播的内在需求。本次研究主要以衡州窑创意产品设计《青韵四艺》为例,解读其中地域文化元素与创新方式相融合的产品设计。

首先,《青韵四艺》(见图2)的设计重点聚焦在宋时四艺生活方式的创新上,选取了衡州窑中最具代表性的器具梅瓶作为造型元素进行切割和重构,将梅瓶分为香薰、花插、茶具及茶托四种器具,从创意产品方式的角度重新诠释了衡州窑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其次,留下衡州窑独有的形制结构和青瓷釉色以及冰裂纹的质感,通过形制、纹饰、釉色的特征符号传达了全新的衡州青瓷艺术。最后,在延续宋时文人雅趣——喝茶、熏香、挂画和赏花的基础上,将衡州窑文化语言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融合,既引导人们认识衡州窑文化,又能以现代的角度感受宋时的生活情趣,进一步强化了衡州窑创意产品的文化内涵,实现衡州窑文化产品的现代化创新。

图2 《青韵四艺》Fig.2 Green rhyme four arts

5 结论

衡州窑青瓷文化是唐宋时期湘江流域人们的文化共识,更是文化创新源源不断的养料,正是有这样独特的地域文化才给了文创产品发挥的广阔空间。但是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不能盲目地、主观地运用文化元素,应将其挖掘、梳理、解读才能更好地融入产品中,将文化传达给大众,赋予地域文化全新的生命力,使其走出限定区域,逐渐立足市场,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青瓷产品设计文创
陶溪川文创街区
智能产品设计
《冷·暖》
《教堂之夜》
龙泉青瓷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青瓷出越窑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