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北方传统民居中的悬鱼装饰对比研究

2022-01-05张凯帆陶旷

西部皮革 2021年22期
关键词:雕饰寓意民居

张凯帆,陶旷

(信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中国古代建筑的地域性差异较大,南北地区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建筑材料和装饰手法都有所差异,体现在建筑上则形成了南北地区独特的建筑风格,装饰形式也各有特色。悬鱼构件在我国建筑上分布甚广,但不均匀。笔者通过对南方建筑和北方建筑的悬鱼装饰的比较研究,发现了南北两地悬鱼装饰的最大区别在于因地域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不同。悬鱼作为建筑构件,不仅仅充当了承载历史的角色,还包含了人们祈福纳祥的普遍心理诉求,更是地域文化的积淀形成的物象表现。

1 悬鱼装饰概述

悬鱼,主要运用在硬山式和悬山式屋顶上,建筑的屋顶两端伸出山墙之外的地方通常会用木制或者砖砌的人字形博风板来保护伸出的檩木不受日晒雨淋[1]。在人字形的中心部位装饰悬垂物,因其形状像倒挂的鱼,故称为“悬鱼”。两面顺坡排列的较小的装饰叫做“惹草”[2](如图1 所示)。

图1 悬鱼示意图

1.1 悬鱼装饰的文化起源

有关悬鱼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羊续悬鱼”的典故,羊续是东汉大山郡平阳县人,任东汉时期庐江太守,是汉灵帝时期著名的廉洁官吏。其调任南阳太守早期,衙门“送礼”之风甚盛,有部下给羊续送鱼,他再三拒绝不成,便将鱼高悬在屋檐下晒成了臭鱼干。等部下又来送礼,他便拒绝说上次送来的鱼还悬挂在屋檐下没吃,劝其莫要再送,由此送礼之风有所收敛。人称羊续为“悬鱼太守”,民众也以“悬鱼”自示反腐倡廉之意,给悬鱼增添了廉洁文化[2]。但根据实物留存与资料记载,传统建筑中出现悬鱼构件多在唐宋时期,那个时期保存下来的悬鱼样式与宋代李诫《营造法式》中描述的悬鱼造型和纹样一致,均为卷云如意纹,而非发展到后世民间房屋上的鱼形。

2 南北方传统建筑中的悬鱼装饰比较分析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文化差异大,在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上都有一定的差别,体现在悬鱼上有三种差别的差别。一是材质上,南北方主要的建筑材料不同,悬鱼用材也不同;二是造型上,南北方建筑类型不一,悬鱼所用的纹样和形式也有差别;三是文化寓意上的差异。

2.1 材质对比

南北方建筑的用材不一,故制作悬鱼的材质也不相同。南方民居建筑多为悬山式屋顶,悬山式屋顶的檩木裸露在外,需要用博风板来遮挡避雨,其博风板和悬鱼的制作都用木材,木材易于加工,在造型上给能工巧匠很大的发挥空间。如浙江泰顺地区民居上的悬鱼使用木材雕刻,造型精美,将莲花与鱼的外形雕刻得生动形象(如图2 所示)。

北方的建筑多为硬山式建筑,硬山式的建筑屋顶上,檩木已经被封在山墙之内,其实并不用博风板来保护檩木,但是博风板在建筑上已经形成一个装饰构件,而北方硬山式民居建筑的山墙多为砖墙,所以用石质的博风板配上砖雕悬鱼更显统一。如山西介休市王家大院精美的悬鱼砖雕(如图2 所示)和河南巩义市的康氏庄园内简单的八卦纹和莲花纹悬鱼砖雕。

图2 木质悬鱼与石质悬鱼对比图

2.2 造型与纹样对比

《营造法式》中描述的悬鱼样式为卷云如意纹样,发展到今天,悬鱼造型已经变得丰富多样。上文讲到南方建筑中悬鱼的材质多使用木材,其造型被各地能工巧匠加工得非常丰富,出现了许多精美独特的样式。在浙江泰顺民居和相邻的福建北部等南方地区,悬鱼的造型被雕刻成直线和弧形两种,并且在悬鱼上刻“水”“壬”“癸”“寿”等字,下方雕刻两条鱼,双鱼相对,鱼嘴朝上喷出水花与雕刻的文字相连接,造型十分优美。除此之外还有卷草纹、梅兰竹菊“四君子”等一些植物类造型(如图3 所示)。东南地区以浙江泰顺地区悬鱼样式最多,造型丰富,而西南地区,如云南丽江民居的悬鱼上部有雕刻太极图或花纹的,下面同样雕饰双鱼,不过云南地区的木制悬鱼的外形轮廓最为突出,多为扁平化,几何与弧线相结合的细长形体。

北方地区也有少部分木制悬鱼,但它们几乎都集中出现在河南以及山西和山东的一些祠堂、寺庙或者等级高的建筑上,并没有体现在民居建筑中。除了这些地方以外,其他地区民居建筑上的悬鱼都是以砖石雕刻的造型。山西平遥的砖雕悬鱼最为精彩,雕刻纹样最为丰富,外形多为倒三角形,雕刻纹样多为植物卷草纹,中间为圆形构图的雕饰,圆内雕刻纹样又有变化,有麒麟纹、寿字纹、莲花纹等,更有富商使用草龙纹雕饰,十分精美[3](如图3 所示)。

图3 南北方悬鱼造型对比图

2.3 文化与寓意对比

中国古代建筑上的装饰构件多有雕饰,不仅能够增加整个建筑的美观性,而且雕饰内容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和寓意。悬鱼也是如此,不同地区的雕饰的内容和形式也有区别。

南方地区的悬鱼雕饰最为精彩,形式繁多,特别是浙江泰顺地区的悬鱼装饰令人眼花缭乱,雕饰内容多是蕴含了当地人们渴望吉祥、平安的心理祈盼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浙江泰顺地区常用在悬鱼上的双鱼和“水”,悬鱼上用鱼来装饰本身就名副其实,而且还有羊续悬鱼的典故。抛开这两项来说,鱼的寓意也有很多,第一层寓意为鱼的谐音“余”,凡事留有余,年年有余,是人们的期望。第二层因为鱼多籽而象征多子多福,这在十分重视家族衍生的封建社会有重要的意义。而上方的“水”字则有另外一层寓意,中国古代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而木材怕火,这里的“水”字是克火,以压火相,仅仅是人们的一种心理寄托。还有用八卦纹来辟邪、用牡丹来象征富贵、用植物的品性来象征为人处世的道理等[4]。

相较而言,北方地区的悬鱼装饰形式则较为简单,少了鱼的形象出现,有以开封地区为代表的卷云如意悬鱼和以山西民居为代表的砖雕悬鱼。开封地区统一的卷云如意纹是因为宋朝定都开封,在建筑的营造上具有统一的规范与纹样。“如意”这二字本身就蕴含吉祥如意、称心如意的寓意,又被制作为一种器物来象征如意。而山西民居的砖雕悬鱼雕刻内容也比较多,其中简单的有莲花悬鱼,莲花是佛教的象征,象征净土,又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美称。较为复杂的有植物卷草纹内为变形“寿”字的雕饰,寿字则为健康长寿的象征,用在建筑中非常普遍。还有神兽麒麟和草龙的雕饰,麒麟和龙为中国古代人们心中崇敬的神兽,拥有镇宅辟邪等寓意。

南北方地区的悬鱼装饰在文化寓意的内涵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都包含了古代当地人们祈福、祈喜、祈祷平安的心理期盼。但是在装饰纹样上都体现了地域文化的不同,比如南方地区善于将具象的文字雕刻在悬鱼上,而北方则只用抽象变形的文字去表达。

3 悬鱼装饰在当代的启示与运用

中国古代建筑上的各个部件都各有特色,并在当今进行了传承并创新,它们放在当代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建筑构件,而是联系了历史的艺术品。它们不仅有精美的视觉审美功能,而且其文化寓意放到今天仍然是有价值的。

通过对南北方民居建筑中悬鱼装饰的比较,可知悬鱼装饰在当代仍可以运用到很多领域。在建筑上,多数都将其运用到中式建筑,因二者风格统一,也是从古到今的沿用和传承。而悬鱼装饰的形象较为具象,将其运用到现代建筑中会出现风格上的冲突,因此需将悬鱼装饰结合现代建筑进行大胆地创新,以适应现代风格。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将悬鱼造型进行抽象的变形表达,其本身就有反腐倡廉之意,作为传统元素使用主题性很强。在环境设施设计上,悬鱼装饰也可以说是独立于建筑之外的一件艺术品,将悬鱼运用到古城或古镇的环境设施设计中,不仅能够增添古色古香的韵味,而且能够让游客了解到悬鱼文化,使悬鱼除了作为建筑装饰构件还能成为一个文化符号[5]。

4 结语

通过对于南北方悬鱼装饰的比较研究,不难发现南北方悬鱼装饰受到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在造型、装饰纹样和文化寓意有较大区别,形成了南北方独特的悬鱼装饰艺术,但是在文化寓意上都蕴含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和祈福的心理。把握悬鱼装饰构件在南北方的区别,有利于我们对其进行更好地分类与传承,为以后悬鱼装饰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取之处。

猜你喜欢

雕饰寓意民居
美好寓意品芝麻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吉代荣作品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盛放的寓意
《绿野仙踪》中隐含的颠覆性寓意
走出作文“雕饰”,回归生活本真
模仿老鹰的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