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有”视角下非显性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之浅见
2022-01-05罗德泉
□罗德泉
“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是我国老年大学的办学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有显性文化和非显性文化之分。显性文化包括校园建筑、校园活动场所和教学设施设备等,非显性文化则是这些文化之外的精神文化,它是一种办学理念和学校精神,是师生员工的精神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是彰显于社会的老年教育风貌和老年学员风采。非显性校园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学校的社会形象、社会价值、社会影响往往通过非显性校园文化建设体现出来。老年大学需要发挥非显性校园文化的作用,凝成学校精气神,构建老年学员的精神家园,形成潜移默化的软实力。本文试图结合安徽省桐城市老年大学的办学实践,立足“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三有”视角,寻求一些老年大学非显性校园文化的创新路径,从而形成特色校园文化,把学校办成学员乐学、政府肯定、社会欢迎的老年教育机构。
创新路径之一:理念创新
理念创新就是改变单一的思维模式,根据社会现实需要形成新视野、新思维和新路径。理念创新是非显性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突破口,主要体现在实现终身教育、提高生命质量、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
一、终身教育的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传统的教育与学习观念正在受到挑战,终身教育应运而生。国外终身学习的理念诞生在1994年前后,我国终身学习概念的提出是在1999年。20多年来,这个理念尚未被人们普遍接受,目前社会上仍有一些人对老年大学还停留在“消遣、娱乐”的简单认识之中,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另类”学校,充其量是“特教”学校。因此,管理上归类不一,办学上主体不明,教学上规范不足,评估上标准不清。有些地方党政部门无暇管,教育部门不便管,甚至只是靠着少数老领导的人脉与威望发挥余热精神办学,这与迅速老龄化的社会现实相比,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来矫正老年大学的航向。
终身学习的理念应基于对教育对象的认知。近年来,老年教育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入学人数增加,学员构成不仅仅是退休老干部,生活条件改善了的普通群众也参与其中,特别是20世纪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群体,现在陆续步入老年,孩子少、家务轻,老年大学便是他们的好去处,以致多地出现“一座难求”现象;二是入学年龄降低,四五十岁的学员不在少数;三是基础文化程度升高,很多较高学历人员退休后再进老年大学;四是求知欲增强,上老年大学不仅仅是娱乐消遣,而是为老有所学,很多老年人感觉到有一技之长很重要,因此,知识类、技能类课程日渐热门、紧缺;五是适应社会需求,学员不满足于学校第一课堂,需要开拓第二、第三课堂。这就给新时期老年教育提出了挑战,必须“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因材施教,更加注重知行合一,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
二、提高生命质量的理念。新中国成立前后,人均寿命只有40岁。2020年,很多地方人均寿命已超过80岁。老年人在基本生活欲求得到满足之后,生命质量已成为他们的首选诉求,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回归家庭、含饴弄孙,而是要参与社会,融入社会。这就需要树立一种新型的老年观,拓展教育功能,办好老年大学,为新时代老年群体搭建一个“秀”存在感的桥梁。一些学员希望在这里圆“大学”梦,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比如唱歌、跳舞;一些学员希望在这里学知识、增技能,比如画画、写字、摄影。还有一些学员是“空巢老人”,到老年大学既是为充实生活、结识朋友、避免寂寞,又能学有所得,提高素养,可谓一举两得。就这样,通过提高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老年人增强了退休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老年群体有三个特征:一是与原工作单位脱离,一辈子为之奋斗的事业画上了句号,思想上容易空虚;二是退休后不再参加工作,社会角色发生变化,心态容易失衡;三是步入老年,身体机能衰退,心理容易出现焦虑倾向。出现这些特征后,一些老年人在小家庭里画地为牢,怅然若失;一些老年人百无聊赖,好发牢骚,一度产生厌世情绪。而老年学员与家庭、社会都有广泛的联系,他们的言行可以影响一大片,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不可低估,这就需要加强老年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帮助老年人选择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树立构建和谐社会的正确理念。让即将退休的“准老年人”有一个心理预期准备;已经退休的老年人则能帮助其更好地了解社会现状和发展进程,充分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理解年轻一代,寻找有意义的退休生活,保持身心健康。因此,老年教育要通过多种路径提高老年人个体生命质量,为推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创新路径之二:机制创新
非显性校园文化的机制创新路径应从管理、教学和适应社会三个方面入手:
一、柔性管理机制。社会自然人都要受到法律、规章、道德的约束,没有约束的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作为老年大学的学员,在履行自然人义务的同时,也要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但老年大学的学员不同于一般全日制学校的学生,这就要求管理者具有服务性意识,从学校和学员、教师和学员、学校和教师的关系中体现平等理念,因此,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刚性要求。既要避免管理上出现死角和漏洞,又要使有限的管理人员求取最大的极值。安徽省桐城老年大学近年来搭建了学校、教师、班长和学员骨干“四位一体”的管理框架,学校管理团队立足全方位管理和服务,专任教师是连接学员与学校的桥梁,班长是直接管理班级的领头人,骨干学员是示范带动的排头兵。“管而不死”又“活而有度”,虽是老年群体,但学员们并没有倚老卖老,而是自觉遵守制度,服从学校管理,为老自尊,休休有容,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井然有序。
二、刚性教学机制。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力求规范,也就是说在这方面要注重刚性管理,不可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各科教师、教学计划、适用教材、教学过程、教学成果等在老年大学也属于刚性措施,不可或缺。但“老年教育不能简单地照抄照搬一般教育的规律和路径,不能把一般国民教育的做法机械教条地移植到老年教育中”,老年大学的刚性教学机制不能像全日制普通学校一样去要求,不能以考试为指挥棒,而是要因人施教、因需施教,许多科目可以用教学成果汇报代替课堂考试,以服务社会体现教学价值。
三、理性融入机制。老年学员离开工作了几十年的岗位,陡然间与社会脱离,失落感会油然而至。如何“秀”出老年学员的社会存在感?这就需要学校搭建平台,引导学员融入社会,同时树立“理性”观念,参与社会事务,做到参与不干预、参谋不越位。学校要掌握每个学员的基本情况,为他们走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开通一条“快速通道”。桐城老年大学以专业学会为纽带,搭建起学员利用与社会的桥梁,成效明显。摄影学会围绕全市重点工程建设,组织专题摄影,讴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歌舞专业学员利用课余时间走进社区,辅导居民学习健身舞,学唱黄梅戏,参加地方春晚活动;健身专业学员成为体育协会的重要力量,有效促进了全民健身运动。2021年学校举办建党百年文艺演出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百忙之中亲临观看,让全校教职员工备受鼓舞、深感骄傲。正是有了老年大学牵线搭桥,优质服务,才使得老年学员找到了满满的“社会存在感”,彰显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