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韵潇洒 烟林清旷
——李成《晴峦萧寺图》赏读
2022-01-05□青葙
□ 青 葙
李成(919-967),字咸熙,原籍长安(今陕西西安),先世系唐宗室,祖父李鼎曾任苏州刺史,于五代时因避乱迁家营丘(今山东昌乐),故又称李营丘。他擅画山水,师承荆浩、关仝,并加以发展,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作平远寒林,画法简练,笔势锋利,喜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称;画山石好如卷动的云,后人称为“卷云皴”。米芾形容李成的画“淡墨如梦雾中,石如云动”。他与范宽、关仝一起被称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的大师。
《晴峦萧寺图》以纵向直幅的形式描绘冬日山谷的景色。画面分上、中、下三段,分别对应远景、中景和近景。中国山水画“卧游”的功能,让画家和观者足不出户而能游历山川,澄怀味象。此画亦然。近景是两个行路的旅人,挑担者在前,骑驴者在后,似主仆二人。他们既是画面生动的点缀,又是游画的起点标识,跟随他们的脚步开启进入此画的游历。行不多远有一座小木桥,架在由泉水汇集而成的溪流之上。走过桥去,屋舍俨然,人群闲逸往来,一派悠然自得的桃源生活。对于经历五代乱世的人来说,这样安详的生活景象总是值得向往的。村子里有人凭栏望水,有人坐而啖饮,这与《宣和画谱》里称李成“才运不偶”后“放意于诗酒之间,又寓兴于画”的状态正相映照。村落一面临水,三面环山,山石雄伟秀美,其上皆是林木,荫翳静谧,晦明不定的山石中有一条亮色呈“S”形曲线通向山中。
画面的视觉中心是一座掩映在茂林深处的古寺。相对于山下的村落,寺庙要恢弘得多。寺庙对面是两座高耸入云的奇峰,雄秀俊美、苍茫高远,给人留下更多想象的空间。画中山水应是由客观景物与画家主观情趣共同创造出的景象。在原本平缓的丘陵中,山势突起,仿佛折射出画家期望独立于俗世之外的孤高意趣。而事实表明,这样的生存状态对于画家来说,终是难以企及的。
此图,树石质感与其之前的画家完全不同,可谓“老龙出海苍髯须,营丘枯木天下无”。寺庙周围的寒松,枝干盘曲如蟹爪,松叶形如“攒针”。李成作松树法笔墨精微,树干结疤处不圈墨,仅以淡墨扫过,自然天成;“画松叶谓之攒针,笔不染淡,自有荣茂之色”;“蟹爪”的曲中求直和“攒针”的直中显刚,无不透露着画家不愿趋炎附势的孤傲性情。画中亭台楼阁具有界画风格,飞檐斗拱结构分明,工整严谨,与自然景物形成质感上的对比。值得注意的是,山上寺庙与山下村落运用了不同的透视手法。从视角来看,观众的视平线大约在寺庙与村落中点的位置。因此,村落屋舍处在俯瞰的角度,而寺庙则被描绘成略带仰视的造型。沈括《梦溪笔谈》中说李成画山上亭馆及楼塔之类皆仰画飞檐,并说:“其间折高折远,自有妙理,岂在掀屋角也。”可见,画家对画面远近及透视已有独到的认识,并掌握了比较成熟的表现方法。
通观整幅作品,还有一条强有力的中轴线自寺庙中心贯穿全幅,山势沿中线向上不断升腾,显出苍穹高远之感,左右自中线处渐次退向远方,有望不尽天际的平远之感。李成绘画以平远见长,但此图却体现出他在空间位置经营上的多种尝试。在没有“三远”法指导的年代,画家全凭仔细观察自然、潜心思考造型,而一力达到上佳的画面效果。整幅作品综合了“三远”的特征,而互不干扰,自然越发接近真实。图中,两座令人仰视的高峰对应了高远法,右下角汇入溪流的山泉瀑布对应了深远法,画面两侧渐淡渐远的山峰则对应了平远法。《圣朝名画评》曰:“至于林木稠薄,泉流深浅,如就真景”,“扫千里于咫尺,写万趣于指下,峰峦重叠,间露祠墅,此为最佳”,说明李成的山水造景布置、构图的远近距离、山山重叠的透视之法,都接近自然的地理原貌。通过该画,我们不但能看到画家的精湛技艺和审美意趣,更能感受到画家的心境,如此传形传意之作,堪称“神品”。
《晴峦萧寺图》北宋·李成 绢本设色 111.4cm×56cm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