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
2022-01-04靳韩玉
靳韩玉
◆摘 要:语文课程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性科目,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石。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总结,发现现在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存在教学效率偏低的问题。总的来说,这与教学模式的单一存在一定联系。为此,笔者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单元整合的方式,希望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以此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单元整合以一种全新的、特色的教学模式逐渐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之中,这是一种价值理念的选择和实施,语文教师必须要在开展课堂活动之前就确定好一个主题,然后立足于这个主题拓展寻找相关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料,从而制定出一个完善、科学、合理以及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够促进语文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1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概述
1.1将课文与课文整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1)内容的整合
“主题单元”整合需要教师在一个单元的教学中首先找出每篇课文的共同特点,即单元主题,并将“单元主题”开门见山告知学生,使学生了然于胸。然后教师再根据每篇课文的不同侧重点来突破。立足知识点,讲清其中的规律,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最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去发挥、创造,从而由“学会”到“会学”,收获别样的发现。结合以往的教学情况来看,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并不理想,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对学生缺乏信任。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很容易就会遗漏所学习的知识,导致课堂出现满堂练、满堂讲、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局面,最后出现教师与学生的精力都透支的现象。由此可见,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情况,对知识内容进行层次化的分析,将课文与课文整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创建游戏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玩中学习,促进课堂复习成果的进一步提升。同时,教师必须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和探索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发散言语思维,充分将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出来,在习作中找到乐趣,锻炼自己的理解能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具有浓厚的兴趣。
(2)单元整合
单元整合的教学注重整合优化,而部编版的语文教材就是围绕“人文教育”和“语文要素”的双线组织单元,这样更加容易凸显单元整个教学的优势。与往常的单篇课文相比较,单元整合教学更加强调资源的整合与形成,能够更好地突破主题目标,以此实现单元教学的整体性和实践性。在教学小学语文课程的时候,由于受以往教学方式影响,使得孩子们对语文教学并不是很感兴趣,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才进行相关的学习。如果长时间进行这类学习模式,就会大大地降低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还会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各种能力。然而,在当前教学小学语文的时候,应当合理地运用语文单元整合以及语文习作教学将课程内容进行重组整合,这样就很好地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从而调动孩子们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现阶段教学背景下,语文教师要利用这一点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并且对小学语文课本内容要不断地进行优化以及整合,同时还要结合小学语文具体教学的情况对语文教学模式进行积极创新,从而有效激发孩子们对语文科目学习的兴趣。
1.2解读教材,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在教学单元课文前可以将习作任务提前布置,让学生带着习作任务学习课文。例如,教师在开展课程《习作·奇妙的想象》就是通过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作为核心编排的课程单元。整个单元从兴趣游戏入手,启发学生自由想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主题,并且通过整个单元的例子和普通单元的不同,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模式。而整个单元是通过先安排两篇精读课文,然后通过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的模块进行两篇习作例文,最后是整体的单元习作。挖掘想象潜能,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学生说和写等综合能力。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写清起因、经过、结果。然后进一步感悟和积累相关的经验,最后呈现整合单元的学习成果,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做好相关的精准解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方式,因材施教。
2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策略
2.1深挖教材,强调语文教学的整体性
在新课改不断实施的背景之下,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不断优化和更新,当前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制方式和内容结构都逐渐趋于成熟,教材单元性特点十分突出。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时,第三单元的课文有《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以及《一块奶酪》,都是与童话故事相关的内容,而且本单元当中习作练习的主题是“我来编童话”,整个单元中的内容有着一定的关联性以及整体性。因此教师就可以将“童话”作为本单元的教学主题,在课程开始之前就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学生会回答:“喜欢。”然后教师就可以继续向学生介绍:“本单元的所有教学内容都是与童话故事有关的,下面大家就一起走进童话故事的王国吧!”以此提高学生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会集中精力。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适当地联系整个单元的内容,通过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层层递进,一环扣一环,使得整个教学过程都能够进行有机联动,帮助学生强化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和记忆。
2.2重视预习,提升预习对教学的作用
在整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加强对预习的重视,科学制定预习任务,强化预习对于教学的作用。例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主题都是围绕“秋”展开的,对此,教师就可以通过问题或者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如在学习《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一课之前,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同学们,下一节课我们要学习《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一课,但是我觉得‘金色巴掌’在水泥道上十分奇怪,希望大家在下節课上课的时候,能够告诉老师这里的“金色巴掌”到底是什么?”以此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阅读和预习。在学习《听听,秋的声音》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放学之后去探索秋天的声音——秋天作为一种季节为什么会有声音?引导学生联系前面学过的课文,并对即将学习的课文进行阅读或者向家长请教,拓展学生思维,强化预习效果。
2.3寻找切合点,促进单元整合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单元主题教学整合,语文教师要打破传统语文教材固有的结构设置和分化设计,要针对性地选择教学目标作为整合中心,然后通过选择整合形式对课文内容进行一个合理的组织和安排。在编排方面主要是对教材当中的课文顺序进行一个合理的调整,让教学内容可以跟着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进度进行变换。比如,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7课《我變成了一棵树》,是为了能够促进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文本内容,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就可以将这节课文内容放置到午餐前再进行教学,当学生们感受到肚子噜噜声之后再全面的学习,一定能够实现一个不错的教学效果。
2.4优化大单元整体教学流程
首先,教师要以趣味性的方式切入大单元整体教学的主题,激发小学生进行单元整体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要借助单元导语让小学生认识到本单元的学习要点,然后引导其对本单元的文本予以整体感知。整体感知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理解文本大意等。最后,教师可以采用比较教学法对本单元的文本以及教师引入的一些课外文本进行多角度的比较,这样能够加深其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以《女娲造人》《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在切入单元主题时,教师可播放一些相关的动画视频,借此唤醒小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热情。之后,教师可引导小学生自主阅读本单元中的各个文本,并为其布置一些阅读任务,比如复述每个故事的内容,简单分析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且提出自主阅读时发现的一些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几个神话故事进行比较,并且提出一些问题让其解答,如:“《盘古开天地》和《普罗米修斯》这两个故事在写法上有何异同之处?”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引入《后羿射日》这一神话故事进行比较,深化小学生对神话故事的了解,增强大单元整体教学效果。
2.5解读课文内容,促进课文整合
课文主题的合并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将主题相近、内容相似或者写作技巧相似的课文进行整合。比如,教师可以将描写人物的课文进行整合讲解,还可以将描写景物的课文进行整合讲解,让学生对知识了解得更加全面,能够更加系统全面地掌握文章的写作方法。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制定主题单元整合策略时,一定要考虑到课文与课文之间的关系,不仅要立足课文的主题,同时还要结合课文的题材、结构、内容以及语言表达形式等。值得注意的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内容的编排和设计上就是遵循了主题教学的理念,通过设计一个个的教育主题强化学生的认知与理解,实现良好的教育目的。例如,教师在开展“精读课文”这一个教学板块的时候,可以把精读课文《小真的长头发》和《我变成一棵树》进行有效的整合,第一课时开展生字教学,第二课时可以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有效的教学。《小真的长头发》主要是通过想象头发的各种各样的用处,而《我变成一棵树》则是通过“我”开展相关的想象,从而开展另一个有趣的故事。通过将这两节课程的有效结合,学生可以通过“我”想象头发的各种形态,各种用处,各种有趣的设计,从而达到相关的教学效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主题单元教学整合模式的重要性,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创设主题学习整合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做好“引导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身为“引导者”的我们首先要提高自身素养,想要运用“主题单元”整合教学的教学方法,我们先要读通、读懂、读透教材。采取“主题单元整合”的教学方式,取代“知识体系单元”的教学方式,能够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形成一种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状态,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最终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杨凌.小学语文教学中“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浅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9(20):199-200.
[2]陈小凤.刍议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与教学策略[J].读天下:综合,2020(14):101-103.
[3]柳红梅.浅谈单元整合教学中学习任务单的设计策略——以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20(36):156-158.
[4]陈天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单元整合教学策略初探——以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为例[J].贵州教育,2020(08):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