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引领 广南县生态建设结硕果
2022-01-04刘桂红
◎ 刘桂红
近年来,云南省广南县林业和草原局紧扣“凝心聚力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生态文明建设一线争当绿色先锋,把党的组织建设活力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助推红色党建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取得丰硕成果。
红色党建+绿色项目 植绿护绿构筑生态屏障
广南县林草局积极推行“党组成员+,党支部+,党员+”的“3+X”挂联重点项目建设模式,坚持做到“四个一”(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支部、一众党员),将党的触角延伸到林草项目建设最前沿阵地,引导全局党员在项目一线作表率、比奉献、创佳绩,让党员的先锋作用在山头地块彰显,最终实现红色党建与绿色发展共推共促、相互融合。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新一轮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陡坡地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系统修复,努力构筑起绿色生态安全屏障。2021年,全县共完成天保工程管护面积838.6万亩、天保公益林建设1.2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1.72 万亩、陡坡地综合治理1000 亩,森林覆盖率从2018年的52%增长到2020年的59%。
广南县林业和草原局党员开展为城市“植绿添绿”活动
广南县坝美镇桫椤群
广南县旧莫乡油茶硕果累累
红色党建+绿色林果 林草产业带动群众致富
紧紧抓住云南省打造绿色发展“三张牌”、文山州打造喀斯特绿洲和广南县“1165”发展战略的重大机遇,广南县全力推进全县油茶、蒜头果等生态产业发展,坚持按照“支部建在产业上,党员聚在产业上,农民富在产业上”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党建+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力、领航力和引导力作用,通过党建引领,着力在基地建设、产业提质增效、科技成果转化、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聚力发力,不断将党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最终实现党建提升与产业发展双赢。目前,全县新植蒜头果2.6 万亩,2021年完成种子采收90 吨,群众收益360 万元;全县油茶保存面积33.5 万亩(其中新植油茶21.2 万亩,老油茶林12.3万亩),预计2021年油茶籽产量7500 吨,茶油产量1850 吨,油茶综合产值3.2 亿元。
红色党建+绿色保护 生物多样性建设显成效
广南县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定期深入林区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生态安全大局,守好生物多样性宝库,筑牢广南生态安全屏障。目前,县林草局共发放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资料1 万余份,举办生物多样性保护培训3 期1000余人,播放保护视频5 期;建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地1 处、省级自然保护地2 处;有蒜头果保护小区3个700 亩;有湿地保护小区40 个4.35 万亩;有野生动植物监测站2 个,聘请14 名专职护林员长期驻守开展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消长监测。通过多重保护,广南县境内现有木本种子植物91 科272属400 余种、野生动物67 种。其中,被列为国家Ⅰ级保护的野生植物4 种、野生动物18 种,被列为国家Ⅱ级保护的野生植物12 种、野生动物19 种,被列为云南省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8 种。
红色党建+绿色康养 天然氧吧打造初步成型
广南县紧扣“天之广•云之南”原生态健康生活目的地发展定位,依托全县森林乡村、半山酒店、旅游小镇等项目建设,精心打造广南县十里桥绿水青山生态健康产业园项目。项目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科技引领、产业支撑、企业运作、社会参与”原则,建成后可提供森林康养产品与服务,是广南打造的集休闲观光旅游、森林康养、动植物保护等于一体的森林康养项目。项目基地总面积近8000 亩(科普区6000 亩,包括野生动物园、野生植物园和3500 亩标准化蒜头果基地);旅游观光区1000 亩(包括公益林灾后修复区和生态苗圃基地);森林康养区1000 亩。
目前,广南县已建成1 万亩油茶产业示范基地、500 余亩蒜头果产业示范基地;完成十里桥林区、那们社区和北坛社区木桶井一带森林灾后修复170亩。保障性苗圃基地、喀斯特珍稀植物园正在积极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