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睡眠质量群体差异实证研究
——以丽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1-04廖传景
徐 亮,林 燕,廖传景
(1.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浙江 丽水 320000;2.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 心理科,浙江 丽水 323000;3.温州大学 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浙江 温州 325035)
睡眠是人最基本生理需要之一,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1]。近年来,睡眠问题在高职生群体中较为普遍,但高职生的睡眠质量、分布规律、群体差异、影响因素等都有待深入研究。高职教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生的培养模式有别于普通本科生,除了要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更要掌握专业实践技能。健康良好的睡眠能为高职生提供能量,有助于管理压力和调节情绪,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学习效率[2-3]。本研究试图通过对高职生睡眠状况、应对方式、心理健康水平等进行深入调查分析,为有效改善高职生睡眠质量提供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取浙江省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200 份,收回有效问卷2919 份,有效回收率为91.22%。受调查对象的分布:男生1427 人(48.89%),女生 1492 人(51.11%);大一 1436 人(49.19%),大二 1343 人(46%),大三140 人(4.81%);文科 228 人(7.81%),理工科 854人(29.26%),经济管理类991 人(33.95%),农林类361 人(12.37%),艺术类 485 人(16.62%)。
(二)研究工具
1.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
该量表是全球使用最广的睡眠质量评估工具之一,由匹兹堡大学Buysse 博士等于1989 年编制,不仅适用于临床病人睡眠质量综合评价,也可用于一般人睡眠行为与习惯的评定[4]。本研究采用刘贤臣等译制的中文版[5],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等7 个因子,每个因子按0-3 分四级计分,累计得分为总分(0-21 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研究发现,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分半信度、重测信度和效标关联效度[6]。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98。
2.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
该问卷由解亚宁和张育坤于1995 年以国外应对方式量表为基础,结合我国人群特点编制[7]。该量表采取四级评分法,共20 个条目,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 个分量表。应对倾向值大于0,提示被测者在应激状态时倾向于使用积极应对方式,小于0 则提示倾向于使用消极应对方式。本研究中,该量表的 Cronbach’s α 系数为0.879。
(三)施测程序与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线上形式进行调查,通过网络发放问卷,统一指导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按时提交。调查结果用SPSS26.0 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针对有效数据进行t 检验和方差分析。
二、结果
(一)高职生睡眠基本状况
2919 名高职生 PSQI 总分分布 5.11±2.91,按照量表的计分规则,PSQI 总分大于等于8 分的有547 人,由此可知,高职生睡眠问题检出率为18.74%。PSQI 各因子得分分布分别为:主观睡眠质量0.82±0.64,入睡时间1.01±0.88,睡眠时间0.56±0.62,睡眠效率0.77±0.75,睡眠障碍0.69±0.66,催眠药物0.03±0.27,日间功能障碍1.21±0.8。
各因子得分大于2 的人数及比例依次为:日间功能障碍为 918 人(31.45%)、入睡时间 764 人(26.17%)、睡眠效率为483 人(16.55%)、主观睡眠质量 327 人(11.2%)、睡眠障碍为 267 人(9.15%)、睡 眠 时 间 199 人(6.82%)、催 眠 药 物 为 33 人(1.13%)。
(二)不同性别高职生睡眠状况的比较
为了解不同性别高职生的睡眠状况具有什么样的差异,本研究进行了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显示(如表1 所示),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等因子上女生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提示男生的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女生。
表1 不同性别高职生睡眠状况差异比较
(三)不同年级高职生睡眠状况的比较
方差分析显示(如表2 所示),高职生睡眠状况的年级差异显著。不同年级高职生在PSQI 总分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等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
表2 不同年级高职生睡眠状况差异比较
(四)不同专业高职生睡眠状况的比较
方差分析显示(如表3 所示),不同专业高职生的睡眠状况差异显著。各专业高职生在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等7 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专业高职生在PSQI上总分由高至低依次为:艺术类、文科类、农林类、经济管理类、理工类。
表3 不同专业高职生睡眠状况差异比较
(五)不同应对方式高职生睡眠状况的比较
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遇到挫折与压力时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是心理应激过程中重要的中介调节因素,不仅对应激反应的性质与强度有影响,而且对应激与应激结果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8]。为了解不同应对方式高职生睡眠质量的差异,本研究区分消极和积极两种不同的应对方式进行差异检验。根据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测验结果,在应激状态时1829 人主要采用积极应对方式(62.7%),1090 人主要采用消极应对方式(37.3%),据此将调查对象分为消极应对方式组和积极应对方式组。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显示(如表4 所示),习惯采用不同应对方式的高职生睡眠状况差异显著。消极应对方式组在总分及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等因子上得分均显著高于积极应对方式组。
表4 不同应对方式高职生睡眠状况差异比较
三、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高职生睡眠问题较普遍,睡眠质量差异较大,睡眠健康意识较薄弱。根据本次调查,高职生睡眠问题检出率为18.74%,睡眠问题主要表现在日间功能障碍、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等方面。这说明在高职生群体中可能存在睡眠状况不佳导致的精神状态、反应能力、意识状态、生活能力受影响,也存在入睡延迟、睡眠效率低等情况。相比本科生,高职生要完成“工学结合”的繁重学习任务,面临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健康的睡眠有助于高职生高效完成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
调查发现,女生睡眠问题检出率高于男生,且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等因子上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同类研究发现,女生比男生存在更多睡眠困扰[9-10]。上述现象可能与女生的身心特征有关,通常女生较男生更为敏感,更易受外界影响,导致情绪波动影响睡眠。也有可能当今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独立意识增强,社会压力不断增大,对未来的过多焦虑可能也是导致女生睡眠质量下降的因素[11]。这提示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睡眠质量干预时,应该针对男、女生不同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干预。但也有研究表明,女大学生睡眠质量优于男生[12]。不同性别学生的睡眠质量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高职生睡眠状况的年级差异显著。不同年级高职生在PSQI 总分及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等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调查结果显示,大三学生睡眠状况最差,其次是大一学生,最好是大二学生。大学生睡眠质量与压力水平、负性生活事件相关,压力越大、负性生活事件越多,睡眠质量越差[13-14]。大三学生即将毕业,可能会在实习、考证、就业以及职场适应等环节上存在较多的负性生活事件和较大的压力;大一学生尚在适应大学生活过程中,学习和生活波动较大,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情绪和压力;大二睡眠状况相对较好,可能因为大二学生已经适应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进入了平稳期,与大三、大一学生相比,负性生活事件较少、压力相对较小。这提示在对高职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或睡眠问题干预时要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相应的特点,尤其对大三学生要充分关注其实习、考证、就业或继续学习等压力或生活事件,给与及时支持和指导。
不同专业高职生的睡眠状况差异显著。在PSQI 总分上,不同专业高职生得分由高至低依次为:艺术类、文科类、农林类、经济管理类、理工类。不同专业的高职生在情绪特点、学习压力、学习环境、就业压力等方面有所不同,可能导致睡眠状况差异。艺术类、文科类学生可能比较感性,对环境较为敏感,容易出现情绪波动。而理工类学生普遍更加理性,情绪较平稳。教育工作者应根据不同专业高职生的相应特点,积极引导高职生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并重视心理健康问题。但也有研究表明,不同专业大学生总体上睡眠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待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探讨[15]。
消极应对方式组高职生在总分及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等因子上得分均显著高于积极应对方式组,与类似研究结果较为一致[16]。个体在面对负性生活事件时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有助于心理压力或损害的缓解[17]。消极应对生活事件的个体更可能存在抑郁、低社会支持、室友或同学关系较差等情况,这提示在睡眠问题干预过程中需要引导高职生采取成熟的问题自理方式,加强情绪调节,改变不合理认知,练习人际互动能力,保证充足睡眠,促进身心健康发展[18-19]。
总之,性别、年级、专业、应对方式等变量都与高职生睡眠质量有关。教育工作者应对高职生睡眠问题引起重视,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效干预,引导学生采用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