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森林步道总体规划技术解析
——以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总体规划(龙岩段)为例

2022-01-04崔永红

林业勘察设计 2021年3期
关键词:步道龙岩总体规划

崔永红

(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福建 福州 350003)

2017年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国家林业局)先后分3批次公布了12条国家森林步道,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被纳入首批5条国家森林步道之一,其建设以保护武夷山脉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为前提,以串联高品质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为准则,以塑造国家形象、拓展旅游空间为宗旨。然而,鉴于目前我国尚未出台国家森林步道总体规划编制相关规程规范,如何科学合理地编制好国家森林步道缺乏科学依据与理论基础。为此,文章以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龙岩段)总体规划为例,系统全面地解析了编制技术。

1 总体规划步骤

1.1 资料收集

国家森林步道于2015年首次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此前,国内可供参考的资料相当有限,而编制总体规划尚无先例。开展此项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国家森林步道建设规范》[1]。该规范将国家森林步道定义为:穿越著名山脉和典型森林,邻近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风景、历史文化区域,是长跨度、高品质的森林步道[1]。基于此,在开展总体规划编制时,应重点收集相关资料。①规划区重要及特色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包括国家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遗产等,了解其在规划区内的分布及特点。②特色线路:规划区现有古道、官道、驿道、乡村小道、林区道路、废弃道路等路线图,以及当地户外俱乐部的活动时路线图。③其他资料:与森林步道建设有关的土地利用、城乡、旅游、交通、环保等规划材料,以及规划区气候、水文、地质地貌、野生动植物、社会经济、道路、交通、通信、村镇、地质灾害点等资料。旅游规划需收集设区市和县级规划。④图件资料:规划区最新版行政图、1︰10万~1︰25万比例尺航片或卫片、1︰1万比例尺重点调查区域地形图等。⑤与国家步道相关的文献、规程、规范、标准及案例等。

1.2 外业调查

外业调查主要针对新建步道和拟利用道路,内容包括步道拟穿越区域的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土地利用、环境以及基础设施等,主要包含以下五个工作阶段。①座谈访问:调查规划人员与当地县政府、林业局、文旅局、方志委、民宗局、户外俱乐部等相关人员座谈,重点了解规划区境内具有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情况,以及古驿道、现有林区道路、村道等可利用道路情况,听取其对国家森林步道建设走向、资金、政策、技术等方面的建议与意见。②粗定线路:根据当地资源分布情况及各方意见,在国家林草局给定的粗略走向基础上进行细化,初步确定线路走向,并绘制到行政图上,作为外业调查用图[2]。③现场踏查:根据粗定线路图开展现场踏查,关键节点现场采集坐标点,踏查中要注意确保规划选线应优先穿越或邻近具有国家代表性和当地著名的资源,优先利用原有古驿道等可利用道路,沿途需具备必要的服务设施,应最大限度保证生态环境安全和步道使用者人身安全,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环境的原真性,确保线路全线贯通[2]。④线路比选:完成现场踏查后,及时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上图,会同规划区相关主管部门初步形成可选的若干线路,依据《国家森林步道建设规范》要求,对各条线路进行分析评判,形成备选路线[2]。⑤线路确定:与规划区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反馈沟通,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业内专家召开线路备选方案专题研讨会,最终形成正式路线方案。

1.3 规划编制

在前期资料收集和外业调查的基础上开展规划大纲编制,明确总体规划所包含的章节、附表、附图及附件等,并征求主管部门和相关专家意见。在所确定线路方案基础上,按照规划大纲要求,确定规划目标,开展总体布局,以道路、景观、保障、服务、宣教、外围等六大系统为重点,进行规划编制。

1.4 组织评审

我国国家森林步道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建设与实施主体均未明确。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评审,并上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备案。各县(市、区)依据总体规划编制详规后组织实施。

2 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2.1 总论

总论是对总体规划的高度概括,主要包括规划背景、规划意义、规划范围、规划内容和规划目标等5个部分。①规划背景:分为国外背景和国内背景。欧美、日本、英国等国家或地区国家步道发展较早,建设经验比较成熟,有许多值得学习与借鉴的成功经验。国内开展较好的是浙江宁海的国家登山步道。②规划意义:国家森林步道重在塑造国家山水形象、促进生态文化传播、拓展森林旅游空间、满足公众游憩需求、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实施后对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建设将产生诸多积极的作用。③规划范围:指国家森林步道所跨越的行政范围。从已发布的12条国家森林步道看,一般要求跨越一个以上省份,这也是国家步道的特征之一。④规划内容:包括道路、景观、保障、服务、宣教、外围等六大系统,其中前五个系统应重点规划。外围系统可依托当地现有资源。⑤规划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分期目标。总体目标是指国家森林步道建设的宏观愿景;分期目标分为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通过综合指标和基本指标予以体现。在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根据区域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步道沿途森林覆盖率、步道贯穿率、环保达标率、信号覆盖率、自然教育普及率、游客量等6个综合指标及与六大系统直接相关的10个基本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3个,预期性指标13个(表1)。

表1 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龙岩段)规划目标

2.2 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包括地理条件、交通与旅游资源、森林资源和社会经济等4个部分,充分了解规划区地理、气候、水系、交通、旅游、森林资源以及社会经济等基本情况,以增强对规划的全局认识。

2.3 风景资源与发展条件分析

包括景观资源概况、发展条件分析和敏感区域分析3个部分。①景观资源:国家森林步道要求步道穿越著名山脉和典型森林,邻近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风景、历史文化区域。总体规划将步道沿途涉及的主要景点进行梳理,归并为生物、地文、水文、天象、人文五种景观类型,从不同角度展示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丰富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绚丽的自然风貌以及古朴地道的人文色彩。②发展条件分析:通过利益相关者分析法,对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的发展前景进行全面剖析[3]。步道具有景观资源丰富、群众基础良好、区位优势明显、政府高度重视、森林旅游发展迅速等优势,也面临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维护及管理服务难度大、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存在安全隐患等挑战。③敏感区域分析:国家森林步道跨度大,必须考虑土壤、气候、环境、地质等因素的承受能力。为此,从土壤侵蚀敏感性、酸雨敏感性、生境敏感性和地质灾害敏感性等方面对步道途径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重点保护动植物以及生态脆弱区域。

2.4 规划总则

规划总则主要包括国家森林步道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规划依据,提出规划思路及定线方法。①指导思想:是总体规划的灵魂,重点阐述国家森林步道建设理念和定位,起到战略性、纲领性和引领性的作用。②规划原则:是总体规划中必须重点把握的问题之一,它的地位仅次于指导思想,但更有针对性、原则性。在《国家森林步道建设规范》中,提出保持自然荒野、塑造国家形象、展现地域文化、注重人地安全、提供有限服务五大规划原则[1]。总体规划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单行程不闭合原则,进一步凸显了国家森林步道的线性特征。③规划依据:主要包括国家和省级层面的相关法律条例、规程规范以及相关行业规划、文件等。④规划思路及定线方法。第一步,线路初选。在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发布的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线路走向基础上,通过访问座谈、专家咨询、现场调研等方式,确保线路走向符合国家要求和对区域特色资源的最大覆盖。第二步,实地选线。采用1︰10万至1︰20万比例尺的工作底图和1︰1万地形图,辅以奥维、谷歌等软件,现场判定线路走向,标注节点或控制点,记录点号、坐标、海拔等相关信息。对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线路走向进行优化、细化、量化,充分利用现有古道、官道、乡村小道、林区道路、废弃道路以及当地户外俱乐部推荐的特色线路,以保障低限度的开发建设,降低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三步,系统规划。以道路系统为规划中心轴,重点规划配套的景观、保障、服务、宣教及外围系统,兼顾环保、防灾、应急管理等分项规划,进一步完善国家森林步道总体规划的内容,经意见咨询、专家讨论、综合评判,形成自然古朴、景观突出、文化浓厚、布局合理的国家森林步道。

2.5 规划布局

规划布局是对规划区域内优势资源的宏观把握和合理排布,是确定总体规划骨架的关键一环,要在外业调查和内业分析的基础上多方案对比确定。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龙岩段)涉及武平县、上杭县、连城县、长汀县,纵向穿越武夷山脉南部,横跨福建汀江、九龙江两条最主要河流,穿越或邻近福建省3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等。针对该特点,规划从地理空间、线路走向和景观分布等多角度出发,提出了“一脉两江、一主一辅、三区多点”的总体布局(图1),并通过设置长汀支线实现涵盖区域优势资源最大化的客观需求。该布局既符合龙岩段线路的特点,又与福建省“一脉双遗三江、一主三辅、九区多点”的总体布局形成呼应。

图1 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龙岩段)总体布局

2.6 六大系统规划

2.6.1 道路系统

道路系统是国家森林步道最重要的系统之一。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龙岩段)步道规划总里程661.31 km,其中主线长436.39 km,占66.00%,支线长224.82 km,占34.00%。从步道经过区域看,荒野区域217.15 km,占32.83%;近自然区域397.95 km,占60.18%;城镇区域46.21 km,占6.99%。从难易程度看低难度(坡度≤15%)236.79 km,占35.81%;中等难度(坡度15%<坡度<25%)140.70 km,占21.27%;高难度(坡度≥25%)283.83 km,占42.92%[4]。按建设类型分,新建步道54.23 km,占8.20%;利用原有道路改造提升步道607.08 km,占91.80%。

目前全国尚未出台国家森林步道总体规划技术规程,总体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难以定论。但笔者认为,国家森林步道荒野区域所占比例应控制在30%~60%,近自然区域和城镇区域所占比例应控制在40%~70%,在充分体现其荒野特性的基础上满足步道附近居民的需求。由于国家森林步道线路长,高难度的比例不宜高于50%。此外,应尽量降低新建步道的比例。

2.6.2 景观系统

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龙岩段)总体规划强调“原真”,以充分挖掘和利用步道途径和临近的原有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为前提,不提倡对原有景观的拆建。沿途观景台主要设置在道路所经重要制高点,并尽量根据地形地势就地取材。在地势险要处可设置安全防护栏杆。原则上不新建亭台楼阁。龙岩段规划了21个观景平台,平均每百公里不足4处。此外,鉴于龙岩地区森林植被丰富,仅允许在步道进出口及其临近区域适当进行小面积森林景观提升改造。

2.6.3 保障系统

指分布于森林步道沿途,直接为徒步者提供安全保障服务的各类设施,包括标距柱、标识标牌、露营地、庇护所与安全设施。总体规划对标距柱、标识标牌、露营地、庇护所的样式、位置、间距等进行说明,同时规划了安全护栏、太阳能救援报警灯、户外紧急求助电话等安全设施。依托当地乡镇的医疗救援站、通讯基站,开发智慧信息系统。倡导步道沿途零公厕、零垃圾桶,有效利用当地各类服务体系,保障徒步者的安全和生活需求。露营地、庇护所则根据需求设置。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龙岩段)总体规划共设置露营地12个,平均每百公里约2个,可基本满足大部分徒步者的露营要求。

2.6.4 服务系统

主要为徒步者提供补给与延伸服务,是国家森林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综合服务站、服务站和服务点,其位置和内容必须在总体规划中明确。原则上综合服务站依托于县城、乡镇驻地或大型景区,服务站建立于乡镇、行政村或一般景区,服务点设于自然村或重要节点。服务内容逐级递减。

2.6.5 宣教系统

通过自然解说、展示馆的形式,开展自然教育。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提出城镇与近自然区域可作为自然教育的重点区域。总体规划对展馆和自然解说牌的位置、类型、内容等进行简要阐述,目的是通过步道建设,展示具有福建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与传统文化资源。

2.6.6 外围系统

外围系统主要包括当地的美食、购物、住宿、交通、医疗、救援、邮政、通讯等设施,是以上五个系统的重要补充,为徒步者提供各类配套、扩展与支撑服务。总体规划整合了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沿途4县的吃、住、行、游、购、娱要素资源,明确提出以利用为主,不重新规划建设。

2.7 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

国家森林步道建设秉承低影响度开发与建设(LID)原则,以最大限度地保持景观的原真性。总体规划提出了对步道沿线景观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景观资源保护重点是禁止毁林开垦、野外用火、捕猎采摘,保护历史文物、野生动物、珍稀植物,减少非必要建筑,减缓文化冲击,减轻山林负荷。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从大气、水体、山体、生活垃圾处理、环境监测等方面制定保护措施。

2.8 环境影响评价

总体规划综合分析各区域现状,按照土壤、声环境、水环境、植被、动物、大气六类因子,分别评价森林步道建设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对规划及建设中潜在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理性、客观的预测,为国家森林步道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2.9 防灾与应急管理规划

森林步道规划跨度大、线路长、点多面广。总体规划时综合了考虑地质、气象、火灾、伤病等诸多危险,提出建立预警机构、制定应急预案、加强灾害防控、组建救援队伍、施救人员培训、印发应急手册、配备救援设施、实行安全监控等八项防灾与应急管理方案,保障徒步者在森林步道行进中的安全。

2.10 投资估算

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龙岩段)建设投资包括道路、景观、保障、服务和宣教等五个系统的单项工程费用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外围系统不列入估算范围,估算总投资23 291.59万元。

2.11 实施保障措施

国家森林步道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组织、政策、资金、管理和人才保障,要建立跨区域、跨部门、多级联动、通力协作的组织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由国家、地方、社会各界共同筹措资金,构建良性发展的管理体制,增强对长距离徒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森林步道的建设发展。

3 规划成果组成

规划成果主要包括国家森林步道总体规划文本、图册以及规划图纸。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龙岩段)总体规划文本和特色资源图册相辅相成、图文并茂,直观地展示了规划的核心内容。规划图纸基于全市层面,全面反映国家森林步道的地理区位、景观资源、规划布局等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森林步道区位分析图、森林植被类型分布图、景观资源分布图、总体布局图、总平面图、总线路分布图。此外,还有线路分布图、鸟瞰图、高程图、坡度图以及道路、景观、保障、服务、宣教、外围六大系统分项规划图。

4 结语

在开展福建段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总体规划过程中,提出了“三步规划法”、规划指标体系、总体规划文件组成、总体布局方法、六大系统规划要素、“1+3”系列规划成果等规划要求与思路,这些创新性在龙岩段总体规划中得到进一步验证。鉴于国家森林步道总体规划相关规范尚未发布,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龙岩段)总体规划的程序步骤、主要内容、文件组成均在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总体规划(福建段)的统一要求与指导下,根据龙岩段的具体情况,同步规划,同步完成,可为我国国家森林步道发展提供实践参考和理论支撑。

猜你喜欢

步道龙岩总体规划
爱情只有悬念
爱情只有悬念
海南省健身步道现状调查研究①
鹅卵石
步道砖掩饰不住此路的由来(外一首)
让城市总体规划的“龙头”舞起来
省级教育数字认证系统总体规划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