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上第四单元写作·语言要连贯
2022-01-04特邀主持陈一红
特邀主持:陈一红
(注:以下作者均来自浙江省台州市白云中学,文中不再标注)
一、重写教材中给定的一段话
我的爸爸
◎陈星彤
我的爸爸是一个事业、家庭两不误的人。他热爱工作、兢兢业业,同时他也关心家庭,有生活情趣。
首先,爸爸是一个热爱工作的人。他总说,因为热爱,所以要尽责。而我在他身上感受到了“因为热爱,因为尽责,所以出色”。爸爸工作很出色,经常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我们家墙上贴的那些奖状有很多都是爸爸的。
爸爸不仅上班忙工作,下了班也都惦记工作。记得有一次,爸爸单位里有台机器坏了,大家修了一天都找不出问题。爸爸下班回家,心里却还是惦记着那台损坏的机器。吃饭时,他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立马放下碗筷,从椅子上弹射开去,奔向书房……直到一家人吃完饭,妈妈收拾完厨房了,也不见爸爸出来。直到我准备睡下了,听见楼下汽车发动声,我心下了然,爸爸应该查到了什么有用的资料,连夜赶回单位抢修了。爸爸几时回来的,我不晓得,只知道他谈起机器修好的结果时,脸上神采飞扬。
可别以为我爸就是个“工作狂”,他不仅爱工作,也是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人。他会花很多时间陪家人。每当周末,他常会带着全家人去郊游。为此,他还专门买了本旅游攻略的书,研究了好多路线。
我们每次郊游,都会看到很多很美的风景,玩得非常开心。记得有次周末,爸爸一脸神秘地说要带我们去探索新世界。看着他洋溢着笑容的面庞,我和妈妈对这次行程充满期待。那天,郊野的花开得格外烂漫,一路上可以望见各形各色的风筝。原来是风筝节啊!爸爸却说惊喜不止如此。我们一路漫步,一路欣赏,一路追寻那个神秘大奖。直到我闻到了熟悉的味道——海苔饼!爸爸让我再仔细瞧瞧,我定睛一看,居然是小时候在老家常常光顾的老字号!因为迁居转学,我已经许久没能回到老家,尝尝那记忆中的味道了。那日,烂漫的田野上、灿烂的暖阳下,我们一家徜徉在幸福的海洋里。
我的爸爸,就是这样一个温暖的存在,他热爱工作,也热爱我们的家。
【陈老师评】
写文章如同说话,应当做到语言连贯,衔接紧密,而不能前后脱节,条理混乱。要想保持语言连贯,首先必须要保持前后话题的一致性。本文小作者以“我的爸爸是一个事业、家庭两不误的人。他热爱工作、兢兢业业,同时他也关心家庭,有生活情趣”总领全文,随后从爸爸热爱工作、关心家庭两个层面铺叙开来,刻画爸爸的形象,让爸爸的形象更加立体饱满。“可别以为我爸就是个‘工作狂’,他不仅爱工作,也是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人。”此句在文章中起到了承接作用,让文章前后合理连贯,语言通畅。
二、以“节日”为题,写一篇散文
节日
◎黄弋珈
除夕之夜,随着电视里传出春晚主持人的倒计时声,鞭炮声一阵阵响起,伴着电视里人们欢呼尖叫的画面,我的思绪开始飞扬——
在那个静谧的小镇子里,同样是在除夕之夜,夹在密密挨着的房屋巷道中放烟火。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捂着耳朵,个个都躲得远远的,只留下一个胆大的孩子点燃导火线。刚点燃,他便尖叫着跳开,孩子们笑着、欢呼着……最令孩子们开心的便是燃放“碎碎花”,那是可以拿在手里的烟火。大人们拿来打火机和一大捆“碎碎花”,在孩子们急切的催促下,点燃上烟火交到孩子们手里。孩子们拿到手便挥舞着跑开了。
“沙沙沙”,在烟火的配乐下,孩子们挥舞着“碎碎花”翩翩起舞,散落的烟火好似天上的星星,照亮了他们童真的面庞和大人们欣慰的笑脸……
那样的小镇里,人们的温馨使得空气里总弥漫着一股让人心安的气味。那里有调皮地打着水漂的小男孩,有抱着心爱的洋娃娃拉着爸爸手的小姑娘,有互相搀扶着散步的老奶奶们,还有成天坐在小巷子里谈天说地的老爷爷们——一切是那么美好……
忽然,鞭炮声停了,窗外过分的安静将我的思绪打断,一时间,我竟分不清是现实还是回忆,有些恍惚地跑向窗边,急切地往外看去——没有孩子,只有大人悻悻地收着大型礼炮的残骸,这才猛地一惊:这里不是那个小镇!方才烟火的声音,短促而冷漠得让我的心隐隐作痛,天空中还在闪落的烟火就像落寞的舞者,独自闪耀,却没有温度……
节日,是你变了吗?
不,不是的吧?是高楼拉开了人心的距离:再也没有小镇里阿婆絮絮叨叨却又温情的话语,再也没有小巷里悠长绵软的叫卖声,再也没有小小的楼梯里拥挤却热情的寒暄。
小镇如梦如幻地出现在我的记忆里,而我在那里彷徨、迷茫,多希望能寻找到一份充满人情味的温暖呀。
节日,终究是不一样了的!
【陈老师评】
一篇语言连贯的文章除却需要保持全文话题的一致性,还需要有合理的行文顺序。不仅仅是段与段之间需要合理的顺序,句子与句子之间也同样需要。常见的行文顺序有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有时候巧妙的行文剪裁不仅能使语言连贯,还会使得文章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本文小作者将两个除夕夜的场景通过回忆的方式,巧妙地打通时空隧道,进行联结对比,感叹如今除夕“烟花易冷”的背后是时代变迁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与人相处的冷漠现状。通过观察,传达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丰厚了文章的内涵。
三、以某次动手做事的经历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茶道
◎林思羽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柴米油盐酱醋茶”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茶道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与礼仪的结晶。
何谓“茶道”?以茶修身,陶冶情操,此为茶道的核心。
小时候对于茶艺文化略有耳闻,我却不怎么上心。上学期的学校拓展课使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茶,了解了茶的前世今生,也从中学了些茶艺“本事”。
中国茶叶种类繁多,有绿茶、红茶、白茶、黑茶、花茶等。不同茶叶功效不同,泡制茶叶的茶具也各有千秋。红茶泡制方法名曰“功夫茶”,特别讲究,所用茶具宜为紫砂壶或白瓷盖碗,古人崇尚用活泉水泡茶。
功夫茶第一步便是清洗用具,名曰“冰清玉洁”。将储备在茶壶中的温水缓缓注入盖碗中,“三龙护鼎”将盖碗托起,逆时针转动三周;再将盖碗中的水依次倒入公道杯与品茗杯中,照样转动清洗。
而后,便是“初展仙姿”。用茶拨将茶罐中的茶叶轻轻拨入茶荷中,双手托起茶荷,茶荷稍朝向来客,慢慢将其从左前方移至右前方,供来客观赏此茶。
展示完茶叶,便将其倒入盖碗中,这一步骤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佳人入宫”。将烧开的热水注入盖碗中,掩上杯盖,静置片刻。第一泡的茶汤太过浓郁,且含有稍许杂质,所以往往是倒掉不要的。待茶叶完全舒展,随即半掩杯盖,将茶汤倒入水盂。
向盖碗中注入第二泡热水。稍许等待,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此时就可以分茶了。名曰“公道杯”,自有其中的讲究与道理。古时的礼仪讲究平等公正,每一位客人手中的茶自然是要一样多的,所以每盏品茗杯中的茶汤不可过少,也不宜过多,最宜七分满。又有古人云“茶满欺客”,茶少或茶满,客也不必留了。
最后是将品茗杯中的茶汤献给客人们品尝。客人品尝前要先观其色,再闻其味,后小酌三口,仔细品味。
饮茶的意义不只在于“饮”,还在于增进友谊、养性修德、学习礼法。所以古人常邀朋友一同饮茶,其缘由便在这儿吧。
【陈老师评】
小作者从茶叶的种类、泡制红茶的方式到饮茶的讲究,向读者娓娓道来中国的茶之道。在写泡制红茶时,随着行文“第一步”“而后”“最后”等词的连接,小作者将功夫茶的泡制过程清晰地呈现给读者,让人身临其境。可见写作过程中,适当地运用关联词、提示语、过渡句等,可以帮助衔接句子和段落,使文章语言更连贯。小作者对于“公道杯”“茶满欺客”等名词的解说,增添了文章典雅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