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东欧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状况及合作前景

2022-01-03杨子力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爱沙尼亚罗马尼亚中东欧

杨子力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北京 100005)

数字经济是当前热点问题,特别是自2020年以来,数字经济在全世界蓬勃发展。我国和中东欧国家都视数字经济为新的发展动力,这为双方未来在该领域的合作开辟了空间。中国—中东欧国家数字经济合作应从供需两端出发,摸清“家底”,瞄准需求,找到双方利益契合点,推动合作高质量发展。

一、2020年前中东欧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

欧盟数字经济与社会指数(Digital Economy and Society Index,DESI)是一个基于多项关键指标的综合指数,通过连通性、人力资本、互联网应用、数字技术集成和数字化公共服务五个指标,对欧盟成员国的数字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衡量。该指数包含已入盟的12个中东欧国家,即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希腊。2020年6月发布的DESI2020报告以2019年数据为基础,对疫情前欧盟成员国的数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欧盟中的中东欧成员国数字经济总体水平在欧盟中处于落后地位。在已入盟的12个中东欧国家中,仅爱沙尼亚和立陶宛两国综合得分高于欧盟平均分,其他国家则都处于落后位置,保加利亚、希腊、罗马尼亚三国得分最低。详见图表1。根据该报告,疫情前中东欧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状况,总体呈现六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图1 欧盟数字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数(2020年)

(一)数字基础设施略低于欧盟平均水平

DESI连通性指标主要通过固定和移动宽带的覆盖率、使用率、价格等指标,来衡量成员国数字基础设施能力。总体来看,中东欧的欧盟成员国中半数国家得分超过欧盟平均水平,分别是拉脱维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爱沙尼亚、波兰和斯洛文尼亚;希腊数字基础设施总体状况最差,排名垫底。具体在固定宽带方面,中东欧国家覆盖率较低,家庭固定宽带接入率低,尤其是农村地区。在移动宽带方面,中东欧国家渗透率较高,纯移动宽带接入率高。在宽带价格方面,中东欧国家价格较低,特别是固定宽带有一定优势。在5G方面,部署5G城市和开展5G试验数量总体较少,匈牙利、拉脱维亚、斯洛伐克、罗马尼亚、捷克已分配5G先锋频段的频谱,欧盟十条“5G数字跨境走廊”有4条涉及中东欧国家,分别是“立陶宛—拉—爱走廊”“波—立陶宛走廊”“德—捷克走廊”“希—保—塞走廊”。在与5G发展密切相关的超高速和超高容量宽带方面,中东欧国家覆盖率和接入率均较低。

(二)民众数字技能不足,数字专业人才缺口大

DESI人力资本指标从互联网基本应用技能、互联网高级技能与研发能力这三个角度进行衡量。结果显示,除爱沙尼亚外的其他所有中东欧国家,均落后于欧盟平均水平。到2019年,欧盟具备基本软件操作能力的人口占比达到61%,但中东欧国家中只有捷克、爱沙尼亚两国能够达到这一水平,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两国甚至不到40%。中东欧国家信息和通信技术(ICT)人才缺口巨大,罗马尼亚、捷克分别有90%和80%的公司反映未能招聘到足够的ICT人才,反映出中东欧国家企业数字化的旺盛需求和人才供给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此外,ICT人才性别不平等明显,匈牙利、捷克女性专业技术人才占比仅有10%。

(三)互联网应用不活跃

DESI互联网应用指数,从互联网使用频率、线上活动、线上交易三个指标进行衡量,结果显示,中东欧国家互联网使用整体不活跃,除爱沙尼亚外均低于欧盟平均水平,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得分最低。2019年,85%的欧洲人每周至少上网一次,但超过四分之一的保加利亚人和罗马尼亚人无法做到这一点。24%的保加利亚人、22%的希腊人、18%的克罗地亚人甚至从未使用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购物的网民占比较小,但发展迅速,尤其是克罗地亚和匈牙利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0%和8%。中东欧国家电商水平较低,2019年,有23%的欧盟用户,通过互联网销售商品或服务,但中东欧国家仅有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略高于这一平均水平,罗马尼亚和希腊甚至低于5%。

(四)数字技术集成落后

DESI数字技术集成指数从产业数字化和电子商务两个指标来衡量,结果显示,中东欧国家仅捷克、立陶宛、克罗地亚三国高于欧盟平均水平,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波兰、希腊等国排名垫底。中东欧国家普遍在企业数字化方面投资不足,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较少,电子商务发展总体水平较低,但捷克发展程度较高,立陶宛、斯洛伐克、波兰三国在使用电商平台销售方面也表现不俗。

(五)电子政务水平两极分化严重

DESI电子政务指数表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波罗的海国家电子政务表现优异,在整个欧盟都处于前列,但其他中东欧国家则水平较低,严重落后于欧盟平均水平,其中罗马尼亚、希腊、克罗地亚排名倒数一至三位。大部分中东欧国家在方便民众线上提交申请表格,政府部门间数据流通使用,提供全流程的线上服务,为企业经营提供线上公共服务,数据开放及电子政务服务欧盟范围内流通使用等方面都存在欠缺。

(六)数字经济实力不均

中东欧国家的数字经济水平大体呈现波罗的海三国—维谢格拉德集团四国—东南欧国家三级台阶状况,从北向南依次递减。爱沙尼亚数字经济实力最强,希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三国整体数字经济实力较弱,DESI多项指标都排名垫底。根据麦肯锡公司2020年10月发布的《下一个常态的数字挑战者—中东欧国家的数字化增长引领之路》报告,按数字实力将欧洲国家划分为“数字领先者”“欧盟五大国”“数字挑战者”三类,实力由强到弱,爱沙尼亚是唯一被列入“数字领先者”行列的中东欧国家。

二、2020年以来中东欧国家数字经济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重创中东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互动和娱乐方式,限制了实体经济活动的开展。数字经济一枝独秀,以电子商务、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电子支付、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为代表数字产业,不仅受疫情冲击最小,反而得以快速发展。中东欧国家将数字经济作为疫后经济复兴的重要抓手,大力扶持数字经济的发展。疫情防控期间中东欧国家数字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

(一)加大数字基础设施投入,为数字经济发展扫除障碍

加强农村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如爱沙尼亚的“最后一英里”项目、保加利亚的“数字化转型”项目、塞尔维亚等,都将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作为现阶段主要任务,扩大互联网覆盖规模。着力现有网络提速升级,如斯洛文尼亚计划到2023年投入1亿欧元,扩展和升级千兆宽带网络,克罗地亚政府《2021年—202年7国家宽带发展规划》也强调发展超大容量网络,降低使用成本。自2021年7月1日起,西巴尔干国家取消移动漫游费,这些国家的移动网络用户能够以国内价格享受漫游服务。加速5G布局,希腊、爱沙尼亚、罗马尼亚、捷克、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等国相继开展或计划进行5G频段招标,5G商用网络开始在罗马尼亚、爱沙尼亚、立陶宛、保加利亚等城市试运行。

(二)线上销售逆势增长,销售规模急剧扩大

2020年中东欧国家的线上销售普遍实现大幅度增长,如塞尔维亚线上销售额达330亿第纳尔,约为2019年2倍;捷克新增网店数量2900家,同比增长6%,网上购物销售额1960亿克朗,同比增长26.5%;罗马尼亚网上销售额约35亿欧元,占比由2019年的7%提升至9%;希腊线上零售企业营业额增长18%,在线外卖订单营业额由2019年的5亿欧元,飙升至约8亿欧元。

(三)电子支付逐步普及,消费习惯发生变化

2020年第二季度,波兰人非现金支付次数首次超过现金支付,支付终端数量已超过100万,是四年前的两倍。2020年前三季度,立陶宛电子货币和支付机构的总数量、支付交易额和收入实现持续增长,并将非现金支付与服务系统建设,作为未来金融领域优先发展方向。Google Pay等在线支付,也引入保加利亚等中东欧国家。

(四)数字产业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2020年,保加利亚软件行业新增3500余个工作岗位。预计到2024年,该行业将维持两位数的增长趋势。罗马尼亚软件业营业额约达82亿欧元,较上年增长12.5%。波兰的网络游戏《赛博朋克2077》在全球热销,社交学习平台Brainly完成8000万美元D轮融资,并将继续拓展到印度尼西亚、巴西等关键新兴市场。波罗的海三国初创企业融资逆势增长,乐观情绪持续上升,很多初创企业都与云计算、云看房等数字产业相关。

(五)人工智能备受关注,各国纷纷抢先布局

保加利亚政府通过《2030人工智能发展计划》,优先支持基于人工智能的系统、应用和服务,以促进教育、公共服务、农业、医疗和环境等领域发展。波兰实施《波兰人工智能发展政策》,确定波兰短期(到2023年)、中期(到2027年)和长期(2027年之后)的行动和目标,并在政府内组建专门负责团队,预计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使波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长2.65%。克罗地亚成立人工智能协会,以促进克罗地亚的人工智能发展,将克罗地亚打造成以人为本的AI研发中心,吸引更多人工智能人才。

(六)加速政府数字转型,服务数字经济和社会

2020年10月,在电子政务方面领先的爱沙尼亚同德国、国际电信联盟、数字影响联盟等签署协议,为数字政府合作建立全球高级别框架,帮助各国加速政府服务数字化。塞尔维亚计划在采矿、能源等行业引入电子程序,以降低成本,简化程序,吸引投资。罗马尼亚和匈牙利都计划引入电子发票,以打击偷税漏税行为。希腊政府启动数字门户网站gov.gr,并从网页扩展到手机客户端,不断增加平台所提供便民服务,民众可登记新冠疫苗接种,未来还可查询犯罪记录、转让房产等。爱沙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等国,还研发或参与数字疫苗接种证书、疫苗护照等,为疫情影响下的民众提供旅行便利。

(七)强化数字监管,为数字经济发展“立规矩”

匈牙利司法部长朱迪特·瓦尔加对Facebook等社交媒体公司“系统性滥用”言论自由提出批评,并建议在欧盟层面加以监管;波兰也拟立法打击社交媒体公司为所谓“政治正确”而随意删帖行为。爱沙尼亚财政部拟立法加强对众筹项目和虚拟货币的监管。罗马尼亚拟设立“互联网警察”,规范互联网活动。

三、中国—中东欧国家数字经济合作前景

近年来中东欧国家数字经济发展迅速,潜力巨大。根据麦肯锡公司报告,2019年,中东欧国家数字经济产值达940亿欧元,同比增长达7.8%,增速超过英法德等西欧发达国家。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刺激了数字经济的发展,仅2020年1-5月,中东欧国家数字经济增长率就达到14.2%,数字经济产值增加53亿欧元,占2019年全年产值增加量68亿欧元的78%。据麦肯锡公司预测,若中东欧国家加速实现数字化转型,到2025年,数字经济产值预计达到2760亿欧元,比原发展模式下产值高出一倍。这表明中东欧国家数字经济潜力并未完全释放,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也在逆势中加速发展。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1年4月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数字经济增速保持9.7%的高速增长,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中国—中东欧国家加强数字经济合作,有助于推动疫后经济复苏,成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新动能。

加强中国—中东欧国家数字经济合作,应充分发挥好现有合作机制的平台作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是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以传统友谊为底色,以共同发展为目标,按照各自意愿和需求,协商一致,共同创立的跨区域合作平台。在2021年2月9日举行的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中,习近平主席指出,未来合作发展要“拓展在数字经济、电子商务、健康产业等领域合作”。双方应抓住契机,主动谋划,通过建立中国—中东欧国家电子商务合作对话机制等举措,积极对接需求,落实好峰会共识;要发挥好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通过现有的“地方领导人会议”“地方省州长联合会”“首都市长论坛”等平台,交流地方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城市建设经验。

加强中国—中东欧国家数字经济合作,还应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人才培养、数字产业投资等多领域共同发力。我国要凭借在数字技术和建设经验上的优势,积极参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科技通信企业“走入中东欧”创造机会和条件;尤其要注意中东欧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急需的5G、物联网等新型通信技术和网络建设,注意规避政策风险,加强数据安全保护。要发挥我国在高校科研、龙头企业、产业联盟优势,有针对性地制定“中东欧数字人才培养计划”,既解中东欧国家数字人才之渴,切实增强其参与合作的获得感,又能推动我国相关数字化产业的国际化。同时要关注中东欧国家数字产业发展,通过与中东欧国家贸易投资机构、产业联盟、驻华代表机构、友好省市等联合举办推介会的形式,相互推介各自优势产业发展情况和投资潜力,推动双方公司资本加大对优质数字产业项目投资。

猜你喜欢

爱沙尼亚罗马尼亚中东欧
丛林中的爱沙尼亚狙击手
新民粹主义:中东欧政治现象的解读
幕后——巴维尔(罗马尼亚)▲
“出轨” ———佩 夫(罗马尼亚)▲
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后的政治新动向
西方选举
中东欧政治体制转轨20年的得与失
2010年中东欧国家选举述评
水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