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合渗透

2022-01-02王芳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学情感教育小学语文

王芳

摘要:语文是义务阶段教育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群文阅读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利用群文阅读教学进行情感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语文阅读兴趣与积极性,还能加强文章与学生之间建立情感纽带,充分调动学生情感,进而培养学生同理心,提高学生的动情能力。基于此,本文将从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作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是指教师鼓励学生对具有关联性的文章展开多篇阅读的方式,通过群文阅读教学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为情感教育提供教育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拓展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共情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群文阅读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逐渐受到教师的重视,部分教师为了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通常将讲课速度放慢,又因语文课堂时间有限,进而导致整个学期教学进度受到影响。而将群文阅读教学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现阶段,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重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选用某一篇课文进行更细致地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学生并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而将群文阅读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为学生创建更多的思考时间与机会,进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情感教育方式不明确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情感教育时,缺少固定的教学方式,导致情感教育质量与语文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又因缺少系统的教育体系,导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时,师生之间缺少良性互动、学生情感被忽视;对学生学习与接受能力了解不全面,在进行文章解读时,过于重视文章思想情感,极力追求情感化教学完成度,制定教学目标缺乏合理性与明确性,进而影响学生学习成效[1]。此外,由于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教师在进行情感教育时,未明确教学目标与任务,极易导致学生语文学习效率变差,进而影响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

(二)情感教育方式单一、过程枯燥

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部分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采用“填鸭式”教学,不仅方法缺乏趣味性,而且对情感教育方式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在针对某一篇文章进行教学时,通常采用大篇幅时间对段落进行细致地讲解,忽略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很难融入到情感教育之中,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使其产生“厌学”心理,进而影响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提高。

三、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对策

(一)挖掘教材中情感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应明确学生是课堂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大量情感教育素材,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情感教育因素,适时适度地对学生开展情感教育[2]。

例如,在教学《手术台就是阵地》时,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白求恩事迹、介绍文章当时历史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随后引领学生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再为学生创设充足的思考空间,并提出相应问题:为什么说手术台就是阵地?白求恩救助伤员时都发生了什么事?让学生通过自行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不僅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使学生体会出白求恩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质。最后教师可利用当今社会热点事件进行升华,可以以新冠疫情医疗队事件进行举例,让学生明白舍己为人、救死扶伤的精神,充分挖掘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精神品格,进而起到情感教育效果。

(二)用“美”陶冶情感,提高群文阅读质量

小学语文教材中含有很多“美”的元素,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在阅读中充分感受文章文笔美、内容美、情感美,进而提高群文阅读质量[3]。

例如,在教学《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时,为了让学生对课文中景色之美有更直观了解,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秋季法国梧桐树落叶风景图,让学生通过通读全文后,结合教学图片体会到秋景的魅力,随后进入课文讲解,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描写风景优美的句子,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基于此篇文章,教师可为学生展示其他描写我国大好河山景色的文章,进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认识自然、走进自然的愿望,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将学生热爱祖国秀美风光的情感推向高潮,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进而提升群文阅读质量,提升学生语文水平。

(三)创设情境,提升群文阅读教学效率

想要对文章有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就应加强对文章朗读环节重视,因此,教师在进行文章讲解前,应引领学生大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而引发情感共鸣,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4]。

例如,在教学《坐井观天》时,教师可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青蛙与小鸟进行朗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独立阅读能力,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青蛙鼠目寸光、自以为是的错误,进而培养学生看待问题认识事物时要站得高看得全面的思想。不仅能有效提高课堂趣味性,还能使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体验。随后,教师可为学生推荐类似具有情感教育内容的文章,如《揠苗助长》《郑人买履》《守株待兔》等,拓展学生阅读面,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寓言故事悟出道理,进而提升群文阅读教学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情感教育素材,积极运用群文阅读教学,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群苏. 开出情感之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问题及对策[J]. 考试周刊,2020(42):43-44.

[2]范丽. 基于情感教育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 读写算,2018(22):160.

[3]魏秀云. 基于情感教育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9(34):86.

[4]杨远琼. 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途径探讨[J]. 中外交流,2020,27(30):226.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教学情感教育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教学的三个问题
群文阅读教学的三个问题
情景教学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浅谈小学生群文阅读能力的提升策略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