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心理个体咨询现状分析

2022-01-02李莉吴伟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负面情绪心理问题

李莉 吴伟

摘要:本文通过对76人次一对一个体心理咨询的预约,咨询情况,咨询结果等数据分析,反映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现状。第一,目前学生预约主要方式为网络预约,得知途径主要是辅导员与心理老师宣传。第二,学生求助的主要问题集中在适应问题,人际交往方面,压力与挫折,以及随之产生的负面情绪(抑郁,焦虑为主)。第三,个体咨询为一次性咨询,学生能够通过心理咨询获得心理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个体心理咨询,心理问题,人际与压力,负面情绪。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个体心理咨询实际上是一对一进行的“助人自助”的过程,也就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咨询师,运用心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协助来访者通过自我觉察、自我照顾、自我成长而走出困境,让来访者面对自己、认识自己,最终帮助来访者成为更好的自己。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建立一种关系:来访者寻求帮助,咨询师助人自助。心理咨询遵循保密原则,学生能够没有负担的倾诉表达,通过被倾听等方式,以获得心理帮助。

一.76位来访者预约基本信息。

某高职院校采取二维码线上预约以来,学期线上预约咨询占咨询总数的90%,预约来访者男女比例1:1.75。预约咨询的主要求助问题是适应问题,人际交往方面,压力与挫折,以及神经症性问题(抑郁,焦虑为主)。反应了大学生此阶段的主要心理困扰。另外,获取心理咨询预约渠道主要来自于辅导员与心理老师,辅导员占57.89%,心理课堂占28.95,其次班级宣传占27.63%。(图二)而预约的主要时间段集中于晚上,尤其是周四晚上(14.7%),以及周一下午(11.8%)。说明学生在晚上有更多的时间方便进行心理咨询。(图一)

2 高职学生主要心理问题以及咨询策略

2.1大学生适应问题及咨询策略

从中学到大学,每个大学新生都面临着环境的重大转变,进入人生的关键阶段。自然环境、学习方法、个人目标、社会期望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积极的适应就是发展,消极的适应有时导致心理冲突或停止不前。学会适应是每个学生健康生活、获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例如学生们来自天南地北,由于地域上的差异,气候、饮食习惯甚至语言都不相同,会使他们遇到很多困难或感到不适应。心理上容易产生孤独感,因而出现想家、思念亲人、怀念老同学等现象。

如何进行咨询?首先是要倾听和共情。要学会承认各人有各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体系,来访者需要被倾听。接着可以与其进行沟通,委婉地提出并适当地进行自我的调整。

尤其要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可以建议在平时的生活中,做到三主动:即主动与同学打招呼,主动和同学讲话,主动帮助别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不要过于计较别人能不能、会不会报答你。此外,要主动去做一些公共的工作,同学间的关系也就会融洽了。

以来访者为中心的策略就能帮助来访者更好的应对不适应的问题。

2.2 大学生焦虑问题以及咨询策略

每个人都会在一定的生活情形下体会到焦虑或恐惧。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是个体对当前或预感到的挫折产生的一种紧张、忧虑、不安而兼有恐惧的消极的情绪状态。它包括自信心、自尊心的丧失,失败感与罪疚感的增加等。而过度的或过于持久的焦虑会损伤他们正常的心理活动,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一般缓解焦虑我们可以采取音乐放松,积极心理暗示,正念疗法,认知情绪疗法改变消极认知等心理治疗方法。关于焦虑症的治疗,药物治疗对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都有明显效果,但心理治疗有减轻焦虑的作用,不容忽视。一般病例应在药物治疗控制焦虑的基础上,适当配合心理治疗。

2.3   大学生抑郁问题以及咨询策略

抑郁也是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之一,是一种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常常伴有厌恶、痛苦、羞愧、自卑等情绪体验。对大多数人来说,抑郁偶尔出现,历时很短,时过境迁,很快就会消失。但对有些人来说,则会经常地、迅速地陷入抑郁的状态而不能自拔。一般而言,导致抑郁的原因主要有性格原因,比如有些人总习惯用悲观、消极、绝望的观点看问题。其次,生活中的一些事件、挫折也会导致抑郁,比如患了重病、家庭出现了大的纠纷、事业遭到了重大失败等等。长期忧郁会使人的身心受到损害,使人无法正常地工作、学习和生活。

在咨询过程中,首先倾听和共情是比不可少的,抑郁的情绪产生常常与负性认知相关,因此认知情绪疗法是比较适合抑郁症状的缓解和治療。

通过对76人次一对一个体心理咨询的预约,咨询情况,咨询结果等数据分析,应对常见的心理问题,需要预备好适合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来访者通过心理咨询尽快的解决心理问题和困扰。

作者简介:

李莉(1988.08),女,汉族,湖南,讲师,硕士研究生,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学

猜你喜欢

负面情绪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对改善惠州市精神病患者家属负面情绪的效果观察
网络谣言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
“负面情绪”并非一无是处
农村小学学困生心理问题初探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法律案件中的法理和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