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思政元素在管理学在线课程教学中应用研究

2022-01-01

经济师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三湾实务知识点

●邓 华

一、课程思政建设内容重点

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要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二、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

《管理学基础》是管理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管理类各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必修课程。

(一)教学目标与任务

1.教学目标: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训,使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培养学生中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

2.教学任务:(1)进行管理基本理论讲授,使学生树立现代管理理念;(2)开展工作任务式教学,培养学生三大管理技能和十项管理实务能力;(3)实现线上与线下融合,注重资源共享课的实际应用,建设好在线开放课程;(4)“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相互渗透融合,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课程教学各环节。

(二)教学内容结构

图1 管理理论、实务与技能内容体系模型

构建管理理论、实务、技能三层架构的实用型管理学体系,注重基层、注重实务、注重技能,从而构建以能力训练单元为基础结构,以管理理论、管理职能、管理技能为横向层次,以“一个目标”“四大职能”“五个模块”“十项实务”为纵向层次的内容体系。具体内容见图1。

表1 管理学基础知识脉络

(三)知识脉络

三、课程思政元素在管理学基础课程中的体现

(一)课程思政元素的选取

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要求,选取毛主席带领工农红军发动秋收起义后的上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三湾改编、土地革命作为教学案例。课前,教师可提前将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的12集文献纪录片《毛泽东》中相关内容及思考题发布在教学平台上,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以对案例有直观地了解和思考。

(二)课程思政元素在计划职能教学中的应用

知识点一:分析环境,又称SWOT分析,这是管理实务十步骤的第一步,为后面第二步“制定决策”打基础。

(三)课程思政元素在组织职能教学中的应用

知识点一:组织结构是管理实务的第四步“机构与制度”内容之一,包括组织结构与部门划分、组织的基本形式等内容。

表2 “分析环境”与“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思政元素融合

三湾改编历史背景:1927年,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村时不足千人,更危险的是,当时部队对前途感到渺茫,思想混乱,纪律性差,有人不想再跟共产党走下去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毛泽东召开了前敌委员会,决定对部队进行整编,这就是著名的“三湾改编”,主要内容三项,分别是组织缩编、确定党对军队领导、建立士兵委员会。

讲授4.1组织结构与部门划分时,讲解划分部门的几种方法。以军队为例,部门化通常考虑人数标准,如1个排为30人,4个排为1个连(120人),1个营为4个连(500人),1个团为3个营(1500人),1个师为6个团(10000人)。讲授4.2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时,介绍几种常见的组织结构。以“三湾改编”为例,第一军第一师缩编为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直属队有团部、政治部、辎重队和卫生队等单位,全团缩编为七个连,第一团辖第一营和第三营,每营编三个连,另单独编第四连特务连。学生在理解知识点基础上,根据上述资料练习绘制组织结构图,在此基础上判断整编后的工农革命军组织结构类型。

在讲解集权与分权的知识点时,介绍“三湾改编”在连队建立士兵委员会的民主制度,提问该制度体现的是集权思想还是分权思想,学生参与讨论并回答问题。

知识点二:权力来源机制,是管理实务第六步“指挥”中的内容,包含领导权力、权力来源及影响因素、管理者权力构成分析等内容。

确立党对军队的领导历史背景:旧式农民武装是靠首领的个人威信来领导,旧军阀军队也搞“兵归将有”,以长官为核心。这样的队伍,首领一声令下就可以拉走部队。1927年南昌起义后仅五天,第十师师长蔡廷锴怀有异心,一声令下就把5000人的一个师拉走投奔了南京政府。那些“山大王”率领的旧式农民武装,也是意气相投就来,意向不合便反戈。这样的武装,都是靠金钱薪饷凝聚,或者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目标来拉队伍,一旦发不出饷或生活太苦就会有大批逃亡或出现整体散伙。

在讲授6.1权力来源机制时,介绍领导权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管理者的组织性权力即职位职权;二是管理者的个人性权力。“三湾改编”与该部分相关的思政元素主要有:(1)三湾改编的一项关键性措施,是确定了党管军队而不是长官个人领导军队。党委决定部队的一切,所有的“长”都要执行党委的指示。(2)扩大了党代表的范围,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排设小组,营团建立党委。从而使党的组织和党员直接掌握了士兵,军队各层级逐步形成双首长负责制。(3)党员能起到先锋带头作用。在部队里,平日党员吃苦在前,打仗时冲锋在先。

结合点:党管军队实际上是在军队原有职权体系之上,增设了一套党的纵向管理者职权体系,这套体系的权力来源是党组织,管理者一旦脱离党组织,权力便不复存在,从而有效避免了“兵随将走”现象。

知识点三:制度规范的制定与执行,是管理实务第四步“机构与制度”内容之一。包括管理制度的制定、制度规范的执行两个方面。

在教学内容中创设“中国式管理”栏目,下设“古为今用”、“红色基因”等子栏目,结合本知识点,设计“中国式管理(红色基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案例。

(四)课程思政元素在领导职能教学中的应用

知识点一:激励理论及方法与艺术,这是管理实务十步中第七步激励中的内容。主要包括激励理论;物质利益激励、社会心理激励、工作激励等内容。

讲授7.1激励理论的时候,介绍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主要内容,指出土地革命时期,饥寒交迫的贫苦农民为了实现人类最低层次的要求——生存和温饱,真诚地拥护共产党的主张,并高举着枪支、梭標、铁叉、木棍和红旗进行坚决革命。讲授7.2激励方法与艺术时,指出物质利益激励包括报酬激励、福利激励、股权激励等。举例说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军队不发饷,毛泽东采取了打土豪、分田地,解决了没有薪饷情况下的兵源问题。这样靠土地革命入伍的人,虽然没有薪饷,共产党却给了他们祖祖辈辈盼望的土地。这其实相当于给农民赋予了股权。结合以上案例,进一步进行案例拓展:华为实行的激励方式,其实就是全员持股激励。华为刚成立的时候,没那么多资金,但任正非相信千金买马骨,所以给华为员工的工资都是同行业的三倍以上。任正非和员工商量,如果你希望拿到全部的工资,公司会给你,如果你看好公司的未来,公司把你的部分工资折算成股份,公司赚的钱,根据股份比例会给你分红。军人出身的任正非,学的就是毛主席当时搞土地革命的那一套。

设计“中国式管理(红色基因)——从井冈山土地法到兴国土地法”案例: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主力从井冈山突围,于这年4月到达了江西南部兴国县。毛泽东同志第一次到兴国,就马上进行社会调查,并召开干部会议,再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他很快制定了一部新的《兴国土地法》。较《井冈山土地法》,该土地法有一个最根本的变化:不没收一切土地,只没收地主的田地分给农民。这等于是承认农民的土地私有。农民得到了真正属于自己而不是属于公家的土地,参军、参战、保家保田的积极性就马上调动起来了。正是由于《兴国土地法》解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英雄的革命老区兴国县成为全国最有名的“将军县”之一。在这个仅有28万人口的县里,先后有8万人参加红军和赤卫队。

知识点二:沟通及其有效性,这是管理实务十步中的第八步“沟通”中的相关内容,包括沟通障碍、有效沟通原则等内容。有效沟通的原则包括明确沟通的目标、了解沟通对象、具备科学的思维、选择恰当的沟通渠道与方式方法、讲究语言艺术、及时地运用反馈等。设计“中国式管理(红色基因)——毛泽东井冈山的演讲”案例。

猜你喜欢

三湾实务知识点
三湾那一抹红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宣扬“三湾改编”精神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关于G20 的知识点
三湾,转战千里来寻你(歌词)
ODI实务
FDI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