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改性油脂对氨基酸慕斯产品的应用性能影响研究
2022-01-01陈宇霞龚盛昭
陈宇霞 龚盛昭,2
1.广州环亚化妆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3;
2.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300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Z时代的到来,洁面产品早已成为生活中不可以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消费者数量的增加,消费者对洗面奶的使用要求也随之增加,所以洁面产品从普通表面活性剂型、纯皂基表面活性剂型,继续延伸多种剂型,比如普通表面活性剂型可以细分MAP表面活性剂型、APG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型、SCI表面活性剂型、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型等;皂基表面活性剂型延伸为皂基复配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型[1]。近年来,消费者认可度最高的就是皂基复配氨基酸型和氨基酸型洁面产品,尤其是氨基酸慕斯[2-3]洁面产品的销售量每年都持续增长。皂基复配氨基酸型产品优点是起泡性、清洁力和冲洗性能好,缺点就是洗后容易过度清洁皮肤的皮脂层,容易造成洗后肌肤干燥而紧绷。氨基酸型洁面产品,优点是使用方便、易冲洗、改善了复配氨基酸型洗后的紧绷感,降低刺激性,提高洗后的皮肤保湿性,但是清洁力和起泡性差。所以本研究采用氨基酸表面活性剂[4-5]型作为主体,开发一款起泡性好、清洁力好、易冲洗、洗后不紧绷、温和的洁面产品,为洁面产品的开发提供新思路。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P E G-7 5 牛油树脂甘油酯类(L i p e x 1 0 2 E-7 5),化妆品级,阿胡斯卡尔斯油脂(张家港)有限公司;橄榄油PEG-7酯类(OLIVEM®300),HALLSTAR;PEG-8辛酸/癸酸甘油酯类(UNIGLY MC-208),NOF CORPORATION;椰油酰谷氨酸二钠(Eversoft™ UCS-30SG ),质量分数大于30%,南京华狮新材料有限公司;椰油酰水解燕麦蛋白钾(Amino PC),质量分数大于35%,广州潮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PG-26-丁醇聚醚-26PEG-40氢化蓖麻油(solubilisant LRI)森馨香精色素科技(中国)有限公司;EDTA2Na等均为工业品;绵阳红细胞(仅供科研使用),质量分数2%,广州鸿泉生物。
IKA RW20数显搅拌机,德国IKA公司;罗氏泡沫仪,广州玻璃仪器厂;pHS-25酸度计,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Cornemeter CM825角质水分测试仪、SebumScale皮肤油脂测量仪,芬兰DELFIN公司;Thermo Scientific RI-150CN低温培养箱,赛默飞(中国)公司;Biotek Epoch2多功能酶标仪,美国宝特公司;BIO-DL SB/YJYXB-008移液器,美国莱伯特公司。
1.2 配方及配制方法
为了研究改性油脂[6](PEG-75牛油树脂甘油酯类、橄榄油PEG-7酯类、PEG-8辛酸/癸酸甘油酯类)对洗涤类化妆品性能的影响,使用不同改性油脂设计了洁面慕斯1、洁面慕斯2、洁面慕斯3,见表1。
表1 洁面慕斯产品配方
洁面慕斯产品配方的配制:将去离子水加热至75 ℃,加入EDTA-2Na、Eversoft™ UCS-30SG、Amino PC、Lipex 102 E-75(OLIVEM® 300/UNIGLY MC-208),搅拌溶解,冷却至45 ℃以下加入防腐剂,香精+LRI混合液,搅拌冷却至室温即可。
1.3 理化指标的测试
采用GB/T 29679-2013《洗发液、洗发膏》测试实验制得产品的发泡性能,采用GB/T 29680-2013《洗面奶、洗面膏》测定耐热稳定性、耐寒稳定性、pH。
1.4 红细胞溶血刺激性测试
对空白例与制备样品进行红细胞溶血实验,基于人体皮肤表面的脂类和蛋白与红细胞的细胞膜相似的原理,从而对受试样品对皮肤表层的刺激性进行评估。依照欧洲替代方法验证中心(ECVAM)的红细胞实验测试方法及分级标准对测试结果进行判定,见表2。
表2 ECVAM化妆品产品红细胞实验刺激性分级标准
1.5 皮肤含水测试
采用Corneometer CM825,通过测量使用产品前后皮肤角质层电容量的变化来衡量角质层含水量的变化,从而评价化妆品的保湿功效,这种方法对皮肤角质层的水分含量进行定量化,能够灵敏直观地反映皮肤水分含量的变化情况,是目前保湿化妆品功效评价的常用方法之一。
实验方法:受测者需先洗净双手前臂,在设定的湿度环境下静坐30 min,然后在测试者左右前臂侧画出2块3 cm×3 cm大小的正方形实验区域,以左臂作为保湿品的测试区域,右臂相应的对称区域为空白对照,再用Corneometer CM825测试检测每个实验部位的水分含量,分别重复5次,得出每次测试的平均值,记录数据,再通过计算得出20名志愿者在不同时间间隔点的平均水合率,用下式计算水合率:
1.6 皮肤油脂测试
采用SebumScale皮肤油脂测量仪,通过测量使用产品前后额头油脂的变化来衡量皮脂油脂的变化。
实验方法:以女性志愿者20人为研究对象,年龄在25~50岁,受试者需洁面后,在设定的湿度环境下静坐30 min,测试额头部位至少画出2块3 cm×3 cm大小的正方形实验区域,测量结果以测量的平均值表示。不同时间点测量时,避开已测量过的位置。测试值越大,皮肤油脂含量越高。使用样品后皮肤油脂含量的测试值显著低于使用前结果时(P<0.05),则认定该产品在测试时间点具有控油功效,否则认定实验产品无控油功效。
1.7 使用感测试
实验方法:以女性志愿者20人为研究对象,18~45岁健康人群,每天早晚各使用产品适量,连续使用3 d;采用单盲方式,受试者按照产品使用方法使用3 d后,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评价样品使用后皮肤状态,分析产品的使用效果。
2 结果与讨论
2.1 三种改性油脂对制品理化性能的影响
2.1.1 三种改性油脂对制品耐热耐寒稳定性的影响
将制得的产品放入(48±1)℃和(-15±1)℃恒温箱中,各放置48 h后观察产品的形态变化,实验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用量改性油脂对产品耐热和耐寒稳定性的影响
根据表4的实验结果,得出改性油脂添加质量分数在0.1%~0.6%时,添加量在0.5%以下的未发现产品分层、浑浊等异常现象,这说明在实验用量范围内改性油脂对产品的耐热耐寒稳定性无影响。添加含量在0.6%时,有耐寒耐热的异常情况出现。
2.1.2 三种改性油脂对制品pH的影响
在烧杯中称取产品3 g,加入30 ml蒸馏水,搅拌均匀,用酸度计测定pH。结果表明改性油脂对产品的pH无明显影响,改性油脂添加质量分数在0.1%~0.6%的洁面慕斯1~3产品的pH约为5.8,见表4。
表4 不同用量改性油脂对产品pH的影响
2.1.3 三种改性油脂对制品泡沫的影响
按照GB/T 29679-2013标准中对产品泡沫的测定方法,在30 s、3 min及5 min分别记录产品泡沫高度,实验结果见表5。
根据表5的实验结果,可得出改性油脂对产品的泡沫影响较大。随着不同品种改性油脂添加质量分数的增加,产品的泡沫高度呈上升趋势。从数据结果可以看出三种改性油脂的在同等添加量去情况下,增加稳定泡沫的排序:PEG-75牛油树脂甘油酯类>PEG-8辛酸/癸酸甘油酯类≥橄榄油PEG-7酯类。后续使用添加量为0.5%的改性油脂做测试研究。
表5 不同用量改性油脂对产品泡沫(泡沫高度)的影响 单位:mm
2.2 三种改性油脂对制品红细胞溶血的影响
将添加改性油脂分数为0.5%的洁面慕斯1、洁面慕斯2、洁面慕斯3及空白例进行红细胞溶血实验,从而对受试样品对皮肤表层的刺激性进行评估。测试判断依据及测试结果见表6。
根据表6的实验数据L/D得知洁面慕斯1~3和空白例的洁面样品刺激性低,接近或到达无刺激级别。从数据还可以看出,添加0.5%的橄榄油PEG-7酯类与未添加的对照组对比,红细胞溶血的刺激性相当,不影响产品的刺激性;添加0.5%的PEG-75牛油树脂甘油酯类和PEG-8辛酸/癸酸甘油酯类,还可以降低产品在红细胞溶血的刺激性。
表6 红细胞溶血实验结果
2.3 三种改性油脂对制品皮肤含水的影响
将添加改性油脂分数为0.5%的洁面慕斯1、洁面慕斯2、洁面慕斯3及空白例进行皮肤含水测试实验,详细测试结果见表7。
根据表7的实验数据结果,可以得出使用添加0.5%的改性油脂的洁面慕斯1、洁面慕斯2、洁面慕斯3及空白例后,每隔1 h的水合率可以看出,含有改性油脂的产品比未含有改性油脂的要好。说明改性油脂可以提升洁面慕斯的洗后滋润效果,洗后不紧绷。
表7 平均皮肤水合率
2.4 三种改性油脂对制品皮肤油脂的影响
将添加改性油脂分数为0.5%的洁面慕斯1、洁面慕斯2、洁面慕斯3及空白例进行皮肤油脂测试实验,详细测试结果见表8。
表8 平均皮肤油脂量测试结果
根据表8测试结果,可以得出受试者使用样品前后的皮肤油脂含量变化,可了解到在不同时间隔点,洁面慕斯1、洁面慕斯2、洁面慕斯3比空白例的要好。从数据结果表明,添加改性油脂的产品有明显控油效果。
2.5 三种改性油脂对制品使用感的影响
将添加改性油脂分数为0.5%的洁面慕斯1、洁面慕斯2、洁面慕斯3及空白例进行使用感评估,测试结果见表9。
从表9的实验数据对比结果,可以得出添加了改性油脂的产品,对冲洗速度、冲洗性和刺激性都不影响。在使用后肤感的紧绷感还有改善。
表9 使用感对比
3 结论
试用结果表明,PEG-75牛油树脂甘油酯类、橄榄油PEG-7酯类、PEG-8辛酸/癸酸甘油酯类三种改性油脂在0.5%以下,与氨基酸慕斯产品具有良好的配伍性能,对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慕斯产品的耐热耐寒稳定性、pH没有明显的影响;对产品的泡沫能提升绵密和持久性,明显改善产品使用效果,提升产品洗后肤感的滋润度和减少肌肤的出油率,是温和、安全的化妆品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