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以一年级上册语文统编教科书使用为例
2022-01-01翁培英
翁培英
(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 福建·厦门 361009)
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语文独特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与德育教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统编教科书的编写立意突出体现了国家意志,建立核心价值观,强化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播种文化自信。根据洛克的“白板说”理论,一年级的孩子宛如一张白纸,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在实践中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和素养。
1 开展国家意识教育,树立“中国心”
梁启超先生所写的“少年强则国强”的“中国梦”已过百年,新时代少年的“中国心”仍在持续跳动着。五星红旗承载了中国人满满的自豪感、使命感和归属感。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家意识的教育,能为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打下基础。学会向国旗敬礼,能表达我们心中这份尊敬与爱,树立“中国心”。
1.1 学会敬礼国旗,培养爱国意识
一个刚踏入校园的小学生,他人生的第一课是什么——国家!在统编语文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入学教育单元中,第一课便是《我是中国人》。为了让学生心中留有国家的概念,化抽象为具体,教师提前布置学生观看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聆听国旗的故事,初步感知国旗。课堂上,通过视频回顾、课文插图和实物展示,加深学生对国旗、国徽、天安门等具有标志性事物的印象,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在学生心中播下国家意识的种子;课后,教师布置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向国旗敬礼,延伸课堂,激发学生爱国意识。
1.2 体会闽台情缘,坚持“一个中国”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学生对“一个中国”有更直观的理解,加之班级中有一些是台湾籍学生,故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身份产生认同与归属是十分必要的。在《我是中国人》一课,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人都是中国人,同时,中国版图上居住的不同地区的人也都是中国人——台湾亦是如此。在教授《欢迎台湾小朋友》时,首先通过中国地图的展示,让孩子寻找台湾的位置,直观感受台湾与大陆的距离和关系;接着让台湾籍的孩子向大家介绍台湾的风土人情,教师补充介绍台湾与大陆的紧密往来,并借助学校的“假日小队活动”,带领孩子们实地参观厦门园博苑、博物馆,了解“闽台缘”,帮助孩子初步形成国家概念,培养孩子们的“中国心”。
2 开展文化认同教育,传承“民族魂”
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首先要从语言、文字的文化自信开始,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开始。只有让学生了解民族的历史和未来,认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能在其心灵深处构筑强大的理想和道德支撑。
2.1 文化的弘扬——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每个人心中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如何从语文课堂上挖掘并加以运用这些资源便是对教师的一种考验。《诗经·大雅·文王》中提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秉承的行为习惯,有些已经深入骨髓,从孩子呱呱坠地时,便已被浓厚的文化包围。这一幅幅刻在记忆深处的美好画卷,也是支撑一代代人传承血脉和文化的动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低年级是学生行为、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开展渗透德育教育,在实践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规范。
剪窗花、贴春联、放鞭炮等传统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统编教科书第一单元在“快乐读书吧”栏目中安排了《剪窗花》这首传统氛围浓厚的儿歌。为此教师结合美术学科进行跨学科融合,在学习儿歌的同时,与学生一起动手实践剪窗花、画春联,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同时,开设系列“故事爸妈进课堂”课程:开展“新年的邮票”“做腊八粥”“我的灯笼”主题活动,把理论和实践相统一,丰富学生的文化阅历,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将优秀传统文化的“魂”映入每个人心中。
学习古诗文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蒙以养正,我们可以用优秀古诗文开启一年级的孩子诵读的第一抹色彩。统编教科书给了我们这一方向。在传统蒙学的选择上,选编了《三字经》《笠翁对韵》等传统国学经典,简洁通俗、朗朗上口,蕴含深刻道理。学生利用早读、课前三分钟以及新媒体技术——微信小程序“小打卡”等进行经典国学的诵读,既感受了文化韵味,也在潜移默化中吸收文化营养,培育核心价值观,积淀文化底蕴,提高语文素养。
2.2 汉字的传承——赋予符号以想象的含义和丰富的意蕴
语言、文字是德育教育中表达和传承的重要手段。汉字赋予符号以想象的含义和丰富的意蕴,并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承载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每个人的名字由来,更是饱含了家人的殷切希冀。故而,把握好语言、文字的学习方向和学习目标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是很重要的。在教学《金木水火土》一课中,古人用“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揭示自然的构成,影响至今,许多姓名中也有五行的学问。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名字中隐藏的“秘密”,回到家和爸爸妈妈交流,用绘画的形式将自己的名字“画”出来,张贴在教室作品栏中,把所思所得在班级及时地分享、交流,把传统文化落实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课后,学生很高兴地将了解的信息进行分享:如“泽洋”这一名字中三点水出现的频率很高,是因为家中长辈认为孩子五行缺水,故起名时就起了水多的字。在课文《日月水火》中,笔者通过宣传片《汉字》和课外书《有趣的汉字》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渗透汉字的演变与发展,对比其他国家的文字,学生立马对汉字有了身份上的认同,对本民族的汉字更为亲切。
3 开展公民人格教育,做好“现代人”
语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体现时代性。生活实践是学生情感的催化剂,道德体验是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提高思想认识,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一种有效方式。
3.1 崇尚劳动,铸魂社会主义核心观
“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道。在改版的统编教科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的“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由原先的《小兔子乖乖》换成了《小白兔和小灰兔》,借小白兔的话告诉大家: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短文把热爱劳动的道理渗透于生动的故事中,树立劳动光荣的意识,引导学生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做一个勤劳的人。按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化发展理论的解释,六岁到十一二岁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的阶段。观察这阶段的孩子会发现,孩子乐于劳动,享受劳动的过程。为此,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回家和大人续编故事,并鼓励孩子和家长一起种植鲜花、绿植,感受劳动的快乐。用栽种的鲜花、绿植装点教室,享受劳动创造的价值,润物细无声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养成良好的品格。
3.2 研学实践,养成知行合一好少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我校每学期都开展研学实践活动,通过研究性学习体验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感悟中华传统美德。在研学活动前,结合《语文园地三》“秋游的时候,你想带些什么”进行教学,将抽象、枯燥的拼音拼读变得真实可感。通过实物的展示,激发学生拼读的兴趣,加深拼读记忆,提高学生汉语拼音拼读能力。在教学课文《明天要远足》时,学生相机结合自己的研学经历,交流讨论课后习题“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在贴近学生当代生活的同时,让学生大胆表达,有话可说,寓教于学,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总而言之,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们在实现语文这一学科个性的同时,也要把握德育渗透的层次和方向,将德育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两者有机结合。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实现真正的教书育人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