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支架:从单一走向多元
2022-01-01郭跃辉
文∣郭跃辉
近日,笔者观摩了数节中考复习备考教学课堂。教师对中考考点把握得比较精准,能够针对知识点进行试题分析与训练。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过于重视知识点本身的简单操练,过于执着给学生提供答题公式、模式,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布鲁姆提出的“支架式教学”理论认为,教师首先要在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学习目标之间建立一种帮助学生理解的支架,然后在这种支架的支持下,帮助学生掌握、内化和建构所学的知识技能,最后再逐步撤除支架,让学生独立完成对学习的自我调节。通过对中考复习课的观察,笔者发现教师提供的教学支架较为单一,主要是知识支架,包括语法知识、文体知识、技法知识等。为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率,教师有必要搭建更多的教学支架。
一、思维支架:从静态知识到动态内容
布鲁姆将知识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反省性知识四个维度,事实性知识指的是“学生通晓一门学科或解决其中的问题所必须知道的基本要素”,概念性知识指的是“能使各成分共同作用的较大结构中的基本成分之间的关系”。这两类知识是静态化、固定性知识,例如固定的语法知识、静态的文体知识、琐碎的技法知识等。学生的学习内容,不仅仅是识记这些静态知识,更主要的是将其应用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结合动态的内容培养起解决学科问题、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例如,A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对联知识的复习,提炼出了“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内容相关,平仄相对”的概念性知识,总结了对联题的几种类型,指导学生利用对联的基础知识进行训练。实际上,此类静态、固定的语法知识,可以用来判断对联是否工整,但在“补写对联”“提炼对联”“重组对联”等题目中,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的效用是有限的。例如,2019年广东省中考试题“基础部分”的第5题第(2)小题:
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无处 随时 不清风 动来 举起 消酷暑
根据“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内容相关,平仄相对”的对联常识,学生很容易判断“无处”和“随时”相对,“举起”和“动来”相对,“消酷暑”和“不清风”相对,而且“不清风”的“风”为平声,当为下联。但不少同学写的是“动来随时消酷暑,举起无处不清风”“动来无处消酷暑,举起随时不清风”“举起无处消酷暑,动来随时不清风”等。从动态内容上讲,“不清风”意为“没有清风”,只能和否定词语搭配才能表达正确的意思,因此“随时不清风”的搭配不符合生活逻辑。对于“动来随时消酷暑,举起无处不清风”的组合,执教教师认为不符合标准答案。实际上,尽管该组合搭配与标准答案或对联原文不符合,但不论从静态知识还是具体内容上看,也是正确答案。
A教师又以广州市2020年中考试题第5题为例,进一步复习巩固对联知识。题目如下:
广福戏台藏身于荔湾区恩宁路的粤剧艺术博物馆,是一座纯木结构建筑。这座古色古香的大戏台依水而建,一年四季都有免费演出,市民可以在水边凭石栏赏粤剧。文佳来到广福戏台,有感而发,写下一副对联。
上联:登古台唱新韵演尽喜怒哀乐
下联:
A.临碧水着红装遍赏起承转合
B.入云山对夕阳惯看秋月春花
C.倚玉栏临碧水赏遍春夏秋冬
D.戏楼里凭石栏品味唱念做打
师生完全抛开了题目所给文段的具体内容,只是根据对联的静态知识,判断四个选项的对仗是否工整,结果不少学生选错了答案。上联主要是从“唱戏”的角度写的,下联则需要结合文段内容判断。C选项中的“玉栏”是对文段中“石栏”的美称,“临碧水”照应了文段中的“依水而建”,“春夏秋冬”对应的是文段中的“一年四季”。从内容上看,C选项不只符合文段内容,同时也符合对联的常识。
这说明,静态知识不能完全解决学生的答题问题。学生所要获得的,不是一条条固定的语文知识,而是在动态的内容中运用知识,进一步自主建构知识。在中考复习备考过程中,教师尤其要关注静态知识背后的语言、篇章、素材等动态内容,这是真正的思维支架。
二、知识支架:从“要求”到“程序”
布鲁姆说的程序性知识指的是“如何做什么,研究方法和运用技能、算法、技术和方法的标准”。梳理中考复习课例不难发现,课堂上的程序性知识化身为“答题公式”“答题套路”,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依然占较大比例。如何开发出具有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导的答题程序,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中考复习教学中,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隐藏在审题要求、答题要求中。例如,B教师执教了一节语言应用复习课,给了学生如下提示:审题——明确要求,读材料——读全读懂,表达——有序有据,这是对语言应用类题目答题方法的提炼与概括。但这些内容本质上属于“要求”或“规则”。学生自然也明白“明确要求”“读全读懂”的重要性,但究竟如何操作才能实现“读全读懂”呢?这就涉及“程序性知识”的“如何做”的维度了。“如何做”不仅包括“做的方法或策略”,还包括“做的流程或程序”。正如安德森等人所说:“程序性知识反映不同‘过程’,而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涉及可以称作‘结果’的部分。”对于漫画类题目,B教师指导学生概括漫画内容的过程是出示题目—学生作答—核对答案—教师讲解。经过三道题目训练后,学生依然在“说明漫画内容”方面失分,原因是信息捕捉不全面。面对这种学情,教师依然强调“仔细观察画面,客观描述内容”,显然无法实现应有的教学效果。此时,教师应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捕捉完整的漫画信息”的程序性知识。例如,先关注并写出漫画的题目,再对漫画内容进行分类或分块,接着按照不同类别或板块有顺序地描述,注意画面中有什么就说什么,不做过多的想象和推理。
类似的程序,反射到学生头脑中,就不再是一个个的“知识点”或并列的一条条的“答题要求”或“答题规则”,而是成为一种“知识图式”。按照图式理论,人的所有知识都组成一定的单元,这种单元就是图式。包括在这种单元里的东西,除了知识本身之外,还有关于这些知识如何被运用的信息。图式的内部结构是一种相对抽象的构架。当琐碎的知识转变为结构化图式或程序后,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再比如把握图表信息,以“读全读懂”作为“要求”,就不如转变为“先关注标题,再分别从纵、横两个方向观察数据及其他信息,围绕标题或题目其他提示概括结论,结论中最好不出现具体的数字”等思维流程。
三、同伴支架:从独立训练到互助学习
对于语文知识教学与复习,不少教师采用的是“教师讲解—学生识记—反复训练—复习强化”的模式,这种单向学习的效率是比较低的。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同伴支架的作用,变独立训练式学习为互助学习,就可以提升教学效果。
C教师执教一节“仿写句子”的复习备考课,学生普遍反映仿写题难度不大,答题障碍在于经常会陷入“词穷”的状态,即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表达相应的意思。面对此种学情,教师须在教学层面上进行应对,不能进行“加强词语积累”“多做仿写题”等大而无当的指导。C教师创造性地运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请每一名同学说出一个主题词或形容词,学生一边说,其他学生一边判断这些词是否符合题意。例如:
见了大河的汹涌,没见过大山的巍峨,真是遗憾;
见了大山的巍峨,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是遗憾;
见了大海的浩瀚,_________________,依旧遗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是遗憾;
出发吧,永远出发。世上有不绝的风景,人有不老的心情。
题目要求将画线句子补充完整,C教师请学生依次说出自己能够想到的词语,包括名词和形容词。在“头脑风暴”活动中,大漠、大江、大峡、大雪、大潮、大地、星空、旷野等系列名词以及辽阔、广袤、广阔、博大、壮阔、绵延、广博、雄伟、苍茫、雄浑、壮美、高峻等形容词,在学生的相互启发中相继迸出。这就有效地弥补了学生“词穷”的缺陷,充分发挥了同伴支架的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说:“学习不应只是个人的事情。学习作为一种社会经验,需要与他人共同完成,以及通过与同伴和老师进行讨论及辩论的方式来实现。”作为知识教学与复习课,学生独立学习和训练固然重要,但有效运用同伴支架,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果。D教师指导学生作答文学类文本阅读中人物形象分析类题目,当学生呈现答案后,D教师不仅请学生讲述思考的过程,总结回答此类题目的经验心得,同时请其他同学对该同学的答案进行点评,从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这实际上是运用元认知策略,即个体对自己认知加工过程的意识和监控。学生总结反思作答的过程,属于认知的监控,而同伴的点评则是一种评价,即“对思维、学习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以及对判断作出的反应”。当然,不少教师认为这种学习方式过于耗时,学生做题的数量有限,不能够对所有题型进行训练。这其实是对教学效率的误解。提升教学效率,不在于学生作答了多少题目,更不在于教师讲解了多少题目,而在于对题目背后的知识进行有效把握和运用,在于教师使用一定的认知策略指导学生内化知识、建构知识、运用知识。
总之,教师在进行中考语文复习备考教学时,要以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要注重给学生搭建多种支架,包括思维支架、知识支架、同伴支架等,改变“知识点识记+刷题训练”的思路,真正培养学生的学科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