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途径

2022-01-01姜励

参花(下) 2021年1期
关键词:音阶音准声部

◎姜励

合唱是小学歌唱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很多学校着力选择的校本课程。作为一种集体性的歌唱活动,除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外,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合唱教学中,学生对音准的把握既关系到合唱教学的实效性,也体现出教师在教学方法运用上的合理性。因此,正确认识合唱教学中学生音准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助于合唱教学的顺利进行,本文从以上两个角度出发,结合笔者的合唱教学实践进行论述。

一、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产生音准问题的原因

(一)缺乏音阶意识

音阶与音列在概念和实际应用上都不同,在合唱教学中,无论是进行音准训练,还是选择教学曲目,都需要考虑到音阶问题。一般而言,在合唱发声训练上都是从基本调开始的,按照C大调音阶锻炼学生的音准,而很少从调式音阶的角度进行考虑,所以很多学生对于不同调式的音阶感到十分陌生,在训练其他调式的合唱曲目时,常常会出现音准问题。另外,在音准训练中,大多数教师尤其注重对自然音级的练习,也就是钢琴上的白键音高,相应地缺乏对变化音级的练习,所以,大部分学生经常在半音的音准上出现偏差。

(二)缺乏音程概念

合唱有着极为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和声是合唱曲的特点,有了和声,即使再简单的音乐都会有很好的音响效果,它给单一的旋律增加了立体感。从小学中高年级开始,大量的二声部歌曲成为音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唱教学可以从轮唱开始,逐步过渡到多声部的合唱形式。学生刚接触到这样的曲目,如果教师没有很好地建立音程的概念,不注意进行和声的练习,教学没有章法,会给学生造成学习难度,甚至是困扰。普遍的问题是,分声部唱各自的旋律没有问题,只要两个声部合唱就打架了,根本找不到音,有的在两个声部间穿来穿去,最后只听到一个声部的歌声,合唱教学失去了意义。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兴趣,还会出现畏难情绪。如果缺乏音程概念,那么要想在声部里唱准自己的旋律,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

(三)缺乏节奏意识

合唱中的各个声部由独立的旋律构成,旋律的两个基本元素为音高和节奏。很多教师认为,对音高的掌握是保证音准的唯一要素。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合理的,因为节奏对音准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首先,节奏具有强弱意义,在合唱中,强弱由语言、气息进行控制,如果语言中语气、语势掌控不稳或者气息控制不足,则体现不出节奏的重音效果,也必然会影响音准;其次,节奏具有时值意义,在固定的节拍和速度下,每一个音符都有着严格的时值要求,如果学生对时值的掌控不稳,必然会造成抢拍或者拖拍的情况,这也是造成音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气息控制不稳

气息作为歌唱的动力,在合唱中对声音的表现起到了决定作用,在进行合唱训练时,常见的问题就是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其原因就是没有从根本上掌握气息的运用方法。从学生合唱训练的情况看,在唱高音时,由于缺乏气息的支持,声音的通道打不开或者形成鼻塞,声音难以从口腔进入头腔,一般会造成声音偏低的情况;而气息支撑过于用力,会使发声器官肌肉的紧张度增加,容易造成音高偏高的情况。从低音的音准看,在歌唱过程中,如果没有采用灵活的换气和气息的控制,也会造成低音偏高的情况,而从高音区瞬间进入低音区时,则会造成低音偏低的问题。由此可知,气息的控制对音准表现起到决定性作用。

(五)心态调整不足

合唱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音乐表现形式,它要达到表现音乐内容、树立音乐形象、传递思想感情的效果,还要走上舞台面对观众。合唱表演或者比赛是检验学生合唱能力的平台,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学生都能够对音准进行很好的掌握,其原因在于对场地、观众情况等客观因素都非常熟悉,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然而当在正式演出或者是在比赛舞台上表演时,很多学生就会产生临场紧张的心理问题,这也是造成音准问题的主要原因。

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音准的培养途径

(一)通过听音模唱训练音阶

在小学合唱教学中,听音与模唱是建立学生音准意识的主要途径。听音指的是对音高的听辨,一般以la作为标准音,根据各音与标准音之间的音程关系而确定音名或者唱名;模唱指的是教师弹奏一个旋律片段,由学生根据听觉记忆用声音进行表现。笔者认为,在具体的训练中,无论是听音还是模唱,都应当从音阶的角度予以实施。如在初级的合唱音准训练中,需要从C大调开始,学生通过对C大调音阶的反复模唱了解不同音程度数之间的关系。当学生对C大调的音阶掌握熟练之后,便可以加入听音和旋律片段模唱练习。C大调作为合唱教学中听音和模唱训练的基本调性,其音阶为自然音级,在变化音级的教学中,笔者主要是通过转调的手法让学生听辨不同调式音阶的特点,主要的途径是以C大调为基础,然后向G大调和F大调晋级,着重训练#F和bB这两个变化音,由此而引入半音阶的知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可以使学生逐渐掌握其他的变化音阶。

(二)进行和声音程练习,提高听力

学生若没有一个良好的聆听习惯,缺乏对多声部和谐的体验和合唱成功的经验,就会对合唱不感兴趣。因此,要让学生感受到和声的美,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声音程的练习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给学生听辨和声音程的时间,小学阶段的合唱作品一般都是三度音程的二声部歌曲,怎样能唱准自己声部的同时听到另一个声部?在训练学生的听力时分声部进行,一组唱一组听,教师用手势直观地提醒音程的高低,纠正演唱时捂耳朵或者大声喊叫盖过别人声部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其次,在演唱作品中采取先易后难、分小节分段落熟悉和声旋律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合唱的魅力,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和声音程的学习,主要是构唱和听辨的学习,这两个内容要做到相互穿插,要听中有唱,唱中有听,两者相结合,做到融会贯通,使之完善。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自编二声部的练习曲,进行长期练习,使学生形成稳固的内心音程、音准感。有了一定的积累后,再拓宽学生的视野,欣赏童声合唱、混声合唱,观看演出视频,这时候他们已经有了会听音乐的耳朵,能感受到音乐的立体丰富和美妙的和声息息相关。和声音程的学习,是整个视唱练耳课程学习的基础,是唱好合唱的基本功,所以,重视构唱和听辨的学习始终是不可忽视的。只有这样,才能使以后的学习不走弯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节奏训练贯穿教学始终

针对学生因缺乏节奏意识而造成的音准问题,笔者在合唱教学中十分重视学生的节奏训练。具体的方法是,首先以合唱曲谱作为节奏训练的依据,各个声部的学生分别负责各自的声部节奏,并以不同的声势进行表现,如拍手、拍腿、捻指、卷舌音等,先通过这些声势使学生熟练掌握各自的声部,然后在各自的声部中加入母音的练习。这样既能够训练学生对节奏意识的掌握,又能进行音准、发声的练习。其次是将节奏训练贯穿于合唱教学的始终,要加强平稳节奏训练、变化节奏练习,提高学生对节奏变化的灵敏性。尤其是对于高学段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对节拍以及各种节奏型掌握得十分熟练,但是如果忽略了对节奏训练的环节,在合唱教学中也是不可取的。因为音乐创作繁荣发展,合唱体裁的作品创作受到高度重视,多元化风格的作品不断涌现,尤其重视对节奏元素的运用,所以在合唱教学中重视节奏意识的教学对学生音准的把握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探索气息控制的有效途径

在小学合唱教学中,对气息控制的把握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具体的训练中,主要涉及灵活地换气和气息的保持这两个基本要素。首先,换气的目的是为了给发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给予学生最基本的音准支撑;其次是通过气息的保持实现对力度强弱的控制。从换气的角度看,在教学中需要使学生了解作品中的乐句结构,针对每一个句的停顿进行分析,以便选择呼吸方法。一般在慢速旋律中,采用缓吸缓呼的方法,反之则采用急吸缓呼或者急吸急呼的方法,这需要根据旋律进行的特点而选择合理的换气方式,在具体的运用上则要考虑到音准的问题;再次就是在气息的保持和控制上要注意强弱变化,在演唱高音时,通过腹肌和膈肌的调控作用使气流达到目的音,让学生体会达到音准时的气流强度,并对这一强度进行固定,这样在演唱中便可以根据肌肉的记忆对气流强度进行把握。在低音的演唱上,则需要对学生进行低位置的气息控制练习,使学生在气息放松的状态下掌握低音的音高。

(五)不断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是小学合唱教学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在教学中不难发现,除了天生的五音不全,有的学生存在较为严重的怯场问题,主要原因为对自己的演唱不自信,而且这些学生也是很容易造成音准问题的群体。笔者认为,除了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外,还需要在教学中进行个别辅导,具体的途径就是让他们独自上台演唱自己的声部,即模拟舞台表演,逐渐使这些学生达到驾驭舞台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合唱作为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主要途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会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合唱又是重视集体协作的一种音乐体裁,只要有一名学生存在音准问题,就会影响整体的艺术表现。所以,在小学合唱教学中,对于音准的把握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除了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之外,还需要探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只有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够有效提高小学合唱教学的质量,这也体现出合唱教学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方面的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音阶音准声部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大小调五声音阶,来了解一下
对称音阶(Symmetrical Scale)解析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多声部视唱训练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小提琴演奏音准的方法探析
论影响合唱作品音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