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耦合路径研究

2022-01-01王岚

参花(下) 2021年1期
关键词:思政院校高职

◎王岚

一、引言

(一)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

近几年,各高校围绕“课程思政”这一关键点开始了对课程思政的探讨。以“课程思政”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模糊检索,共出现词条7714篇,其中2018年744篇,2019年2891篇,截至2020年8月达2768篇相关论文,呈现井喷状态。学者们围绕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原则、改革的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考核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探讨。如杨静的《高职商务英语课程与德育融合的探索与实践》,曹胜彬、王馨的《工科大学生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工程科技写作>为例》,郑迎飞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考——以<投资学>课程为例》等。由此可见,“课程思政”作为这几年的研究热点,备受关注。

(二)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结合的必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也不断滋养着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食粮和重要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定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也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2020年新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

尽管国家制度层面对高等院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但研究情况并不客观,笔者对2014年1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期间的中文文献数据进行了检索,以“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并以“高职院校”为主题词频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词频设定为精准,文献来源及支持基金设定为不限,共检索到29条中文文献数据。相比于“课程思政”检索出来的庞大数据,关于“传统文化”并“课程思政”的数据少得可怜。基于此,高职院校如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堂,基于“课程思政”的视角,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发挥育人价值,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中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理念、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方式上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融入意识淡薄

在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这一问题上,参与问卷的教师70%以上认为学生应当参加与传统文学相关的社团活动。结果显示部分高校教师尚未能充分意识到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和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或者说融入程度还不够,而将这一重任归结于高校社团活动。教师还存在未能在课堂教学中主动积极地挖掘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耦合点,开发资源,并谋求中国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合,而是割裂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成为“孤岛”。

(二)缺乏系统化教育模式

很多高职院校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尚未形成系统化、可操作、可借鉴、可推广的教育教学模式。比如在教材编制上,尚未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材。高职院校专业众多,每一个专业与中国传统文化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如何挖掘、融入、实践,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精力,而高职院校保障体制还不健全,无法真正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考核评价上,存在众口难调的问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庞杂、博大精深,高校教师因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理解的不同而产生教学差异,因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素材的选取和解读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教师自行其是现象比比皆是,致使高校课堂中优秀传统文化教学难以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考核体系。

(三)课程定位单一化

受教师认知、学生态度、人才培养课时限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并未开设专门的课程,而是仅限于感兴趣的教师开设一两门选修课,将其作为必修课开设的院校更是凤毛麟角。这就导致高职院校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停留在自生自长阶段。

(四)实践教学多样化缺失

在调研中发现,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实践教育局限在社团活动上,以陕西某职业院校为例,历年来的“白鹿原名师大讲堂”“淑女养成”“汉服时装秀”“端午节包粽子”“非物质文化展演”等社团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也产生过不错的社会影响力,但就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上还缺乏多样化的举措。很明显,高校社团活动这一“第二课堂”的中国传统文化践行效果要优于传统课堂,但这一实践方式却多被国学礼仪、文化社团所代替,呈现出碎片化、阶段化的特点,缺乏系统完善的实践体系和丰富多样的实践形式。

三、融合路径

(一)建立健全的保障机制

开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融入职业院校专业技能课程并非易事,除了教师本人付出更多的精力,还需要学校从制度层面,在奖励激励、组织保障、经费保障、评优评先、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出台相应的规定,最大限度地释放教师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和动力。在组织保障上,结合各高职院校实际,成立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教务处联合主导,宣传部、学工部等职能部门和各院系协同配合共同参与的工作体制机制,负责通盘考虑,全面制定、协调各行政部门、各院系在课程开发上的问题;在教学科研上,大力提倡在校本资源开发、校级精品课程的打造和推广、活页式教材、科研项目申报、教学比赛等方面融入传统文化资源,鼓励教师挖掘切合自身专业的文化资源;在奖励激励上,制订颁布专门的奖励制度,奖励在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方面做出突出成果的教学团队,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审等方面予以成果认定和积分转化。

(二)顶层设计课程思政

各学院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专业特点,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共建团队,形成课程思政专门化一对一、一对专结对子运行机制。由思政课专业教师和通识课教师组成课程思政共建人,指导、帮助专业课教师深挖课程思政和传统文化资源,形成三方协同育人模式,使专业课和课程思政、传统文化课同向同行,整体推进传统文化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例如,构建“中国系列”课程群。设置涵盖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中国传统文化”专业特色课程,“中国建筑”“幼儿国学”“旅游中国”“中国服饰”等“中国系列”课程群,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职业技能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以此统领学院各个专业课程的“供给”,形成从“单一课程”到“课程群”的课程模式。这样,既有凸显职业特色的专业课整体融通思政,又有特色传统的文化课程。

(三)打造多样化实践模式

在夯实教室教学“第一课堂”和社团活动“第二课堂”文化育人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新鲜有趣的传统文化实践教育模式。结合专业特色和实训课,在校内打造实践实训基地、名师工作室、非遗工作室、艺术工作室、文化工作坊等平台,作为创新型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联合实训基地、知名企业、民间艺术家等,挂牌成立传统文化育人基地,形成校内校外联动机制,拓宽传统文化实践模式,打造特色品牌,形成联动效应。此外,进一步丰富社团活动,成立特色化社团,打造一团一品格局,如开展学习地方戏曲、地域文化寻根、家乡传统文化推介会、历史背后的故事等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进行课外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改变他们的行为,共同推动高职院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扎实落地,而不是仅停留在口号上。

(四)创新教学形式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仅停留在课堂,特别是选修课上这一单一化问题,创新教学形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势在必行。譬如新媒体技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开发优质课、微课、在线课等形式新颖、短小精悍的课程,建设优质微课中心,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充分利用新技术探索全新教学、互动模式,如手机 App小程序等,设置传统文化闯关游戏,进行积分兑换和线下奖励,激发学生了解、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打造传统文化虚拟体验馆,开展穿越时空、实景礼仪、隔空对话、传统节日、特色小吃、服饰体验等线上虚拟体验。通过这些新鲜有趣的手机游戏,虚拟穿越,拉近传统文化与当下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在充满个性化体验的听、触、摸中达到修身、端行、润心、立德的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思政院校高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