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质压花传统工艺创新发展研究

2022-01-01

华东纸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压花纸雕纸浆

王 怡

(渤海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辽宁 锦州 121013)

“压花”又被称为“平面干燥花”的一种,最初是由植物标本发展而来,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让植物的根茎花叶得以长久保存,并作为主要素材用来制作压花工艺产品,通过拼贴、粘合等方式展现植物的自然形态之美,以自然铭记自然,以永恒定格瞬间。在世界范围内,压花传统工艺与各国文化传统相结合形成各具特色的风格,衍生出各有千秋的创作理念。“最初的压花工艺起源于500多年前的欧洲,由学术性质的植物标本制作的压花画衍生而来”[1],到19世纪末期的维多利亚时代,压花艺术发展到一个高峰,形成了典型的“维多利亚式”艺术风格,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构图、色彩等概念,随后压花传统工艺从英国传入美国、日本、丹麦、乌克兰、芬兰、意大利、加拿大、荷兰、德国等30多个国家。在中国,唐宋时期的“红叶题诗”可以被视作为压花艺术在中国的源起,以纸张为主要载体的压花艺术雏形开始出现。然而历史文献中有关“压花”的记载甚少,民间虽存在从事压花艺术的手工艺人,但仍未使得这门艺术发展壮大并形成专门的流派。直到近代以来的压花传统工艺与中国的写意山水和传统文化相融合,创作出了具有中华特色审美意趣的压花工艺品,使得中国的压花艺术终于自成一派。

1 纸质载体与压花传统工艺的关系

1.1 纸因质而不同,丰富压花传统工艺的表现形式

传统压花工艺发展到今天,其文化产品大多包含了以纸张为原料或主要物质载体的压花画作、压花装饰家具、贺卡、屏风等艺术作品和生活用具,涉及艺术、生活、饮食、教育等多个领域,但是整体上的艺术表达方式仍然变化不大。

尽管如此,在压花传统工艺五百年间的流传与发展当中,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压花传统工艺的创作材料和主要载体都始终与纸张这一要素紧密结合。随着造纸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纸张不再拘泥于一形一类,也正是因为纸张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以纸张作为主要载体的压花艺术有了更加多元的艺术语言和艺术空间。纸张的质地、色彩、规格、厚薄、形状的差异都会对压花艺术创作产生影响,例如牛皮纸色泽复古,纸张韧度高、拉力强、质量较高,在创作过程中不易损伤,甚至可以在牛皮纸张的基础上制作出不同的人物剪影,创作出压花皮影类的文创产品。创作者根据纸张属性不同、创作主题不同等,可以对压花工艺载体进行合理选择和巧妙设计,充分利用纸张性能、质地的不同展现压花要素的自然之美,使得纸张与压花在平面上呈现出画面构思的精巧、和谐,相得益彰。在千变万化的纸张上,“纸”与“花”互为帮衬,不断丰富着压花传统工艺的艺术表现形式。

1.2 压花传统工艺形式多样,以纸质载体为主要依托

压花传统工艺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压花传统艺术作品的门类也在不断丰富,其艺术展现形式更是丰富多彩。单是压花画的风格就可分为写意、写实以及水晶装饰画等多个类别,其压制方式包括了干燥板压花法、微波压花器压花法以及自然重力压花法等多种方法,但不管是何种压制方式和艺术展现风格,在压花材料的选取和压花传统工艺创作载体的选择中,始终都离不开纸张,这些纸张最终也将作为压花作品呈现的主要依托而存在。甚至于在压花工具的选择上也少不了纸张的作用,在对花材的压制过程中也会依据气候、地理、环境等影响因素的不同而进行择优处理,例如“对于我国北方等气候比较干燥的地区,秋季飘落的变色叶片可以不用特别的压花工具,可以用一些家里的吸水纸、旧报纸、用过的打印纸、旧杂志、厚重的旧书就可以压制含水量较少的秋叶。”[2]尤其是在最初的压花工艺创作过程中,压花工艺起源之初就是以画作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以大小、形状、色彩、质地等属性不同的纸张作为创作载体,托起创作者手中色彩斑斓的压花世界。直到现在,以纸张为载体的压花作品仍是大众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种类之一,不管是压花装饰画还是压花在家具软装、包装设计以及生活用具中的设计运用,都无所不见纸质载体的身影。可见,纸张是压花传统工艺设计与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其艺术展现形式的主要依托。

2 纸质载体推动压花传统工艺创新发展的意义

2.1 增强审美趣味,推动美育教育

造纸术发明以来,纸质材料便在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中得以不断演变发展,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形成了一系列与“纸”有关的艺术类别,例如纸浆艺术、纸雕艺术、衍纸艺术等。压花传统工艺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传承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例如传统压花工艺仍未形成系统的培训体系和教育体系,宣传力度不够,当前我国压花传统工艺创意设计单一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总是会忽略纸张艺术在压花传统工艺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以往的压花传统工艺作品大多拘泥于平面造型的设计,局限在规整的纸质平面背景之上,甚至缺乏具有艺术感的纸质背景设计,忽略了压花艺术与纸浆艺术、纸雕艺术、衍纸艺术等相结合,压花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明显欠缺。“纸”与“花”在创作中本就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共生关系,纸质载体的不断发展演变也可以成为压花创新性发展的契机,帮助提升压花艺术的审美意趣,推动国民美育教育发展。纸张艺术从表征上看,能够更加彰显作品的线条、肌理和质感,而压花工艺则更加注重感性、细腻的表达,两者相互结合可以进一步增强审美趣味,为公众提供更高品质的艺术作品,推动美育教育的发展进步。当前不管是压花艺术还是纸浆、纸雕、衍纸等艺术,在国内都有专门的手工体验工坊或培训教育机构,在部分城市的暑期夏令营活动或美术课堂、手工课堂上也出现了面向学生介绍纸文化、压花文化的先例,并带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感知艺术的魅力,接受美育熏陶,培育艺术审美素养,纸艺文化与压花传统工艺的结合将会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育更多优秀的艺术创新人才。

2.2 推动压花传统工艺跨界融合,为其传承与发展开辟新路径

创新是艺术创作的内在动力之一。现阶段,大多是将压花引入教育、工业、艺术设计等行业和领域,似乎没有注意到推动压花传统工艺跨界融合。实际上,压花传统工艺制作方法简单易操作,选取工具也相对常见简易,只要是在相对平整的纸面上均可进行衔接和拼贴,赋予作品更加灵动传神的情感表达。因此,将纸浆、纸雕、衍纸融入压花工艺创作,可以制作出更多具有审美性、实用性、艺术性的手工艺品或生活用品,可以让一件物品充分展现出多种艺术表现方式,让压花传统工艺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融入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丰富压花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之路。例如,可以将纸雕工艺融入压花艺术当中,结合山川胜迹、自然景色、神话传说、民族特色等中华传统文化元素与各大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等文化场馆和旅游景点相结合,创作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的文化衍生品如书签、贺卡、灯具、图书等,为大众了解和关注压花工艺提供新思路。同时,新的纸质载体将会不断扩展压花艺术语言的表达方式,例如将纸浆材料引入压花传统工艺之中,推动压花工艺设计观念及工艺技法守正创新。纸浆造纸过程中形成的天然材料,由棉、麻、树皮等纤维组织构成,待其自然风干之后会呈现出自然朴素的的质感和纤维美感,充分利用纸浆的这种特性并将其应用于压花制作,能够形成别具一格的压花工艺品,会更加吸引大众眼光,让公众眼前一亮,对受众群体产生更深层次的感性记忆,引发其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更好地理解领悟创作者在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思,创新压花工艺发展途径。

3 纸质载体推动压花传统工艺创新发展的对策

3.1 纸浆艺术与压花传统工艺相结合,突显质感美

“纸浆是造纸的基础性材料,它主要是以植物纤维作为原料,经过多种工序制成的纤维状物质。”[3]纸张是在纸浆的基础上反复抄纸、晾晒制作而来,纸浆材料伴随着纸张的发明、演变以及造纸文化的不断发展而发展,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后不仅改变了我国乃至世界的记事方式,更使得纸浆文化走进大众视野。除了作为书写材料以外,纸浆材料还被运用到其他众多纸制品的制作当中,例如纸扇、油纸伞、纸窗户、灯笼等,被人们作为日常生产装饰的重要材料。纸浆历史悠久,但是作为一门专门的艺术表现形式却是在20世纪末才兴起。1973年,美国艺术家劳森伯格在一家手工造纸坊创作的系列纸浆造型艺术作品,被视为纸浆造型艺术的开端。此后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受其影响开始关注并运用纸浆、纤维等自然而有肌理感的材料进行艺术创作。纸浆艺术在创作过程中具有安全性高、环保性好、可塑性强等特点,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纸浆兼具柔性与纹理性于一身,不仅可以运用于平面设计还可以用于塑造作品的立体感,恰到好处地表现出创作者在作品中想要表达的细腻和质感,为艺术创作者提供更为广阔而自由的表达空间。而压花艺术从空间上而言是一种平面的艺术,创作者通过花材对画面进行拼贴设计,最后呈现出具有文化内涵的图画,以此传递出创作者的内在情感和思想。过去的压花作品更多侧重于其平面美感的呈现,而与讲究线条、肌理和质感的纸浆艺术结合之后能够弥补传统压花在艺术表现方面的薄弱之处,充分利用纸浆造型的合理变化创新传统压花工艺,能够创作出更加具有民族特色艺术风格的作品,譬如以纸浆材料为载体,以压花图画为语言来演绎造纸艺术的前世今生,可应用于相关的造纸艺术博物馆、手工工坊,乃至于作为儿童启蒙教育百科图书,这对于压花艺术而言既是内容、形式上的独特创新,同时也是多种艺术门类的交流融合。

3.2 纸雕艺术与压花传统工艺相搭配,呈现立体美

纸雕又被称为纸浮雕、纸艺,是一种以纸为载体和媒介,通过使用剪刀、刻刀等常用工具进行艺术创作的表达方式。从工艺制作上来看,传统纸雕艺术可分为剪纸、刻纸、卷纸、折纸四大类别,从艺术表现上来看,又可以分为平面纸雕和立体纸雕两大类别。在中国,纸雕艺术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尤其是造纸术发明之后,与纸张相关的手工艺作品例如纸扎艺术、纸雕版画等民间艺术类别也在不断丰富发展。尤其是20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世界手造纸及纸艺家联合会成立以来,纸艺从鲜为人知发展到不断形成多种流派和体系,从平面到立体,在光影、色彩、线条、肌理等方面不断给予人们以美的享受,由观赏性强的艺术品向实用性强的日常生活用具转化,纸雕作品与压花传统工艺品的发展路径具有极高的相似之处。当前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场馆的文创产品中,大多能够看到多种立体纸雕和光影纸雕的身影,还有一些将纸雕艺术与书籍装帧相结合的文创产品,例如故宫推出的清明上河图纸雕灯,即利用纸雕工艺再现故宫建筑的巍然风貌,复原北宋繁华熙攘的市井容貌。目前所见的纸雕工艺更多的以纯色纸张为主,其艺术氛围感的营造更多借助纸张的色彩、光影、涂料等作为辅助,尚未出现以真实花材进行融合创新的艺术作品,而纸雕艺术所营造的三维立体空间感是压花传统工艺作品所缺失的,因此将纸雕艺术与压花传统工艺相结合,既可以充分再现纸雕艺术里的现实世界,同时也可以为传统压花工艺的传承和创新开辟出一条崭新的发展路径,让压花艺术从平面的表现形式转向更具有渲染力的立体感艺术。例如,剪纸纸雕艺术中比较常见的衬色手法是通过采用不同颜色的纸张来进行组合搭配,而与压花工艺结合之后则可以采用压花纸张作为底色,以真实的自然色彩搭配剪纸作品,展现出独具一格的艺术美感。此外,在立体纸雕书中同样也可以将压花花材作为素材进行拼贴嵌入,进一步丰富纸雕艺术语言,创造出更具中国特色审美意趣的创新型压花艺术作品。

3.3 衍纸艺术与压花传统工艺相融合,彰显造型美

衍纸艺术又称为卷纸艺术,归属于纸艺范畴。“衍纸艺术是一门古老的手工艺,据资料显示,它起源于古代埃及,在国外被称为‘paper quilling、paper rolling、paper scrolling’。流入国内后,‘衍纸’的概念最早是朱立群先生在《衍纸的艺术》一书中提出的,取意为造型丰富的、种类繁多的纸艺术。是一项靠手指的捏、卷、折、挑、剪、粘等技术完成的艺术性活动。”[4]衍纸艺术是一项充满趣味性和实用性的生活艺术,虽然在国外得到了较长时间的发展,但在国内仍被视作一项冷门艺术。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衍纸艺术逐渐为大众所熟知,衍纸艺术作品对于制作材料的选取主要考虑色彩、形状、性能、质地等因素,依据具体创作内容不同加以选择,其中包括各种颜色不同的卡纸、牛皮纸、珠光纸、蜡纸、绒面纸等。衍纸艺术作品色彩鲜艳明丽,集绘画、雕塑、色彩艺术于一体,能够通过各种不同性能的纸张拼贴创作出不同风格类别的艺术造型,应用于家装装饰艺术、日常生活用具、产品包装设计等领域。当前衍纸艺术在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而压花传统工艺与衍纸艺术无论是在材料选取还是在创作理念方面都有许多高度契合的地方,因此将衍纸艺术与压花传统工艺相融合,不仅可以为衍纸艺术和压花艺术的创新性发展开辟路径,更可以推动“纸”与“花”的艺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境中焕发新的生机。衍纸艺术传入中国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多元统一的艺术格调。例如梅兰竹菊、青铜器上的夔纹、云龙纹、卷云纹、饕餮等图案纹样、春秋战国时期的蝌蚪文、历代文物上的龙凤纹样、服饰纹样等都已经在衍纸艺术中有所体现。将压花传统工艺引入其中,可以从衍纸艺术所使用的各色纸张开始,在保证作品严整性的前提下辅之以压花元素,更加能彰显作品的造型肌理之美。

压花工艺历史悠久,其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伴随着社会进步,纸张得以不断创新,这为压花工艺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实践证明,“纸”与“花”共同塑造出的压花艺术可以跃然纸上、活色生香、流传千秋、生生不息。因此,从压花纸质创作载体的角度出发创新压花艺术展现形式,在守住最原始的文化内核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创新表现形式,可以丰富压花工艺品内涵,能够有效推动压花艺术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猜你喜欢

压花纸雕纸浆
日奔纸张纸浆商贸(上海)有限公司
卫生纸压花有讲究
卫生纸上压花让纸更紧实
花印苗家——湘西苗族风情压花作品设计构思
纸浆期货市场相关数据
中外压花艺术的起源、发展与推广传承
我的作品
褪去喧嚣 回归理性 让纸浆期货服务实体经济
纸雕:刻下寸寸光阴
心有猛虎 细嗅蔷薇 一场纸雕与染色布花的碰撞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