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加强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2022-01-01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朱慧琴张传胜

农机科技推广 2022年11期
关键词:科技推广农机化技术推广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 朱慧琴 张传胜

2022年8月,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会议召开。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农业科技盛会,是对全国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对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部署。作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农机科技推广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本文对农机科技推广工作成效进行梳理,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时期加强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农机化科技推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农机化技术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在农机化相关政策措施的引导下,我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领域不断拓展,取得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农业机械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在种植业方面,智能化农机研发、应用和推广步伐加快,大马力拖拉机、大型复式作业机具、大喂入量联合收获机等装备和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水稻毯钵苗育秧、玉米免耕播种、油菜毯状苗移栽与收获等技术取得突破,玉米精量播种、收获技术日益成熟,马铃薯、甘蔗、花生、棉花等收获技术与装备研发推广加快。在养殖业方面,标准化、工程化养殖技术装备日益完善,设施养殖、环境调控、农业废弃物机械化处理技术等取得较大进步,蛋鸡离地栖架立体散养技术装备实现突破性进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机械化、精量化饲喂装备系统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在设施园艺方面,水肥药施用装备技术迅速提升,环境控制智能化等设施装备技术得到研发与推广,设施园艺生产能力和科技水平大幅度提高。在农产品初加工方面,生鲜农产品动态保鲜与冷链物流、产地初加工、小麦制粉等一系列技术取得突破,制粉、榨油、榨汁等关键核心装备从依靠引进向自主制造转变,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2.农机化新技术应用得到快速发展。小麦、水稻、玉米等九大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和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机收减损技术指导意见先后发布,推动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有力促进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提升。加强先进技术集成示范,水稻大钵体毯状苗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冬闲田油菜毯状苗高效移栽机械化技术等一批农业机械化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重大引领性技术和主推技术,有效引领农机化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全国累计创建700 多个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围绕农业绿色发展和现代农业需求,积极研发推广防灾减灾稳产和增产增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节水灌溉、秸秆还田等先进的机械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不同区域、不同作物适宜耕作技术模式推广面积不断增加。2021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三大主粮机械化水平均超过85%,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在粮食生产中的保障作用愈加突出。

3.农机推广方式不断创新发展。坚持依法、科学、高效、绿色,积极创新农机化技术推广方式,基本形成了推广机构公益化、推广主体多元化、推广领域全面化、推广重点全程化、推广方式集成化、推广服务多样化的“六化”工作模式。组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畜牧水产养殖全程机械化等专家指导组,凝聚力量,发挥人才优势,智库作用有效发挥。打造农机推广“田间日”“牧场日”“水产日”等品牌,推动形成推广搭建平台、科研宣讲技术、企业演示产品、机手观摩学习的合作共推机制,“云推广”“云培训”效果凸显。创新开展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技术大推广活动,助力粮食丰收。在农机化技术推广中积极推动良种、良法、良地、良机配套,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农机化水平提升。

4.农机科技社会化服务有效提升。紧紧围绕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以服务产业发展、服务经营主体、服务市场需求为方向,积极推进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工作,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遴选发布“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托管式、订单式、租赁式等农机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促进了小农户与机械化大生产的对接,推动了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机化服务领域由过去的单一环节服务向全程服务拓展,由单纯农业机械作业服务向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融合服务发展。

二、当前农机科技推广面临的问题

1.农机科技供给还不足。从农机装备来看,机具的可靠性、适用性、先进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在一些领域还存在“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的问题。从农业机械化技术供给来看,单项农机化技术供给多,集成配套技术供给不足。

2.农机化技术推广能力有待加强。新一轮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推广机构专业人才匮乏、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越发突出,部分基层推广人员往往要承担大量的行政性事务,时间精力被分散,在技术推广服务方面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以示范推广项目为主导的模式逐步弱化,推广工作缺乏有效抓手。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与生产企业联系不够紧密,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产学研推用一体化发展机制有待加快形成。

3.农机农艺技术融合还不够。“地不适机”、“机艺不适”“有机难用”等问题交织,品种选育、栽培制度、种养方式、产后加工与机械化生产的适用性有待提升,农机与农艺之间、机械化各环节之间、农机装备之间的集成配套和协调发展有待加强。

三、加强新时期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1.围绕需求补短板。围绕水稻机插机抛、玉米种植收获等短板,加快相关装备研发。落实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用机具研发生产和机械化技术应用调研、适用机具筛选,加快实地验证、技术指导。加强机械化发展布局的研究,针对水产养殖、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水平较低、需求较大的现状,积极探索适用装备、典型模式和技术路径,加强引导推动。以提档升级为目标,围绕“加快机器换人、促进数字应用”,以智慧智能、标准集成为导向,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智能农机装备和管理系统研发,提升农机智能化水平。围绕区域发展短板,紧盯“一大一小”,加快适用机具研发制造,加强鉴定认证、社会化服务、金融保险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建设“一大一小”农机装备推广应用先导区。

2.拓展平台提效果。不断创新农机推广“田间日”“田间学校”“展览+演示”等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等推广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移动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简明直观、双向互动的服务,加快提高技术到位率覆盖率。强化项目支持,推动服务业态创新,继续建设一批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积极培育专业化、综合性农机服务主体,提高科技应用和社会化服务能力。逐级建立重点区域、重点农业经营服务主体、重点农机企业直接联系机制,掌握生产实际及需求动态,加强指导和反馈。创新服务机制,鼓励农机服务主体与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普通农户以及农企构建生产联合体,促进机具共享、互利共赢。加快“互联网+农机作业”应用,推广农机作业服务供需对接、作业监测、维修诊断、远程调度等信息化服务,促进农机共享共用,提升农机服务效率。加快农机作业大数据应用,完善农机化管理服务平台,提升农机鉴定、农机监理、农机购置补贴、农机作业补助核定等管理服务工作信息化水平。

3.创新发展促融合。加快农机研发制造与推广应用紧密协调发展,统筹各方面资源力量,加快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联合体,拓展农机装备应用场景,探索边研发边熟化边推广的新型工作机制,推进稳定强化农业机械产业链、供应链。加强与财政、工信、科技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不断完善农机化技术创新协同机制,合力打造从农机装备产业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代农机产业链。树牢大食物观、大农业观、大生态观,主动加强与种植、养殖、人居环境、能源环保等相关方面的协作,形成服务产业发展的鲜明导向和工作格局。强化科技创新成果集成应用,加快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等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科技现代化。

4.提升能力强支撑。依照《农业技术推广法》规定的“公共服务机构、履行公益性职责”的定位,推动落实法律法规对技术推广投入保障和机构、队伍、条件建设的规定,进一步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形成强有力的公益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确保事有人抓、活有人干、责有人负。明确农技推广人员的岗位职责,完善分级分类培训机制,提高技术培训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健全完善推广人员岗位考评考核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强化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引领,积极争取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加强基层推广机构基础条件建设,促进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猜你喜欢

科技推广农机化技术推广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龙杞3号良种繁育及栽培技术推广与示范”建设示范效果显著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十四五”规划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现代农业背景下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策略
阿拉善生态建设中科技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机化统计工作
洋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队伍现状及对策
必须为县域农机化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乡村e站助力科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