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学科教学中的内隐无意识培养

2022-01-01陈天远

课程教学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显性隐性英语教学

文∣陈天远

英语作为语言是“习得”还是“学得”,是应进行有意识的培养还是无意识的培养,一直为教学界所争议。在英语课中,教师多采用显性的灌输方式进行教学,对文本和语法规则进行剖析、解释,学生有意识地对教师的讲解进行记忆和背诵,通过有目的的训练使语言知识内化。显性教学确实是英语语言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然而,弗洛伊德著名的“冰山理论”中曾提到对意识和无意识关系的理解,他把人的大脑比作海上的一座冰山,有意识活动只是露在海面的冰山一角,无意识活动则是潜藏在大海里的巨大冰山,可见无意识的力量是巨大的。[2]美国的语言学家克拉申的习得—学得假设理论也提出,语言的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是一个无意识的学习过程,它能认识语言的本质并能灵活地运用。[3]本文结合核心素养,探讨英语学科教学中的内隐无意识培养。

一、无意识教学的内涵

(一)对机械、灌输式的有意识教学的批判反思

有意识的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有组织的形式让学习者在正规的课堂训练中学习语言,这是一种理性、有意识的教学过程;而无意识教学则是指教育者利用人的无意识心理,将教育内容寓于一定的生活环境中,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验,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在现今的很多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学更多的仍是注重对知识中过程与方法的传授,强调让学生利用识记的概念对所学内容进行抽象的逻辑推理,学生对语言的认知以“记忆”和重复训练为主。虽然有的公开课会通过设计单词的复现让学生习得语言。但在很多英语课上,当教师新授一个单词时,仍然是通过让学生反复跟读的方式来记住这个单词的发音、拼写和意思。这种对语言的简单记忆过程,让学生难以形成对事物的看法和体验,成为没有发展潜力的人。

(二)有意识教学与无意识教学的互补共生

研究内隐无意识的教学认识不是否定显性有意识的教学认识,两者既相互独立又互补共生。在人的任何认知过程中,意识和无意识都是共同作用的,在同一任务中,意识和无意识之间视条件不同可能会产生协同促进或冲突阻碍的相互作用。故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显性认识事物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意识心智,更要在内隐记忆、内隐思维和内隐认知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无意识加工能力。核心素养也提出要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既包括培养学生的有意识认知能力,也要在学生能适应的环境中培养学生体验感知的无意识能力。

二、英语学科中的无意识教学

(一)英语教学中的无意识培养

英语课程标准把学生的语言能力分为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4]笔者认为,我们一般将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知识视为显性知识,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统一体,将情感态度视为隐性知识。然而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两种常见的弊端,一是过于重视语法规则的讲解,忽略了让学生去体验和感悟语言。教师通过树状图将语法项目一一列出,再附上数个例句,学生通过做相应的选择、填空等练习来巩固对规则的理解,这种情况多见于应试压力大的中学阶段;二是教师让学生进行基本的交际活动,但所有的交际活动都围绕本课时的语法句型,学生只是机械地进行对话操练而不能真正习得语言。这两种弊端都是因为教师过于重视冷峻的外显教学而忽略鲜活情境的内隐教学。故我们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内隐无意识认知能力,无意识认知强调的是对语言的直接体验和直觉判断,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内隐地习得语言和文化。在英语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内隐无意识思维有利于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接受语言知识,学生对于无意识的体验并非是毫无感受,只是省去了体验与客体的自觉联系,意识不到引起体验的原因、客体及情境指向。相比之下,学生习得的知识较外显知识更持久难忘,而且内隐学习的结果可通过无意识加以提取。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无意识培养

自核心素养提出以来,各种关于该主题的研讨会层出不穷。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工具性和育人性两个方面,即不仅要关注学生应该学习哪些英语知识和技能,还要考虑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形成哪些关键技能和必备品格。然而如何在核心素养“热”下进行教学实践的“冷”思考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英语课程对于学生而言,并不像其他学科那样以母语为依托进行教学,它是一个二语习得的过程。为了全面体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结合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现实需求,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5]而这四个维度除了通过显性的知识性教学之外,我们更需要让学生通过无意知觉、无意记忆、无意注意等方式来提高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能力是指借助语言在情境中以听、说、读、写等方式表达意义的能力。然而,与传统的只传授语言知识不同,英语核心素养中的语言能力还包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语言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建构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这种课堂不仅能够将要传授的知识完全自然地融入其中,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英语教学中的语言知识点,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思维品质是指一个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学生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形成英语使用者独有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在思维品质的培养过程中,教师不能让学生被动地跟着学习和思考,要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在实际情境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程晓堂尝试性地结合英语语言的特点和英语学习过程的特点,探讨了有可能通过英语学习促进发展的十种思维能力;[6]文化意识品格的培养除了指对其他国家文化现象和跨文化意识的了解之外,还应该在已有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文化立场、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7]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尤其强调要从多元文化的角度对文化意识进行渗入式培养,教师在教学中通过隐性的文化渗透,使学生建立和提高这种文化意识的敏感度和自觉性;英语学习能力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学习能力以记忆为主。而今天,学生不能再拘泥于以书本、教师、传授为核心的教育情境,要主动运用学习策略明确学习目标合理学习。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坚定英语学习的信心和意志,而学生兴趣和意志的培养可以通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进行无意识培养。

三、英语学科中无意识教学的实践

(一)树立教师的内隐观,重建语言知识结构

英语课的课型一般分为听说课、语法课、阅读课和写作课,虽然教师都知道要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优化语言知识结构,然而由于课时的限制和应试压力,大多数的听说课、阅读课和写作课最终都是换了种形式的语法课。教师生怕在情境中的隐性教学无法让学生正确产出或是生成显性的知识,所以最终放弃培养学生的无意识隐性认知。然而语言兼具明确与默会的特点,即具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特点。故要进行无意识教学,首先教师应树立积极的内隐教学观。传统教学中,教师更重视显性教学,然而相比学生的显性学力,隐性学力的培养更为重要也更为根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转换教学观念,适当帮助学生在无意识中提高主体的理解力和学习能力。

教师除了要树立积极的内隐教学观外,还要重建语言知识结构。任何语言都有其内在的系统和规则,这些语法规则既可以用文字明确地表达出来,也可以通过无意识的方式进行培养。在具体的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英语语言知识进行理解、整合和重构,既要显性地进行语法知识讲解,也要在无意识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学习策略、语感直觉、人文精神、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小学是无意识教学的“主战场”,无意识的英语教学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对于小学教材中出现的单元话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为学生创设情境、丰富对话内容,让学生愿意用自己会的语言进行表达。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shopping”这个话题中,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个flea market,让学生在课前选择自己不需要的物品参与跳蚤市场的买卖活动,每个学生都可以是卖东西的人和顾客。活动开始前,教师对操练时会用到的语言简单讲解,如本单元的重点句式“How much is the... ?”“How much are these... ?”指导学生合理定价,还向学生介绍国外的flea market,让学生真实地进行“售卖”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学到的不仅仅是语言知识,还有其他国家的社会文化和合理的金钱观等。

(二)知情合一,培养学生的隐性认知

核心素养指出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人。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培养其显性认知和内隐认知,做到知情合一。知情合一中的“认知”包括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系列具体过程,而“情感”是一个含义广泛且较模糊的概念,它包括需要、愿望、感情、内心体验、价值追求等一系列心理现象。[8]知情合一是情境教学的最大贡献,它是解释符号学习与真实世界割裂的最佳教学认识方式。环境氛围因素、情境启动效应、教师或课堂环境的微妙变化都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真切的情感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认知,创设真实有效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种积极快乐的情感反应和认知结合会促进学生的无意识加工。在隐性学习中,学生主体虽不能像对外显学习结果那样有意识地加以提取和运用,但能在适当的情感体验中自动激活隐性知识并自行发挥作用。

冰川效应认为人脑的90%以上潜能处于无意识心理之中,而情境教学的最终目的正是诱发和利用无意识心理提供的认识潜能。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隐性认知。内隐认知有许多不同于外显认知的特征,提高内隐认知有利于学生深度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激发对英语语言求知的热情,并在之后的发展中表现出更大的潜力。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高原期”现象,学生在这个阶段很容易放弃之前的努力。[9]然而从内隐加工的角度来看,大脑会在情境的作用下内隐地进行着整合加工操作,这一点可以在练习曲线上“高原期”之后作业绩效猛增得到证实。因此英语教学应该处于一个自然的交际环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记忆和运用语言知识,知情合一地发展语言能力”[10]。这要求教师创设的情境是真实的,而不是想象世界中或头脑中虚构的情境;这也要求教师在面对既定教材时,能对课程进行“二次开发”,把教材上所呈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情境联系起来,通过适度的拓展、增删、重组和改造等方式,为学生呈现情境化的课堂。笔者曾旁听过几位教师的数节英语课,发现课堂氛围好的都有一个特点:教师的每一节课都会把上课主题和学生或是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如在上PEP六年级下册Unit 2Lastweekend时,教师把自己上周末的照片投屏,向同学们一一介绍;在上PEP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shopping时,教师搜集了各种shopping所得,让学生亲自进行对比和讲解。笔者发现,他们的学生都非常期待上课,因为每节课教师都会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场景,让学生产生共鸣。这些自然、真实的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所以无论是听说课、阅读课还是写作课,教师都要为学生创造一条情境线,在这条隐线中贯穿相对应的知识点,学生通过在情境中做任务无意识地习得语言知识。只有在这样真实的情境中,学生才会对知识进行自然的运用和实践。

(三)体验教学,感同身受英语学科

英语教学如果过于注重传授语言知识,其教学归根结底还是书本和文字,而忽略了人对语言本身的感知和体验。由此,学生只是机械地学习,情感和知识相分离也是很多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为了让学生摆脱这种厌学情绪,需要学生把身体感知与情感、理性知识统一起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改变英语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真实有效的环境中认识、体验和掌握语言,并在此基础上领会学习方法,感受语言魅力。[11]体验式英语教学将体验作为人与外界互动的桥梁,强调我们的心智和思维都是基于身体经验的,对英语中抽象概念的理解也是通过对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体验而形成的。与传统的教学认识论不同,这是通过体验引起学生原始认知的共鸣,以培养实践创新的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以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为前提,以师生共同体验为核心的英语教学。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感知体验,在各种活动中调动自身的感知系统。学生这种亲身体验和自动感知的过程能激发其学习的内在动机,产生合理的学习感情和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情感与知识、学习与应用相统一,重视身体与环境的相互建构。学生与环境进行对话式的体验学习,在体验中达成对语言知识的理解、解释、应用和重构。

体验式英语教学要求我们身体力行地亲自去感知、互动和协商。它强调身体对于英语知识理解的重要性,让我们能够理解一些教学中的抽象概念并通过体验获得意义,如英语中的一些隐喻性表达、习惯用语以及谚语的习得等。[12]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参与、直接体验,其对语句、篇章、文化等知识的学习都能注入自己的体会和理解,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式英语教学不仅能在隐性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还能隐性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英语中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都需要学生体验、感知和实践,教师要创造各种语块练习、结对练习和情境对话练习;对于英语中的文化意识,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教授文化意识主要通过口头传授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和传统习俗,而这里,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双语文化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心中的文化情感去体验英语语言文化;在思维活动方面,教师要为学生设立各项“体验性互动”的思维活动,将知识的传授从“机械灌输”转变为“体验引导”。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态度不再是被动的,他们与知识之间能建立起自主学习的积极情感,创建学生乐学、好学的学习氛围。教师在教授五年级下册Unit 2Myseason时,把春夏秋冬四季通过音乐、视频和图片等方式让学生感知体会。学生仿佛并不是简单地在学习spring、summer、autumn、winter,他们是在感受四季之美的前提下主动想要了解春夏秋冬的表达。充分理解后让学生围绕主句型引导性地进行对话编写,很多学生能够在理解中自行讲述课文let’stalk内容。通过课文内容让学生热爱自然,也是一次很好的情感教育。除此之外,通过说的方式对课文不断地练习也能促进学生的语音感、语义感和语法感,真正让学生在体验中习得语言。

四、结论

传统英语教学一般遵循“生词—课文—语法—练习”这一教学程序,这一显性的教学程序确实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但是很多学生背了这些规则,记了许多单词却不知道怎么用,甚至有的学生学了很多年英语却连几句简单的对话都无法表达清楚。与有意识教学相比,课堂中的无意识教学具有隐蔽性、愉悦性等特点。无意识教学的这些特点能够淡化教育痕迹,让学生能够在无意识中习得英语语言知识,避免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出现厌烦心理。无意识隐性教学的情境性和体验性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有利于实现教育从被动到主动、从观望到渴望的转变,从而增强英语语言学习的吸引力,让课堂变得更富生机和活力。

猜你喜欢

显性隐性英语教学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并提高其缓解率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