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产区保护发展研究

2022-01-01赵晓东刘芳赵天霞

区域治理 2021年34期
关键词:酱香型赤水河环境容量

赵晓东,刘芳,赵天霞

1.遵义市规划技术服务中心;2.遵义市红花岗区自然资源局;3.遵义市建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研究依据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研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研究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59号);《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发酵酒精和白酒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7631-2011);《清洁生产标准 白酒制造业》(HJ/T 402-2007);其它相关法规、规范。

二、研究范围

综合考虑优质酱香白酒主要酿造于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以及酱香型白酒产业现状。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贵州省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桐梓县、汇川区和播州区[2]。为统筹毕节市金沙县白酒产区保护与发展,研究范围总面积12572平方公里。

三、研究原则

(一)坚持生态优先

加强赤水河流域水质、微生态环境、区域微气候环境和土壤环境的生态保护[3]。对酱香型白酒产区的科学合理布局与发展进行了研究。

(二)坚持高质量发展

大力推进优质白酒产业发展,努力降低酱香型白酒产区的资源消耗、控制产区环境质量和提高经济效益。

(三)坚持战略引领

从环境保护、生产力协调、耕地保护、空间布局优化等方面,制定了酱香型白酒产区的宏观保护和发展目标。

(四)坚持可操作性

根据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结合白酒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提出了产区的划分和管控要求。

四、贵州省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开发保护现状

研究范围内的资源环境约束空间主要包括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生态极重要区、采矿权范围和地质灾害隐患点五大类。本次调查的生态保护极重要区面积为576平方公里,占土地利用总量的5%,其中仁怀市为119平方公里。将各种资源约束叠加,推导出叠加区域。研究区资源环境空间约束面积4100平方公里,占土地利用总量的37%。

五、资源保障能力

(一)水资源保障能力

赤水河流域茅台香白酒工业的水源主要有三大类:赤水河取水、沿线城镇生活用水置换和水库供水。研究范围剩余可用水量约为416.99万吨/年。根据赤水河和仁怀市年剩余可利用水量,赤水河年剩余可利用水量1854.25万吨/年。赤水河流域现有酱香型白酒企业取水许可审批项目取水清单为1886万吨/年。经国家水利委员会批准,赤水河年可利用水量约3740万吨。取酱香白酒工业单位产量取水量35吨/千升计算,能承受酱香型白酒产业的最大产能546万千升[4]。

(二)水环境容量保证能力

在水环境容量限制下,取限制性最强的NH3-N排放量限制下可承载酱香白酒产量作为水环境容量保障能力下可承载酱香白酒产量的最大规模,即最大可承载酱香白酒产量70万千升,最大可承载酱香白酒产量新增39.53万千升,可以保障贵州省对茅台集团“3个十万千升”的发展要求[5],但不能满足仁怀、习水、赤水所有酱酒企业的发展需要。因此要对所有酱香白酒企业实施严格的管控措施。茅台集团要在制定环境准入标准、提高企业污染物处理能力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三)合理构建土地资源保障能力

根据150kl/ha酱香型白酒的生产标准(根据当前技术水平和节约集约的发展要求),优化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同步梳理了白酒产业的用地空间,赤水河流域适宜的空间资源可支撑酱香型白酒总产量166.5万千升/年,其中仁怀市可支撑87万千升/年,习水县可支撑49.5万千升/年。

(四)红高粱原料保障能力

根据农业和农村发展局的相关数据,5年内红高粱种植面积将达到200万亩。根据目前的生产和供应情况,可生产红高粱50万吨、保障酱香型白酒21万升。可满足茅台集团对红高粱的需求,即当地的红高粱可生产约20万升茅台集团酱香型白酒和系列白酒[6]。其他酱香白酒生产企业对红高粱的需求量较大,而相邻的四川省是白酒主产区,这将给红高粱的市场需求带来较大的保供和竞价压力。

(五)保障能力分析

总体来看,水资源总量可支撑546万升酱香型白酒的生产,适宜建设的土地资源可支撑165万升酱香型白酒的生产。这两个因素并不是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产业发展的短板。从原料保障能力看,“十四五”期间红高粱种植面积200万亩,可生产21万升左右的酱香型白酒。主要满足茅台酒对红高粱的需求。在本研究中,其他酱香型白酒企业对红高粱的需求可来自毕节、铜仁、黔南等周边省份[7]。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不是红粮原料,对酱香型白酒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从水环境容量保障能力的角度,经测算,区内酱香白酒行业的排污量占行业总排放的80%。赤水河流域水环境容量仅能承载70万千升的酱香型白酒生产,水环境容量是产业发展的最大短板。根据短板原理,在所有产能匹配条件下,酱香白酒的生产最大规模为70万千升。在现状产能基础上最大可增产酱香型白酒39.53万升,可保证茅台集团“三个10万千升”的生产和发展。但对其他白酒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限制,因此对所有酱香型白酒企业都必须实施更严格的环境管控。采取更加严格的环境控制措施,提高现有白酒企业的排放标准。茅台集团要发挥示范作用,禁止新建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白酒企业,对达不到环保要求的明确退出机制,以替代水环境容量空间,倒逼白酒企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以上分析,预计到2025年,流域总产能可达80万千升,其中仁怀、习水65万千升;2035年,流域产能可达110万千升至120万千升,其中仁怀、习水的总产能可达80万升至90万升。

六、产区分区管控

(一)总体思路

严格保护茅台酒酿造环境和空间,优化环境质量,促进高质量发展,提升地域品牌价值,认真疏解非生产性功能,降低土地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综合压力,将最优的土地资源和最优的环境空间用于最优质的酱香型白酒生产,茅台酒厂上游流域空间必须加强保护。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立缓冲区以保护核心产区。

(二)空间布局

根据酱香白酒生产的适宜性,划定核心区、缓冲区和重点生产区。

(三)核心区

核心区是以贵州茅台酒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域范围为主体,具有独特的、最佳的酱香型白酒酿造条件,总面积35.79平方公里。加强环境保护,制定环境准入标准,提高污染物处理能力,完善污染物集中处理机制,确保达标排放,无排污许可证的企业必须限期退出。重点保障茅台集团生产用地需求,确保茅台集团产能规模,建立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标准挂钩机制,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生产用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相冲突的,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留出保护范围。促进核心区非生产性功能有序退出,确保酱香白酒产业发展空间。

(四)缓冲区

缓冲区是核心区外围的环境缓冲区域,总面积510.95平方公里。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加强生态修复、水源涵养、林地建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在国家层面,云南、贵州、四川三省要全面协调源头治理,完善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五)重点产区

重点产区是指赤水河流域及其附近的特色酱香型白酒生产区,引导白酒企业向园区集中“退城进园”。

坚持“以水定产”原则,根据供水和水环境容量确定生产规模,产业发展严禁超过赤水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建立产业用地规模增长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标准挂钩的机制,促进赤水河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8]。

七、实施保障机制

(一)加强区域协调

在国家层面,建立赤水河流域保护协调机构,开展赤水河流域整体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加快长江流域保护研究,进一步明确流域生态保护责任[9]。

(二)加强资源要素保障

要建立产业用地新增规模与资源利用标准、环境保护标准相挂钩的机制,确保建设用地供应。严格实施赤水河流域环境保护研究,加快供水管网建设,确保优质白酒生产供水需求。加大交通、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资源、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保护和传承酱酒文化,依托赤水河流域白酒生产的历史积淀,大力发展以酱酒文化为特色的全域旅游,增强产区文化内涵[10]。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提高资源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提升产业技术和管理水平,降低资源环境消耗,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水平,促进产区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酱香型赤水河环境容量
驻马店市十三五期间大气环境容量和紧缺度核算及分析
唐光平摄影作品欣赏
——美丽赤水河
法治,让赤水河碧水长流
川南经济区年大气环境容量核算的初步研究
赤水河
自贡市贡井区河流水环境容量分析
微生物技术在酱香型白酒生产中应用
电子舌在不同轮次酱香型白酒区分识别中的应用
茅台酱香型酒糟和酒曲脂溶性成分及抗菌活性研究
酱香型白酒理化指标的Logistic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