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艺术鉴赏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和方法探究

2022-01-01杨文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艺术大学生课程

杨文涛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昆明 600031)

0 引言

电影艺术鉴赏是一门“寓教于乐”的人文素质公共选修课,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通过课程学习学会电影的欣赏、评论、挑选和制作的一般方法,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培养生活情趣,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为更好地发挥电影艺术欣赏课程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认真贯彻十九大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更好地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1号)文件精神,我们提出围绕着素质教育这一核心,发挥网络时代电影艺术教育在德育、美育中的作用,及与当代大学生兴趣点的相干性,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施美育教学,探讨电影艺术鉴赏课程在“教育引导、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网络育人”等功能,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1 充分发挥电影艺术鉴赏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多项功能

电影作为一种多重元素组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全方位调动参与者的艺术体验、情感升华,其时代性和炫目多姿非常适合当今年轻大学生,这是一种可实现教育价值和娱乐趣味共存的教育策略。

1.1 电影实现教育的要素

电影欣赏就是运用视觉、听觉、感觉,不断地发现、寻找、聆听、分析、思考的过程,然后由感性的视听形象,到理性认识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面貌和本质,体会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的过程。如果说娱乐所带来的只不过是会心一笑。那么电影所连带产生的思想性却是可以影响人类一生的精神财富,甚至会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心灵。一部好的电影,不仅仅在于它所带给我们的娱乐性,更重要的是它所散发出来的精神气息。持此观点的人认为电影的思想性更为重要。观影时会思考电影讲述了一个什么时代的什么故事,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教会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在欣赏电影的同时,联系现实、思考主题意蕴和时代意义,写作一句话影评。该部分在电影欣赏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在看故事的同时,分析电影的主题意蕴,人物塑造及时代意义,思考电影的人生哲理,开阔视野,加深对人生、社会的认识,提升思想修养。

1.2 文化知识课

我们通过电影看世界、世界通过电影看中国。电影视界包罗万象,可以说宇宙有多广袤,电影世界就有多精彩。学生在观影的过程中可以看世界各国风光,了解世界各民族风俗、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实现文化的交流共享。比如2018年上映的美国迪士尼动漫电影《寻梦环游记》让我们看到了墨西哥亡灵节节日文化及墨西哥对死亡的认知。

1.3 艺术审美课

电影是一门“视听”的艺术,以画面和声音为基本元素,展示社会生活场景,塑造银幕人物形象。同时电影又是融合了文学、音乐、戏剧、舞蹈、美术、摄影等多种艺术的一门综合艺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艺术特征,培养艺术审美的能力。了解电影艺术基本理论,掌握电影欣赏、评论和挑选的一般方法,培养审美情趣,提升审美能力。

1.4 创新思维培养课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高素质、创新型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对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作用。

电影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对于电影艺术作品来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抄袭和模仿创造不出一流的电影作品和一流的电影大师。电影教学中我们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电影欣赏和微电影的制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1.5 电影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创新的当下,视听影音的形势逐渐应用于教育领域,这种方兴未艾的媒介形式,以多样并不断创新的表达方式将各种文化、思想及观念,用迅速戳中“痛点”的传播途径在大众特别是年轻有文化的群体中流传。这种复杂多变的传播形式和丰富多样的文化信息,不但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更冲击着他们的心理认知。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更加要注重大学生现阶段思想引导的先进性,找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切入点,最终能够快捷有效的触发问题,甚至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向的各种问题。这是一种可实现的教育价值和娱乐趣味共存的教育策略。而微电影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传播媒介,不但成为了高校大学生喜爱的娱乐形式之一,更加能够生动地表达出人们的人文情感。

2 构建理论学习做引导、作品欣赏为核心,创新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当今大学生(主要指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是:掌握理论的注意力不足,欣赏电影的过程中选择能力不强,其优点是特别喜欢亲身参与实践。因此,我们的策略是理论介绍精而少;引导挑选电影逐步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特别注重结合实际,指导并放手让学生开展微电影制作。因此,本部分重点论述微电影制作组织指导的体会。

2.1 作品欣赏与方法学习并重

建立电影艺术欣赏概述、电影欣赏、电影评论、电影挑选和推荐、微电影制作的从理论学习作品欣赏创新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首先了解电影的起源和历史以及电影艺术作品的审美构成;其次掌握电影欣赏的方法,比如一看二听三想;然后学会电影挑选的方法:比如看影评、看导演演员、看票房、看兴趣等;再次学会电影评论的方法:一句话影评评论内容、剧情、情节、人物刻画;艺术特征。画面(场景、摄影或镜头)、音乐、台词、演员表演、结构;主题意蕴或观影启示:联系现实生活对有关人生、生命、人性、关爱等作深入的思考。

2.2 借助网络时代组织开展微电影制作

电影艺术鉴赏还可以运用微电影制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通过微电影的制作实践,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宣传自我、服务社会及多媒体的制作能力。微电影的制作打通了文学艺术鉴赏和科学技术的界限,它需要运用更多技术层面的知识如摄影、多媒体制作等,我们的做法就是鼓励并帮助学生实践实践,在讲授微电影的制作流程的基础上,让学生小组配合完成自己的影片制作。具体做法是:微电影是一小时以内具有故事性的视频。伴随着互联网诞生。随着移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网络视频的巨大影响力,在信息碎片化,文化快餐化的今天,微博、微信、微小说、微视频等微文化文行其道,我们已跨入了微时代。

2.2.1 微电影对大学生精神文化的积极作用。

微电影这一新兴产品恰逢当今社会大环境,各种视频网站纷纷设立微电影专区,各大电视台相继开设微电影频道,人们可用手机,并在SNS社区,微博,微信等众多网络交流平台上分享、转载和传播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型艺术形式,同时具备教育价值,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及知识文化教育的新载体,在政治宣传、廉政、励志、思德修养、普法、科普、公益、慈善等方面发挥着广泛的社会教育作用。

“微电影”特征: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短小、精炼、灵活。作为一种新型试听模式,以题材丰富,制作精巧,收视方便,互动性强等特点,正通过新媒体平台得到越来越多受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时间上的优势,能表达更多的情感。微电影的诞生满足了人们快节奏,低门槛的艺术追求,已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也是未来具有发展前途的传媒产业之一,实现互动、交流、整合、共赢,分享,创造与寻找新的同业与异业协同模式,新业态环境下的共求发展。微电影和广告的区别:在于故事性,俗话说得好有了冲突才有剧情,微电影时间比广告长,能突显出故事也能从中宣传需要植入的广告。微电影宣发:企业内部平台发布以及网络投放。

微电影所传达的内容和观看者的生活故事息息相关,深入到学生们的内心世界,思想脉搏,甚至会把自己想象成剧中人,引起创作者,观看者强烈的共鸣。

动员大学生拍微电影,采集剧本征集活动,为微电影创作提供新的表现形式,通过作品表达学生的思想状况,对母校的感恩,对老师、同学的留恋,在面对感情、学业、就业抉择时,在面临无所适从的社会问题时,传达大学生的人生理念,把好的、正能量的微电影作品上传至群共享,使所有同学都能看到,使我们的生活中又多了一丝正能量的传递。

2.2.2 微电影的类型

思想宣传型。我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通过拍摄影片,和学校一起了解记录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配合学校组织,引导当代大学生做思想享健康,积极向上,主题鲜明,富有创新精神的青春正能量青年人,放飞中国梦,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校园暴力、校园贷、校园预防艾滋病、校园消防知识、大学生心理健康。

唯美风景型。通过视频,将学校的光荣历史,优美的校园环境,强大的师资力量,优美的绿化环境,现代化的学习设备及先进的研究设施,完备的学生组织,火热的社团活动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大学。例如:《农职的一天》、《农场物语》。

社团活动型。为了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多个专业的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提炼同学们的才艺,挖掘自我艺术表演潜能,激发同学们的热情,塑造自我人格魅力的机会,增强学院的人文气息,学生间的互动,老师和学生的参与也将促进校园文化活动的传播和发展,必将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例如:《汉服社》、《滑板社》等。

励志奋斗型。励志型微电影多拍正能量的励志题材的微电影作品,会在无形中传递出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励志的校园微电影能在剧情中渗透着学生们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养成对真假、善恶、美丑的分辨能力,受众在观看时不知不觉地唤醒内心的自我价值感,产生正能量和奋发向上的人生追求。

青春爱情友情型。反映大学生美好的爱情或友情,例如《不一样的焰火》《兄弟》。

梦想型微电影。每个人都拥有其梦想,拥有梦想,让我们每个人的心更加明朗,那么有梦想就要勇敢追梦,用汗水浇灌过的梦想之花才会更加漂亮,前行追梦路上,不免总有许多的挫折,无疑要付出千万倍的汗水,才会收获绝美的梦想之花。

就业型微电影。就业难已经成为大学生普遍遇到的一个社会性问题,高不成、低不就、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我们如何面对这一现实问题。当才华支撑不起野心时,我们应该静下来提升自己的才能,从低层做起,对待带大学生就业传递一种正确的就业观。

2.2.3 微电影的制作要求

3-5人编为一个小组,分工:导演、编辑、摄影、剪辑、演员,编写视频制作方案,组织视频制作小组

微电影的微投资、微时长和微周期的特征,告诉我们大学生制作微电影是非常容易的。首先制作微电影不需要很多费用,学生们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来选择拍摄所需要的道具。最后,将拍摄的微电影上传到网络上,发布渠道简单。

总之,微电影教育既是对传统意义教育的挑战,又是对它的一种创新,微电影应用于高校教育得到很多学者的认可。

3 课程建设的成果

云南农职学院近年来高度重视培育技能与文化并重,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电影艺术欣赏作为一门选修课程,既注意提升学生理论基础,更强化引导学生爱看电影,懂看电影的文化素养,特别重视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其开拓性地参与电影(微电影)制作实践,在完成全面教育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及创新创造能力。

3.1 打造出新的实践教学基地和文化教育基地

云南农职学院拥有万余亩优质种养殖实习基地,供学生培育实践动手能力。近年来学校思政部传统文化教研室联合校团委、新媒体中心,在学校主教学区及生活区内,利用独特优美、穿校而过的花庄河及沿岸风光、人文设施,独辟蹊径打造适应职业教育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的新的实践基地,同时又是文化教育美育基地,以适应培育职业能力文化教育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其中包括思政教育实践基地,农耕文化广场,而中心是最具特色的,集中在小哨小区花庄河畔打造了“大美农职·花庄物语”农耕文化摄影实践教学基地。

(1)组织学生拍摄了一批反映校园文化的风光照,比如《一路繁花相送》。

(2)以电影艺术欣赏课教学为平台,组织学生、指导学生,制作一批反映校园生活的微电影《农职人风采》;围绕思政教育热点制作一批启发学生的微电影,如突出爱国情怀,强调读书报国,也有一些反映不良现象比如网贷等警示作用的微电影。

通过课程教学,带动了一批热爱摄影摄像的学生,配合学生社团新媒体中心创办了“蚕桑之子”微信公众号,定期发表学生作品。增强了学生创造能力。

3.2 开展课程研究,发表论文和专著,并获得表彰

(1)开展课程研究成果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表彰其中《高职院校艺术教育与文化校园构建研究》获得云南省高校工委2016年度云南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优秀成果三等奖。

(2)课程组老师在《作家杂志》《电影评介》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出版11万字专著《电影艺术鉴赏》,云南人民出版社,2017年3月。

(3)电影艺术鉴赏课程组主要教师主编21世纪高等院校人才培养项目教材《电影与音乐》一本,铁道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

(4)电影艺术鉴赏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负责人编辑出版校园文化建设专辑《花庄物语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影像志》,总结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汇编校园摄影和文化活动身影精品。

通过课程研究,既挖掘课程建设内涵,也注重课程的理论性,提升了课程的水准。

3.3 课程建设的三点经验

3.3.1 电影是网络时代最好的人文素质教育艺术教育课程

电影艺术鉴赏成为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以来开设时间最长、最受欢迎选修课程之一。

3.3.2 开放包容才能促进艺术繁荣

七彩云南在我校投资建设了一个3D影院,定期引进不同风格、不同国家、地区的作品,促进了校园文化的繁荣。

3.3.3 充分放权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通过充分放权我们拍摄出了不少反映校园生获得作品,也发现了不少有才华的学生。

猜你喜欢

艺术大学生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纸的艺术
大学生之歌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