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科技在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2-01-01余章婕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1年20期
关键词:金融风险区块供应链

余章婕

( 川投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近年来,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全面再造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对解决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中的痛点,具有很强的研究应用价值。

一、供应链金融的含义

关于供应链金融的定义,目前尚未有一致意见。根据国际商会的《供应链金融技术的标准定义》,供应链金融是指利用融资和风险缓释措施和技术对供应链流程和交易中营运资本的管理和流动性投资资金的使用进行优化[1]。从融资与资金成本角度,Michael Lamoureux(2008)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以核心企业为主导对其企业生态圈的信息流进行分析管理并嵌入各类融资手段,从而实现资金可得性与成本管理系统性优化的过程[2]。

供应链金融是以核心企业“1”+链上企业“N”的整体产业生态链为授信主体的金融模式。2020年9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要求:准确把握供应链金融的内涵和发展方向,稳步推动供应链金融规范、发展和创新,防范供应链金融风险。

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

供应链金融除具备普通金融产品风险特点外,还具备常规风险管理措施难以应对的特殊风险内涵,集中表现为以下三类风险。

1.基于交易背景的真实性风险

供应链金融的安全性,是以资金方对基础贸易流的真实性、自偿性、合法合规性的风险审验与评估为必要和根本的保证。

实务中,虚假贸易形式多样又隐蔽,包括但不限于“四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贸易流)不合一、重复质押、关联交易构造等。尽管金融机构本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展业三原则开展尽职审查,但由于信息获取与处理效率、数据充分性与及时性等因素,一方面不易把控信贷资金的投向风险,如盲目授信、虚假融资、信贷期限错配等风险;另一方面也不易管理信贷资金的流向风险,如洗钱挪用、自融回流、贷后资金回收等风险。若不能及时有效识别和防范虚假贸易,将损害金融底层资产的流通性和金融产品定价的合理性,扭曲失衡真实贸易的融资需求与供给,最终影响金融政策和金融监管目标的实现。

2.基于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

供应链金融是依托核心企业的综合实力,在其供应链上下游的影响力传递而建立的金融供给和风险评估体系。因此,核心企业是供应链金融风险中的决定性变量,其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违约风险,深刻影响供应链上下游的交易质量。然则,金融机构这种高度依赖核心企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并不符合金融基本原则之风险分散原则。

由于供应链金融频出风险,中国银保监会2019年发布《关于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指示金融机构,要强化核心企业的信用约束,必要时要求核心企业承担担保、回购、差额补足等责任。问题是,核心企业作为独立法人,是否有责任和义务为交易对手方提供单方面的担保责任,是否有能力承担供应链其他主体层层捆绑下的经营风险和兑付风险。一旦丧失参与方“平等交易”的基础,将不利于依法保障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和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甚至导致供应链金融体系的名存实亡。

3.基于供应链的管理与运营风险

因其重要地位,核心企业往往是整个供应链条的管理者、组织者与协调者。一般而言,金融风险是“一事一险或一企一险”,而供应链金融风险来自基于经济规律和利益原则形成的整条供应链,其无限扩展、相互交叉、多元动态的特点,无疑极大地考验核心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及运营的水平,任何环节的异常失控都可能严重冲击供应链金融链条的稳定循环。因此,核心企业保障链上各环节紧密配合、协调有效运转是供应链金融风险可控的基础。

与管理失控相比,更具危害性的是核心企业在经营或财务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时,可能利用其强势地位引发“流氓加欺凌”的融资乱象,以供应链名义与上下游企业开展串谋融资、虚构融资或循环套现等不法活动,致使金融机构面临危害性更大的恶意信贷风险。

三、金融科技在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金融科技是指科技手段与传统金融业态深度融合的金融创新,以“预防为主,注重加强风险管理”为原则,旨在有效应对和治理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中的痛点和难点。

1.大数据技术的运用

大数据技术是通过海量数据采集、集成流转、分析挖掘等以获取有价值信息的技术,能有效提升采集维度、处理速度与复杂度,满足高效数据管理和应用的需求。

笔者认为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趋势如下:①搭建多维度综合信息平台,通过集成供应链上的交易系统、物流系统、支付及贸易系统,建构和解构供应链场景中产业生态、企业关系、价值定位、发展水平的整体画像,推动企业主体、金融主体、服务支持方、监管机构的信息协同共享与立体式管理;②构建以“数据质押”为核心的金融服务生态圈,大数据技术将产业生态链上的经济行为数字化、动态化地转变为“可流通资产”和“可评价信用”。其本质也可以看作是金融数据质押[3]的信用融资,有利于金融机构发掘供应链长尾市场的融资需求,匹配适当性、差异化的普惠金融服务。

据了解,中国电子依托平安银行“平安好链”打造“中电惠融好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供应链“商行+投行”模式深度参与产业生态链中。截至2020年,该平台累计用户7603家,中小微企业占比58%;累计交易量198亿元,小额融资50万元以下占比78.03%;融资账单穿透至六级供应商,助力疫情期间该集团供应链的复工复产。

2.区块链技术的运用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点对点链式传输的数据共享存储系统,具有“去中心”和“去信任”的特征,在大数据保证数据规模与维度充分性以外,建构供应链金融的“信任基础”。

笔者认为区块链技术的运用趋势如下:①应对交易背景的真实性和资金投向风险,金融机构利用其透明化和防篡改记录下的供应链交易与信用流转信息,可有力地破解风险主体认定、交易风险鉴证、合同现金流测试、债权有效性等难题。同时可低成本、高效率地随供应链无限延伸、多级甚至跨链条验证交易真实性等;②加强资金流监控和应对资金流向风险,区块链“去中心”传递和共识机制可实现动态化、嵌入式监督供应链上资金流情况,有利于企业主体提高资金管理水平、金融机构优化贷后管理以及监管机构监管与侦测经济犯罪;③促进信用的价值传递,区块链弥补大数据隐私泄露与信息孤岛的缺陷,使参与方在创造自身数据的同时切实享受到数据资产化、信用价值化的金融红利,实现供应链金融信用体系建设、信用价值传递的良性循环。

笔者供职的川投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于2018年投资设立四川川投云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投云链”),致力于供应链金融科技的研发与创新,已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7项软件著作权:①2019年7月,川投云链利用区块链存储技术打造电子合同平台“云链电签”,实现合同签署、存证的公开透明与不可篡改;②2020年5月,成都市科技局认定川投云链“基于区块链服务的供应链金融智慧服务平台研究项目”为2020年重点研发项目之一;③2021年4月,川投云链与蚂蚁集团合作研发区块链电子债权结算产品“川投链信”,核心企业在取得链上资金方授信后以“链信”进行支付结算,后持有方可在链上兑付融资或流转支付,实现核心企业信用的有效传导。目前,“川投链信”已接入中信银行核心信贷系统,正在四川地区供应链金融服务中高效应用。

3.物联网技术的运用

物联网技术是把所有物品通过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实现智能识别和管理的技术,具有整体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的特征[4]。

笔者认为物联网技术的运用趋势如下:以供应链为基础搭建立体、多维的物联网平台,实现从订单、采购、物流、仓储、配送等全流程闭环管理,不仅企业可以提升提升供应链生产管理和决策水平,金融机构也可以实时监控供应链资金和融资动产的流转,以高效率、低成本、动态可视化的方式确立供应链金融“四流”合一的真实交易基础。

4.人工智能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人工智能技术是计算机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技术及应用系统,有效突破和赋能传统单一的风控措施,整合无生命机器人和有生命自然人为一体的共同体[5]风险管理体系。

笔者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趋势如下:随着供应链金融全面电子化、联网化,大量非格式化、非数据化、非结构化的数据信息也与日俱增,人工智能“先学习后实践”的进化特性不断提升非标准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能力,还可以构建知识图谱反欺诈引擎,智能甄别模糊数据、无效数据甚至欺诈数据,智慧赋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中的场景应用,建立可泛用、可理解的风险特征识别与风控逻辑模型,推动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和创新。

四、结语

金融科技手段的运用,将促进上述三类供应链金融风险的一体化应对治理,全面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水平和效益,助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开启 “广覆盖、低成本、可持续”的普惠金融新篇章。

猜你喜欢

金融风险区块供应链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红楼梦》的数字化述评——兼及区块链的启示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区块链助跑财资管理
跨境并购金融风险的应对策略
一场区块链引发的全民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