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推进环境管理创新的思考

2022-01-01克拉玛依市生态环境局李颖文先铭金鑫

区域治理 2021年28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环境信息化

克拉玛依市生态环境局 李颖,文先铭,金鑫

从环境管理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防治、环境质量的监督管理以及环境技术的研发等,有关人员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将信息和数据作为环境管理中的主要依据,加强管理技术的创新和优化,从而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环境管理涉及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需要围绕大气、土壤等进行调查和研究,从而在技术、经济以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下找到合适的管控方法。对于现代社会来说,环境管理工作中的数据和信息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要求,环境管理信息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关人员需要就此进行具体的研究。

一、环境管理信息化发展的意义

(一)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环境管理信息化发展是指将管理工作与信息技术结合到一起,通过智能化的发展,实现对流程的有效管控。环境管理信息化不仅仅是指技术上的完善,而是指管理理念上的创新,它可以将原有的管理内容转移到计算机网络中,通过相关平台的建设,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建立更加高效的服务体系。

(二)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

对于当前的社会发展来说,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它与人们的生活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随着产业体系的发展,环境污染的类型也在增加,环境管理工作面临一定的挑战。在环境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管理进行优化,通过不同功能的增加以及对过程的有效控制,进一步确保环境管理的工作内容更符合环境工程的需要。环境管理信息化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建设不同的平台,实现信息采集、传输以及管理的一体化发展,加强对于繁杂信息的整合,从而找到管理工作的重点,提高环境管理的工作质量。

(三)顺应时代的必然趋势

信息化不仅是环境管理的发展需要,也是全球化的重要推进方式,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模式,它将人们从过去的计算、生产中脱离出来,向新兴经济转型,环境管理信息化发展是市场的选择,也是环境工程的具体方向,只有加强信息化建设,才能保证环境管理的有效性,才能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的要求,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二、信息技术在环境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技术是环境管理信息化发展中的主要技术,对于现阶段的环境管理工作来说,它涉及的信息和数据具有多样性和繁杂性,传统的管理方式容易造成数据上的混乱,不能保证管理流程的有序性。在时代的发展下,大数据技术应用到环境管理中,可以在计算机中建立相应的数据库系统,从而对涉及的信息进行记录,可以通过大数据的软件功能实现对于这些信息的自动分类和关联,将其放置到相应的位置,大幅度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其次,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它可以实现对于环境数据、社会数据以及政府数据的有效采集,通过平台的建设,将这些技术整合到一起,从而实现环境管理的协调组织,从不同的角度优化管理内容。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使得互联网与各个领域结合到一起,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模式,可以通过计算机以及相关服务器设备,在电缆以及信号的支持下满足资源共享的要求。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下,环境管理的相关人员可以在平台和网站上提供不同功能的服务,为社会人员、政府人员等进行问题的讲解,从而确保环境工作与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其次,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下,还可以制定专门的管理平台,不仅管理人员可以登录,城市居民也可以进行监督和举报,及时发现环境污染问题,通过这种合作的方式创设相应的环境,提高环境管理的工作范畴,便于人们行使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环境监测技术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门,它需要通过对不同地域环境的监督和检测,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为后续的环保工作提供一定的保障。环境监测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整合,在远程信息传递的情况下进行环境质量的监管,它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包含生物、医学以及遥感等领域的内容。在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中,它可以利用生物群体的性能,及时发现污染问题,也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实现对不同地域的信息传递,为环境管理提供相应的保障。

三、环境管理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一定的重视程度

在环境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对于一些生态环境部门来说,并没有加强在管理理念上的创新,有关单位也没有就先进的技术和设施进行采购,没有为工作人员开展有效的技能培训工作,使得环境管理信息化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另一方面来说,有关负责人的思想意识不到位,没有加强对于信息技术的宣传,没有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环境管理工作在工序交接以及流程的应用上存在不同的问题,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使得信息技术与管理工作的结合较为缓慢,没有与时代的发展融为一体。

(二)资金投入不到位

现阶段的环境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作为主要依据,而且环境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在短时间内可能收不到相应的回报,正是由于这种情况,导致环境管理在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存在资金不到位的情况,无法保证信息技术在环境管理工作中的持续性,尤其是对于一些偏远地区和基层政府来说,信息化进程中存在不同的阻碍,如何加强在资金上的引流,这是有关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缺乏一定的行动力

在环境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政策的落实需要强大的行动力作为支撑,但是目前来说,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使得相关部门的行动力大多不如预期,没有采取合理的制约手段,无法保证环境管理信息化在应用中的连续性,容易造成工作中断等问题的发生。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环境管理创新的措施

(一)加强信息化意识的提升

目前,只有使相关的环境管理人员不断地加强信息化环境管理意识,才能够使我国的信息化环境管理工作全面推进,才能够使信息化环境管理工作的整体效果得到提高。与此同时,相关的环境管理人员除了要使自己的信息化环境管理意识得到加强,还要有积极的工作态度,要树立榜样,从而带动部门其他工作人员也积极树立起信息化环境管理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强化环境管理的重要作用,从而使他们在以后的信息化环境管理工作中更加积极主动。所以,只有相关的环境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环境管理意识得到了加强,才能够使我国的信息化环境管理工作顺利展开并快速推进。

(二)加强信息管理系统的统一

生态环境部门最为主要的监管对象就是排污单位,只有统一登记和管理排污单位的排污许可证,才能够针对排污单位形成统一的数据库,更加科学、精准和精细地管理这些排污企业。另外,可借助全国排污许可证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信息库,实现对本辖区排污单位的统一管理,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三)建设环境信息公开系统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建设环境信息公开系统的基础,在环境信息公开系统建设完成后可以公开、联动以及互通建设项目环评信息、排污许可信息、企业环境信用信息以及污染源违法处罚信息等。同时可以使地方的环境信息公开系统与全国统一的环境信息公开系统之间进行集成和整合,这样可以使全国环境信息公开载体更全面也更有影响力,并使各级环境监管部门能够协同起来,更加高效地处理社会公众举报的环境违法案件。

(四)加强资金引流工作

为了确保信息化建设可以提升环境管理的工作效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在资金上的引流工作,可以与当地政府部门以及企业结合到一起,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工作人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重视程度,根据对环境污染管理内容的阐述,将其制作成报告的方式,在公众平台进行招商引资,从而对先进的环境管理技术和理念进行引入,使其形成健康的循环体系,为生态城市的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

(五)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为了实现信息技术在环境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工作人员也需要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对新技术、新设备等进行熟练的操作,有关部门可以设置专门的培训课程,为员工提供技能学习的平台,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另外,还需要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的行动力进行一定的制约和优化,将奖惩措施应用到其中,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有关人员需要明确环境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对大数据技术、监测技术等的应用进行具体的研究,明确环境管理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设立统一的平台和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实现在管理方法上的创新。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环境信息化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月“睹”教育信息化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论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