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主观能动性对发掘永暑岛礁地下淡水资源的指导作用*
2022-01-01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张艳梅李寻李朝明李泽兵
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张艳梅,李寻,李朝明,李泽兵
“主观能动性”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概念[1],它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是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在本质上区别于无机物、有机生命体和低等动物等其他事物的能动性。其特点是人类通过思维与实践的结合,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反作用于客观世界[2]。
主观能动性对于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中国南海永暑岛礁大规模吹沙填海工程及发掘地下淡水资源的实践活动中,中国人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认识客观事实,尊重客观规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正确的利用、改造、创新物质条件,使事物发展朝着有利的方向前进。
一、主观能动性
(一)世界观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表现为意识活动。这种意识活动具有特定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并且体现出较强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在一定的背景环境及现实的物质基础上,人会出于某些心理追求或欲望动机,有意识地反映客观世界,甚至在付诸行动之前会规划、制定出详尽的路线及预案。相形之下,自然界中的其它生命体,从表象来看,它们仿佛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一些生命活动,例如燕子衔枝筑巢、蜜蜂采花酿蜜、某些熊类及蛙类动物等具有冬眠的习性,它们似乎是抱有预定的目的,会计划性地选择去哪里筑巢安家,抑或是明白通过降低自身的代谢活动来熬过漫长严寒的冬季,其实不然。事实上,动物本身的这种行为只是出于生物本能,它们对于世界是无知的,而人类才会真切地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在上述意识活动的前提下,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这意味着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即人们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努力转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如若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3]。反观自然的动物世界,它们是没有自觉意识的,不懂得自己活动的价值与意义,也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如老鼠虽会打洞,但它无法明白打洞的意义与本质,不能能动地去思考为何打洞?怎样去打洞?因此,普通动物既不能认识世界、也不能改造世界,只有人类才具备特有的能动性。
(二)方法论
人在意识和行动的过程中,尊重客观规律是必要的。一方面,要树立能够反映客观事物本质规律、能够有效指导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客观事物发展的积极正确的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必要克服或摒弃掉消极的、错误的、歪曲反映客观事物的反面意识,否则会指导人的实践活动误入歧途,阻碍事物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规律是客观的,它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并不等同于人在规律面前束手无策[4]。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在承认并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将会有效指导实践,达到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的目的。
二、永暑岛礁的地下淡水资源
(一)背景概况
中国南海总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具有丰富的海洋油矿资源、航运资源、生物资源及海洋能资源,属中国固有主权领土。
在当今社会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矛盾交锋日益突出的严迫形势下,中国人民深刻地意识到,主权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加强对南海的控制力,中国政府自2004年8月起在南海实施大规模填海造陆工程。截至2014年,已基建成功美济岛、渚碧岛、永暑岛等8座人造岛屿,并派解放军驻守,谓之中国南海的“不沉航母”。岛礁航母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和军事效益。
众所周知,航母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一艘真实意义上的大型航母每天消耗淡水都以百吨计算,中国的岛礁航母同样也面临用水问题。航母一般采用反渗透技术制造淡水,即在处理器中对海水附加比自然渗透压更高的压力,扭转自然渗透的方向,将海水中的盐分滤出。然而,海水淡化经济成本高、用水体验差,并非长久之计。就在大家为航母造水问题焦头烂额的时候,2016年中国南海的“不沉航母”传来一个好消息,我国地质勘探人员在永暑岛发现了充沛的地下淡水资源,不仅储量大,而且水质较好,可以直接饮用。由于永暑岛担负着南海桥头堡的角色,这里不仅是我国未来南海军事保障基地,还是深入南沙的补给运转中心,因此,永暑岛地下淡水资源的发现,补齐了海岛水资源缺乏的短板,具备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理论指导
对于中国南海相关问题,虽然曾经拥有一段丧失主权、鞭长莫及的过去,但南海属中国固有领土,神圣不容侵犯。近年来,世界上某些国家此起彼伏的对南海燃起顽固的觊觎心理,频繁进行摩拳擦掌的跃跃欲试。中华民族意识到当代需要奋发图强[5-6]。
以永暑礁为例,未开发利用前它是南海海域内一座底盘巨大的单体环礁,静默地趴伏在海洋底部。礁盘整体呈椭圆形,最长约26公里,最宽约7公里,全部礁环面积达到108平方公里,中间是一个面积达55平方公里的泻湖,平均水深14~40米。为了实现对岛礁的现实控制,2014年8月,我国在永暑礁坪西南区域开始大规模吹沙填海造陆,截至2015年4月,永暑岛已初步建成一座2.8平方公里的人工岛屿,其上建设有机场、港口、城市等必备的生活设施。事实证明,中国人民在积极正确的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了客观环境。虽然吹沙填海造陆的实践工程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但问题又接踵而至。永暑岛的四周都是大海,如何更好地保障驻岛官兵的生活用水呢?光靠远距离的补给淡水并不符合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而仅凭着从海水中获得淡水又受限于经济、技术成本的约束。这是个值得考虑的客观难题,也是个难以违背的客观规律,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迫不及待。
在主动创造条件及利用规律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多方面的困难,只有不断地创新、反思、坚持改造,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如果将问题的焦点再返回到永暑礁本体上,可以认识到永暑礁原来是一片暗礁,由珊瑚虫和其他造礁生物在长期地质年代中堆积营造而成,其海底隆起构造具有独特的孔洞地质结构,会形成一种极为特殊的生态循环系统。珊瑚岛礁底部是年代久远的第三纪或更新纪溶蚀灰岩,孔隙和溶洞发育非常好,渗透性强,海水容易流通。在人工岛礁的建设过程中,挖泥船将周围的碎珊瑚和浅地表岩层砂石集中,形成了一个低渗透性地层覆盖在老灰岩地层之上,海水不易渗入,而雨季时期地表积累的雨水却容易下渗留存至礁岩中。这时,由于珊瑚岛礁的特殊孔洞结构对密度有差异的海水和淡水渗透性不同,从而会形成一个上部为淡水,下部为海水的隔水层。因海岛地下水漂浮于咸水之上,水区域中央厚,边缘薄,宛如透镜体形状,故称“淡水透镜体”,这就是可发掘的地下淡水资源。考虑到位于南海的永暑岛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每年降雨量在2800毫米左右,雨水非常充沛。2.8平方公里的造陆面积俨然一个巨大的“淡水容器”,有能力承接雨水,完全满足形成“淡水透镜体”的要求。同时,珊瑚岛礁天然的生态循环系统可作为巨大的过滤层将雨水净化为可使用的地下淡水,这对于驻岛官兵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福音。
在积极正确的意识指导下,遵循事物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7],不断进取,开拓创新,打造永暑岛礁“天时地利人和”的环境条件,成功发掘人工岛屿的地下淡水资源,达到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的目的,实践证明是科学的、成功的。
三、思考
(一)意识反映的正面性
主观能动性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无形中在不停地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导人们将某种物质或规律作用于另一种事物,从而改造客观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反映积极向上、科学正确的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端正主观动机,不断积累正面的主观因素,才能以坚强的意志、十足的干劲、充沛的精神状态迎接挑战、克服困难。意识反映越正面,主观因素越正确,就越有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事实表明,中国人民在对于南海相关问题时,反映出的主观意识及价值取向是科学正确、积极向上的。
(二)改造客观的局限性
人们能够认识世界,并在意识反映的指导下改造世界、创造历史,这一定是在尊重客观规律与事实的基础上,并非随心所欲地进行。如果违背规律或不顾客观现实,可能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中国南海永暑岛蕴含的地下淡水资源具备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美济岛和渚碧岛就非常可惜,由于其特殊的礁盘结构,无法达到淡水透镜体形成的条件,也就与天然的“水库”无缘。因此,从实践活动到规划未来,一切都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先,否则任何改造活动都将不切实际,成为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