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农村供水建设和运维存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22-01-01旬邑县水利局文岚

区域治理 2021年28期
关键词:供水山区水质

旬邑县水利局 文岚

一、山区农村供水工程特点

(一)复杂性

我国水资源总体水平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小。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城市供水相对稳定,已建成稳定模式。然而,对于农村地区,特别是山区,由于受经济、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山区农村供水工程并没有取得很大进展。一些山区农村供水工程仍采用一些常规水利工程技术,山区农村供水工程质量较差。即使在一些地区,山区农村供水工程虽然比较完善,但由于管理不善,不能充分发挥山区农村供水工程的效益,甚至降低了山区农村供水工程的使用寿命。

(二)分散

与城市相比,山区农村地区地理环境复杂,人口分散。因此,在山区农村建设的供水工程大多是小型供水工程。对于不富裕或人口过于分散的村庄,还建设了许多分散供水项目。在一些偏远山区,几户一井、十几户一泉的现象很普遍。面积大、人口分散、供水工程多是山区农村供水分散特点的主要体现。

(三)多样性

一般来说,山区农村供水工程的资金来源通常是由政府或社会各界人士投资的。因此,在管理层面上,山区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主体相对较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山区农村居民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山区农村供水工程的作用将更加突出,项目的高效运行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山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主体的多样性,山区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也存在着多样性,政府管理与社会管理并存,不利于建立统一的管理模式。

(四)公益性强

山区农村供水主要为当地农民、农村企业和绿色种植,在旱季也能起到紧急抗旱的作用。山区农村供水工程大多由地方政府投资建设,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条件,具有较强的公益性。

(五)管网分散

山区的许多农村供水站大多位于丘陵地区。但农村人口相对分散,用水量不均,供水干、支管布置距离长,管网相对分散,运行管理困难。

(六)投资回报不成比例

山区农村供水是山区农村居民正常生活的基础设施和必要条件。项目人均投资大、水处理复杂。但由于缺乏系统完善的运行管理,经常出现跑、冒、滴、漏等问题,水费难以收回。与城市相比,山区农村供水的运营成本和管理成本较高,导致许多山区农村供水站没有多余资金定期维护和更新设备。

由此可见,该山区农村供水经营管理具有投资大、受益人口多、规模效益明显等优势,受到当地居民的高度评价。但在具体发展方面,还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管理松懈等问题。与此同时,缺乏有效的解决办法。例如,一期建成的供水系统不仅影响当地居民饮用水的质量和数量,而且造成大量资金和财力的浪费,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山区农村供水工程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和维护成本高

结合山区农村供水工程管理维护的实际情况,由于大多数山区供水工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山区供水工程存在着村庄单一、建设单一、供水规模小等问题。单村供水工程范围狭小,由于小规模供水工程数量多、总投资波动大,山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水平较低。在项目的长期运行下,许多供水项目容易出现设备性能低下、供水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由于山区和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小、分布分散,在维护管理过程中增加了维护运行成本。小规模项目维修管理投入较多,回报率较低,容易形成恶性循环,直接影响山区农村供水工程的实际使用效率。

(二)供水稳定性不可靠

山区供水工程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加压扩建”,即通过加压设备将平原地区的自来水输送到高海拔山区;另一种是“一站多源”,即通过水处理设备处理山区的冲沟水、水库水和深井水,供山区居民使用。无论哪种方式,增压设备和水处理设备都是核心。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各种供水设备尚未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特别是在山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更需要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此外,无论设备的质量有多好,都需要专业完善的后期维护。目前,由于管理维护的多样性,没有统一的维护管理模式,导致山区供水稳定性极不可靠,经常导致断水。

(三)水质难以保证

在许多山区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由于山区居民用水特点和山区周边水资源丰富,管网自来水的利用率无法得到有效提高,这直接导致山区农村供水管网中的水大部分是“死水”,容易滋生大量的病原菌,产生一些杂质副产物,供水质量差,群众饮用水质量低。因此,山区农村供水工程水质难以保证,饮用水安全令人担忧。甚至有些水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影响群众健康。

三、优化山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策略

(一)明确山区农村供水工程维护管理主体

事实上,无论是“压力延伸”还是“一站多源”,最终目标都是确保山区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在饮用水供应方面,水务公司是最专业的。为了反映山区农村供水工程的实际效益,有必要明确山区供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责任。明确山区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主体,供水工程运营单位应建立“压力延伸、一站多源”的山区农村供水工程维护管理机制。明确施工管理主体的权利和责任。在社会和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下,山区农村供水工程的维护工作要继续进行。然后,水务公司构建完善的维修体系,将设施设备管理、巡检等纳入管理范围,建立统一的施工管理模式。

(二)多措并举全力确保供水水质

如上所述,自来水的利用率无法得到有效提高,管网水质存在很大隐患。为保证管网水质,应在一定时间内定期更换、更新供水设备,及时用“死水”冲洗、排放管网,更新水质。从水务公司到上级政府,要逐级大力宣传山区饮水工作。同时,对山区居民的水费采取一定的政府补贴,提高山区居民的自来水利用率,减少甚至避免管网中“死水”的出现,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金浪费。

(三)保证山区农村供水的质量和安全

由于地形的客观影响,山区供水系统难以像平原地区一样保证供水的稳定性。幸运的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可以将信息技术引入各种供水设施,供水设施管理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远程了解供水情况,甚至预测供水设施的故障,从而大大提高供水的可靠性。此外,山区供水设施位于偏远地区,如果有人故意破坏这些设施,没有信息技术的帮助,很难发现。因此,有必要将信息技术引入供水设施维护。

水利局作为农村饮水的主管部门,有责任对山区农村供水质量是否达标进行管理。在保护水源的基础上,配合当地生态环境局、卫生局等有关部门定期开展饮用水卫生检查,防止水污染,开展饮用水安全检查,让山区农村居民喝上健康的水。

四、提高山区农村集中供水运行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强化村民的项目运营管理意识

通过报纸、杂志、微信、新媒体等方式,山区农村集中供水运行管理部门要加强宣传教育,使村民认识到山区农村集中供水运行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参与管理。通过组建公共管理团队,村民有权了解、参与和监督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全面强化当地村民对山区农村集中供水运行管理的意识。但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各部门积极配合,深入农户,讲解供水工程相关知识,增强安全饮用水意识,逐步引导村民改变传统用水习惯。

(二)建立完善的山区农村集中供水运行管理制度

要提高山区农村集中供水的运行管理水平,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建立管理制度时,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区域的管理模式。根据山区农村集中式供水站的分布特点,应遵循“谁建、谁属、谁受益”的原则和“责、权、利”的统一。山区农村集中式供水的运行管理要个人负责,合理划分管理责任。山区农村集中供水站由政府投资建设,由政府承担管理责任。如果投资方为农村居民,则运营管理责任应分配给每个村民,并由集中供水站服务范围内的人员进行管理。

(三)加强山区农村供水水质检测

为确保供水安全,提高供水质量,要做好山区农村集中供水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做好集中供水范围内的预防工作,避免对水资源的污染。同时,要建立健全水质监测机制,系统管理供水安全,努力建设农民放心工程。专业水质检查员应定期检测集中式供水的水质,并联系当地卫生安全部门建立疾病控制中心,最大限度地确保山区和农村集中式供水的安全。

五、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山区农村集中供水的运行管理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农村供水工程线路长,用户多,居民分散。因此,合理的设计和精心的施工是保证山区供水集中管理的关键。主、支网维护工作量大,难以全面管理,经常发生断水现象。因此,在今后的维修工作中,我们必须注意这个问题。县、镇、村三级一体化管理对供水集中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是提高供水集中运行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通过宣传教育,培养人们的节水意识,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促进人们逐步树立积极补水意识的关键,促进山区农村供水工程持续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供水山区水质
美国供水与清洁基础设施不足造成每年85.8亿美元经济损失
各地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关于水质监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图像识别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山区
水质的年轮——读《时光的年轮》